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58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模块,设置在恒温箱内;凝析气饱和模块,通过第一管线与岩心夹持器模块的进口端连接,第一管线上设置有上游阀门;四通阀,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岩心夹持器模块的出口端、下游驱替模块、回压阀和温压监测模块连接;收集计量模块,与回压阀连接;该装置在凝析气饱和模块与岩心夹持器模块之间设置有上游阀门,能够区分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实验过程中全井端和近井端的差异,并且具有四通阀和下游驱替模块,能够通过下游驱替模块的驱替能够将附着于管线壁面的凝析油吹出至收集计量模块,提高实验精度。提高实验精度。提高实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藏开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凝析气衰竭开发过程中,初始为气相单相流动,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有凝析油析出,出现反凝析现象,造成反凝析伤害。反凝析伤害是指凝析气藏在衰竭开发过程中,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后,气相中的重质组分以凝析油的形式析出,堵塞孔隙,造成储层气相有效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0003]对于近井端,区别于全井端(整个气藏),反凝析现象的出现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不断开采,远井端的凝析气不断流至近井端,即近井端存在凝析气的补充,会对实凝析气藏衰竭开发验造成较大影响。
[0004]现有的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将上游流体中间容器与岩心夹持器入口端直接连接,通过天然气饱和岩心提压,然后将凝析气驱替压入岩心,岩心夹持器下游端与回压阀直接连接,实验时通过调节回压阀改变下游压力实现衰竭开发的模拟,析出液接试管冷却分离,凝析油直接由试管收集,产出气由流量计计量。
[0005]实际的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全井端与近井端生产存在差异,近井端有来自全井端的气源补充,现有的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无法区分近井端和全井端的衰竭开发差异,不利于实验精度。并且对于上述现有的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由于岩心极为致密,孔渗很低,实验中析出的凝析油体积很小,且有部分凝析油附着于管线壁面,造成实验误差较大,难以准确估计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程度和凝析油采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在凝析气饱和模块与岩心夹持器模块之间设置有上游阀门,能够区分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实验过程中全井端和近井端的差异,并且具有四通阀和下游驱替模块,能够通过下游驱替模块的驱替能够将附着于管线壁面的凝析油吹出至收集计量模块,提高实验精度。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
[0008]岩心夹持器模块,设置在恒温箱内;
[0009]凝析气饱和模块,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设置有上游阀门;
[0010]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的出口端、下游驱替模块、回压阀和温压监测模块连接;
[0011]收集计量模块,与所述回压阀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壳体上连接有围压液注入泵,所述壳体与所述温压监测模块连接,所述套筒内用于放置岩心并分隔所述岩心与围压液。
[0013]可选地,所述凝析气饱和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泵、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用于盛装氮气和凝析气,所述中间容器与所述第一管线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下游驱替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游驱替泵、下游中间容器。
[0015]可选地,所述温压监测模块包括:
[0016]围压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连接;
[0017]温度监测器,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连接;
[0018]下游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收集计量模块包括:
[0020]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回压阀的下游,所述气液分离器内设置有带刻度的U形管,所述带刻度的U形管用于收集液相;
[0021]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安装端头,所述壳体与所述端头形成密封空腔,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围压检测口和温度检测口。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方法,利用上述的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该方法包括:
[0024]将岩心放置在岩心夹持器模块内,并在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内形成原始凝析气藏模型;
[0025]通过凝析气饱和模块向所述岩心内注入氮气;
[0026]通过凝析气饱和模块向所述岩心内注入凝析气,将所述岩心内的氮气驱出;
[0027]当进行全井端衰竭开发时,关闭上游阀,调节回压阀进行降压衰竭开发;
[0028]当进行近井端衰竭开发时,打开上游阀,通过凝析气饱和模块提供凝析气补充,调节回压阀进行降压衰竭开发;
[0029]利用收集计量模块收集并计量实验中的气相和液相产物。
[0030]可选地,在将岩心放置在岩心夹持器模块内,并在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内形成原始凝析气藏模型之前,先获取凝析气,所述获取凝析气包括:
[0031]参照凝析气藏PVT测试报告,在设定压力下进行凝析气复配;
[0032]将复配后的凝析气样品进行2

3次单次脱气实验;
[0033]对闪蒸后的天然气组分进行色谱分析,并与凝析气藏PVT测试报告中原始凝析气单脱气相色谱数据对比,当二者C1含量相差在3%以内时,所述凝析气合格。
[0034]可选地,在利用收集计量模块收集并计量实验中的气相和液相产物之前,还包括:
[0035]通过下游驱替模块向所述回压阀下游的管线中打入氮气,将所述回压阀下游的管线中附着于管壁的凝析油吹入所述收集计量模块。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及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在凝析气饱和模块与岩心夹持器模块之间设置有上游阀门,能够区分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实验过程中全井端和近井端的差异,并且具有四通阀和下游驱替模块,能够通过下游驱替模块的驱替能够将附着于管线壁面的凝析油吹出至收集计量模块,提高实验精
度。
[003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8]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3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的岩心夹持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的四通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2]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岩心夹持器模块;2、恒温箱;3、凝析气饱和模块;4、上游阀门;5、四通阀;6、下游驱替模块;7、回压阀;8、温压监测模块;9、收集计量模块;10、壳体;11、套筒;12、围压液注入泵;13、注入泵;14、中间容器;15、下游驱替泵;16、下游中间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模块,设置在恒温箱内;凝析气饱和模块,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设置有上游阀门;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的出口端、下游驱替模块、回压阀和温压监测模块连接;收集计量模块,与所述回压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壳体上连接有围压液注入泵,所述壳体与所述温压监测模块连接,所述套筒内用于放置岩心并分隔所述岩心与围压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析气饱和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入泵、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用于盛装氮气和凝析气,所述中间容器与所述第一管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驱替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游驱替泵、下游中间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压监测模块包括:围压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连接;温度监测器,与所述岩心夹持器模块连接;下游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计量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回压阀的下游,所述气液分离器内设置有带刻度的U形管,所述带刻度的U形管用于收集液相;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砂岩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海宋丽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