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55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涉及家具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混合;步骤二:面料成型;步骤三:喷胶;步骤四:复合叠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料混合—面料成型—喷胶—复合叠加四步骤即可实现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加工成型,区别于传统后贴法的操作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二次加热导致的质量问题,另外相较于在线贴合法中将流体状的聚氨酯发泡材料一次性复合在面料上的操作模式,通过先成型蜂窝状发泡面料层,使得整体工艺更加容易控制,其生产难度降低,生产效率高,更加容易推广和生产。更加容易推广和生产。更加容易推广和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面料生产
,具体是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家具复合面料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其具备多种材料的优质特性组合。一般复合材料的表层面料具备亲肤、耐磨或疏水性等优质特征,而中间层的面料材料则需具备一定的弹性支撑能力。
[0003]家具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弹簧床垫蒙面、沙发外层或布艺靠椅的座面制备,其中聚氨酯复合面料是较为常见的家具复合材料之一。聚氨酯复合面料有两种制备方法,一种制备方法是后贴法,先做成聚氨酯发泡面料层,再与其他面料上胶贴合;另一种制备方法是在线复合法,在面料上涂好胶或者不上胶,直接把聚氨酯流延在面料上做成聚氨酯复合面料或者夹层网布。
[0004]一般采用后贴法加工复合面料的生产厂家的规模不大,多是单独采购成型好的聚氨酯层状面料,再自行完成上胶贴合的过程,后贴的过程要对聚氨酯薄膜再次加温加压,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便会对聚氨酯层状面料产生损伤,甚至细小破孔;在线贴合法是将流体状的聚氨酯发泡材料一次性复合在面料上,避免了对发泡材料的损伤,表面成型美观,并可做出不同纹路,但对表层面料的要求度高,尤其是不敷胶式成型,当两种面料性质差别较大时,长时间使用会发生层面分离现象;此外这种复合式设备投资大,有较高的操作技术要求。
[000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家具面料的质量以及数量需求一直在持续升高,现有两种家具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高效、高质、低成本的生产需求。鉴于此,为了提升聚氨酯复合家具面料的生产效率和面料成型质量,提供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实现聚氨酯复合家具面料高效生产的目的,提供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成型的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均为透气网布面料,中层为发泡弹性聚氨酯材质的蜂窝状面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混合;将发泡聚氨酯制备用原料按照预设比例放置于发泡机内部进行搅拌混合;步骤二:面料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注入循环成型模具内,进行发泡成型,制得层状的蜂窝状面料;步骤三:喷胶;将成型后的蜂窝状面料输送至喷胶装置位置处,通过喷胶装置对蜂
窝状面料的上下表面进行喷胶操作;步骤四:复合叠加;将两个透气网布面料与喷好胶水的蜂窝状面料按照ABA的顺序上下叠加输送至辊压复合装置内部,使两个透气纱布分别粘接固定于蜂窝状聚氨酯发泡面料的上下两面,最终制得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的循环成型模具包括由底座、竖直板组成的支架主体,两个所述竖直板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成型蜂窝状面料的循环成型组件,所述循环成型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成型模块、第一齿辊、第二齿辊、传动齿盘、第一同步轮、同步齿轮、从动齿轮、第一同步带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沿竖直方向分布于两个竖直板中间,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带,且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一齿辊、第二齿辊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啮合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内侧;所述成型模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成型模块均匀分布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表面,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成型模块呈紧密贴合状态。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竖直板的外部一端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竖直板内侧与一个第一齿辊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盘固定于一个第一齿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从动齿轮固定于一个第二齿辊的一端,所述同步齿轮啮合于从动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一同步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分别固定于传动齿盘、同步齿轮的一端,所述第一同步带套接于两个第一同步轮的外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直板的内外两端分布有用于对成型模块进行加热以及对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进行支撑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风机、输送管道、分流支管、热风箱以及支撑转辊;所述热风机安装于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竖直板的外部一端,所述输送管道安装于热风机的输出端;所述热风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热风箱分别分布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内侧且与两个竖直板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支管分别连接于两个热风箱与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热风箱的上下表面成型有通风孔,用于将热气输送喷射至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表面;所述支撑转辊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转辊转动连接于两个竖直板的中间,且分别与第一输送带的内侧顶部、第二输送带的内侧底部相啮合,用于对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形成支撑;两个所述热风箱的上、下表面成型有供支撑转辊转动的转动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竖直板的中间位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用于对成型模块表面进行清理;所述清扫组件包括两个清扫辊、四个第二同步轮以及两个第二同步带;两个所述清扫辊分别水平分布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一侧,四个所述第二同步轮分别固定于另一个第一齿辊、另一个第二齿辊以及两个清扫辊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分别套接于两两水平分布的第二同步轮外侧;所述清扫辊的外侧成型有多个毛刷,且毛刷表面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转弯处的成型模块表面接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竖直板的中间位于第一输送带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注料组件,所述注料组件用于对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表面喷涂脱模剂以及对第一输送带表面注入步骤一制备所得的原料;所述注料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往复丝杆、限位滑杆、移动座、第一喷涂头、第二喷涂头以及注料头;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于传动齿盘顶部,所述往复丝杆固定于传动齿轮一端,所述限位滑杆固定于两个竖直板中间且与往复丝杆呈平
行设置;往复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竖直板上;所述移动座滑动连接于往复丝杆、限位滑杆外侧,且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与往复丝杆外壁螺旋槽相匹配的滚珠;所述第一喷涂头固定安装于移动座的一侧且喷头朝向于第二输送带,所述注料头、第二喷涂头沿水平方向依次固定安装于移动座的底部且喷头朝向于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喷涂头朝向第一输送带转弯处,所述注料头朝向第二输送带的水平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辊、第二齿辊、第一同步轮、从动齿轮、支撑转辊、清扫辊、第二同步轮以及传动齿轮均通过转轴与竖直板转动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同步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圆周长度相同,所述传动齿盘的圆周长度大于传动齿轮的圆周长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喷涂头、第二喷涂头通过管道与外部脱模剂输送装置连接导通,所述注料头通过管道与发泡机连接导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原料混合—面料成型—喷胶—复合叠加四步骤即可实现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加工成型,区别于传统后贴法的操作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成型的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包括上层(7)、中层(10)和下层(9),所述上层(7)和下层(9)均为透气网布面料,中层(10)为发泡弹性聚氨酯材质的蜂窝状面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混合;将发泡聚氨酯制备用原料按照预设比例放置于发泡机内部进行搅拌混合;步骤二:面料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注入循环成型模具内,进行发泡成型,制得层状的蜂窝状面料;步骤三:喷胶;将成型后的蜂窝状面料输送至喷胶装置(6)位置处,通过喷胶装置(6)对蜂窝状面料的上下表面进行喷胶操作;步骤四:复合叠加;将两个透气网布面料与喷好胶水的蜂窝状面料按照ABA的顺序上下叠加输送至辊压复合装置(8)内部,使两个透气纱布分别粘接固定于蜂窝状聚氨酯发泡面料的上下两面,最终制得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的循环成型模具包括由底座(101)、竖直板(102)组成的支架主体(1),两个所述竖直板(102)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成型蜂窝状面料的循环成型组件(2),所述循环成型组件(2)包括第一输送带(201)、第二输送带(202)、成型模块(203)、第一齿辊(204)、第二齿辊(205)、传动齿盘(206)、第一同步轮(207)、同步齿轮(208)、从动齿轮(209)、第一同步带(210)以及驱动电机(211);所述第一输送带(201)、第二输送带(202)沿竖直方向分布于两个竖直板(102)中间,所述第二输送带(202)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带(201),且所述第二输送带(202)位于第一输送带(201)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一齿辊(204)、第二齿辊(205)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啮合于第一输送带(201)、第二输送带(202)内侧;所述成型模块(20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成型模块(203)均匀分布于第一输送带(201)、第二输送带(202)的表面,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成型模块(203)呈紧密贴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1)安装于竖直板(102)的外部一端且驱动电机(211)的输出端贯穿至竖直板(102)内侧与一个第一齿辊(20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盘(206)固定于一个第一齿辊(204)远离驱动电机(211)的一端,所述从动齿轮(209)固定于一个第二齿辊(205)的一端,所述同步齿轮(208)啮合于从动齿轮(209)的下方,所述第一同步轮(20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207)分别固定于传动齿盘(206)、同步齿轮(208)的一端,所述第一同步带(210)套接于两个第一同步轮(207)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蜂窝状家具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102)的内外两端分布有用于对成型模块(203)进行加热以及对第一输送带(201)、第二输送带(202)进行支撑的加热组件(3);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热风机(301)、输送管道(302)、分流支管(303)、热风箱(304)以及支撑转辊(305);所述热风机(301)安装于底座(101)的顶部且位于竖直板(102)的外部一端,所述输送管道(302)安装于热风机(301)的输出端;所述热风箱(30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热风箱(304)分别分布于第一输送带(201)、第二输送带(202)的内侧且与两个竖直板(102)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支管(303)分别连接于两个热风箱(304)与输送管道(302)之间,所述热风箱(304)的上下表面成型有通风孔,用于将热气输送喷射至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喜宁邸亚飞邸谢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凤阳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