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蓄电池容量测试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蓄电池容量测试仪。
技术介绍
[0002]在蓄电池领域中,普遍使用插电式常规放电仪。采用低功耗的单片机,蓄电池容量测试仪通过内置阻性负载或电子负载对电池组实际进行放电。在放电过程中,测试仪对蓄电池的电压、放电电流、温度实时自动扫描,当实际放电电流值与所预设放电电流值发生偏差时,测试仪能闭环调控放电电流,保持恒流放电。测试仪根据预设参数,并考虑到放电率等因素,依据容量计算“潘克特公式”实时计算累加,测知蓄电池的实际放出电量。其缺陷是:不能做到无源脱机工作,在断电的情况下,无法继续进行放电工作;没有掉电保存功能,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无法保存已检测的数据;不具备无源物联网功能;不具备物联网连接功能或是物联网功能不够完善,人机交互体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蓄电池容量测试仪,不能做到脱机工作,在断电的情况下,无法继续进行放电工作。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包括:
[0004]通过电气连接的物联网及控制模块和DC
‑
DC放电模块,所述物联网及控制模块包括中位机模块、无线模块和物联网平台,所述物联网及控制模块用于设置待检测电池的参数,并对异常参数数据、设备故障及进行判断和处理,及对参数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做所述测试仪的主控工作,实时上报参数数据,所述DC
‑
DC放电模块用于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电气连接的物联网及控制模块和DC
‑
DC放电模块,所述物联网及控制模块包括中位机模块、无线模块和物联网平台,所述物联网及控制模块用于设置待检测电池的参数,并对异常参数数据、设备故障及进行判断和处理,及对参数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做所述测试仪的主控工作,实时上报参数数据所述DC
‑
DC放电模块用于将电池的电能通过电阻丝消耗转化为热能,采集电流电压、液晶屏显示、按键控制、风扇控制、掉电保存以及与外部通讯,所述中位机模块用于数据收发,通过串口通讯与所述无线模块进行通讯,通过485通讯与所述DC
‑
DC放电模块进行通讯,实时上报检测数据,进行高温保护,所述无线模块用于数据的收发,与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mqtt进行通讯,与所述中位机模块通过串口进行通讯,实现远程控制所述测试仪、将所述测试仪数据上传至终端,所述物联网平台用于控制所述测试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DC
‑
DC放电模块包括:输入正极端子BV+分别与电池正极BT+、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丝端子H1连接,VCC5V与电阻R32的一端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电阻R33的一端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4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分别与VCC+12V、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MOS管Q6的栅极连接,MOS管Q6的漏极与电阻丝端子H2连接,MOS管Q6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36的另一端、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连接且接地,电阻R3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8的另一端、输入负极端子BV
‑
、电池负极BT
‑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1的引脚1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且接地,无线芯片U1的引脚2分别与电容C9的另一端、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接入3.3V电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32的另一端,无线芯片U1的引脚3分别与电阻R34的另一端、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容C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贤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磊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