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24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包括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组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扩繁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以及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专门化品系培育。该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通过红外热成像系统群体检测识别和个体测定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组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构建并扩繁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培育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专门化品系,从种源上彻底解决了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净化难题。痢沙门氏菌病的净化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养殖
,具体为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家禽养殖是重要的畜牧产业,包含鸡、鸭、火鸡和鹅等的饲养,以生产肉或蛋作为食物;鸡的养殖是家禽业中最大的产业,全球每年有超过600亿只鸡上市出栏用于消费;以产蛋为目的养殖的鸡被称为蛋鸡,而以产肉为目的饲养的鸡被称为肉鸡。无论蛋鸡和肉鸡都受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威胁。
[0003]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发的一种急性系统性疾病,主要危害雏鸡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感染的初生雏鸡往往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感染的成鸡生产性能会严重下降,因此种鸡场必须对这种疾病进行净化,但是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既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环境水平传播,严重危害家禽产业发展。现在规模化种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主要做法是:在育种核心群、祖代种鸡群和父母代种鸡群分别开展多次净化工作,耗时耗力、净化成本高、效率低,且不能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当饲料、饮水等鸡舍环境被鸡白痢沙门氏菌污染时,净化群体依然会因水平传播而感染并发病。因此,建立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具有天然抗性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阴性种鸡群才是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根本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技术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包括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组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扩繁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以及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专门化品系培育;
[0006]所述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挑选祖代和父母代群体阳性率均低于1

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核心种群,选择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为阴性的成年公鸡300只以上,母鸡3000只以上,组建300个以上净化公鸡家系,轮繁1日龄雏鸡30000只以上,每只公鸡的后代雏鸡独立饲养在育雏笼内,获得备选群体A,对备选群体A施以标准的育雏温湿度和饲养管理措施;采用红外热成像系统检测识别体温较高的雏鸡群体,标识育雏笼中高温位点数量排列前10%左右的育雏笼,获得标识育雏笼300个以上,笼中有雏鸡3000只以上,作为备选群体B;测定备选群体B中每只雏鸡个体的肛门温度,选择有肛门温度高于40.7℃的雏鸡所在的育雏笼中所有雏鸡作为备选群体C,未入选备选群体C的备选群体B中的其它雏鸡个体全部淘汰,备选群体C含育雏笼30个左右,雏鸡约300只左右,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
[0008]步骤二:组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将备选群体C饲养至90日龄,在30日龄,用肛拭子独立采集备选群体C中每只鸡的粪便,检测其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阳性水平,淘汰阳性个体及阳性个体所在育雏笼中所有雏鸡,选留没有阳性个体的育雏笼中所有备选群体组成备选群体D,一般情况下,备选群体D的数量为备选群体C的90%以上,备选群体D含有育雏笼90个左右,个体数270只左右;在90日龄,独立采集备选群体D中每只鸡血液样本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抗体检测,并检测计算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选留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抗体阴性且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15的个体作为备选群体E,数量为100只左右,组成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
[0009]步骤三: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将备选群体E转至个体笼中,单笼饲养至210日龄,采用肛拭子和抗体联合检测淘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阳性个体,选留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10的个体作为备选群体F,数量为80

90只;按照公母鸡比例1:1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微家系40个以上,人工授精,每15天收集1次种蛋进行微家系的系谱孵化,每个微家系轮繁,累计孵化出50只以上雏鸡,累计组成规模为2000只以上雏鸡的净化基础选育群G;
[0010]步骤四:扩繁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将净化基础选育群G的个体进行单笼饲养至300日龄,在1日龄,结合红外热成像系统群体检测识别和个体测定,淘汰肛温低于40.7℃的雏鸡个体,采用肛拭子淘汰鸡白痢阳性个体;在90日龄,采用肛拭子和抗体联合检测淘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阳性个体,同时淘汰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于0.15的个体;在300日龄,采用肛拭子和抗体联合检测淘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阳性个体,同时淘汰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于0.10的个体,然后按照公母比例1:10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正常家系100个以上,每个家系扩繁雏鸡50只以上,组成规模为5000只以上的基础选育群F1代扩繁群H;
[0011]步骤五: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专门化品系培育,将F1代扩繁群H的个体单笼饲养至210日龄,在1日龄,结合红外热成像系统群体检测识别和个体测定,淘汰肛温低于40.8℃的雏鸡个体,采用肛拭子淘汰鸡白痢阳性个体;在90日龄和210日龄,采用肛拭子和抗体联合检测淘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阳性个体,同时淘汰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于0.10的个体;在210日龄,按照公母比例1:10组建正常家系100个以上,每个家系扩繁雏鸡50只以上,组成规模为5000只以上的基础选育群F2代扩繁群体;重复F1代至F2代净化和留种程序6个世代,至F7代,通过F1代至F7代的净化选育,即可培育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为阴性的专门化品系,该品系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具有天然抗性。
[0012]可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重复F1代至F2代净化和留种程序6个世代,至F7代,与F1代至F2代不同的是,F2代至F7代在1日龄是选留肛温高于41.0℃的雏鸡个体,在30日龄和210日龄,是选留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08的个体。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通过育种工作与疾病净化工作的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红外热成像系统群体检测识别和个体测定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组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构建并扩繁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培育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专门化品系,从种源上彻底解决了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净化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组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扩繁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以及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专门化品系培育;所述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群体的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挑选祖代和父母代群体阳性率均低于1

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核心种群,选择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为阴性的成年公鸡300只以上,母鸡3000只以上,组建300个以上净化公鸡家系,轮繁1日龄雏鸡30000只以上,每只公鸡的后代雏鸡独立饲养在育雏笼内,获得备选群体A,对备选群体A施以标准的育雏温湿度和饲养管理措施;采用红外热成像系统检测识别体温较高的雏鸡群体,标识育雏笼中高温位点数量排列前10%左右的育雏笼,获得标识育雏笼300个以上,笼中有雏鸡3000只以上,作为备选群体B;测定备选群体B中每只雏鸡个体的肛门温度,选择有肛门温度高于40.7℃的雏鸡所在的育雏笼中所有雏鸡作为备选群体C,未入选备选群体C的备选群体B中的其它雏鸡个体全部淘汰,备选群体C含育雏笼30个左右,雏鸡约300只左右,组建高肛温雏鸡净化群体;步骤二:组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将备选群体C饲养至90日龄,在30日龄,用肛拭子独立采集备选群体C中每只鸡的粪便,检测其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阳性水平,淘汰阳性个体及阳性个体所在育雏笼中所有雏鸡,选留没有阳性个体的育雏笼中所有备选群体组成备选群体D,一般情况下,备选群体D的数量为备选群体C的90%以上,备选群体D含有育雏笼90个左右,个体数270只左右;在90日龄,独立采集备选群体D中每只鸡血液样本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抗体检测,并检测计算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选留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抗体阴性且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15的个体作为备选群体E,数量为100只左右,组成为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低比值目标群体;步骤三: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净化基础选育群,将备选群体E转至个体笼中,单笼饲养至210日龄,采用肛拭子和抗体联合检测淘汰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阳性个体,选留血液中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林杨朝武邱莫寒张增荣杨礼熊霞胡陈明彭涵陈家磊夏波宋小燕刘思洋朱师良蒋小松杜华锐李晴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