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21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鱼系统,包括包括育鱼区、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和高溶氧池,高溶氧池连接有供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对育鱼桶中排出的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从而为污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前提;其次,通过将生物净化后的水通入到高溶氧池中来提高水中的氧含量,保证了污水处理后的水能够满足鱼类的氧含量需求,最终将高溶氧池中的水通入育鱼桶中,从而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故该系统在提高了污水净化后水的含氧量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循环利用。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苗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育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循环水养殖系统因养殖密度高、水资源可循环利用而成为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措施,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现代水产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0003]在现有的鱼苗养殖系统中,较少有对育鱼桶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循环利用;其次,现有的污水净化系统在处理完污水后,容易降低污水中的氧气含量,当该水在回收利用时会对养殖鱼的生长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育鱼系统,使其实现无需加药或者加臭氧处理鱼苗养殖池的污水,还能实现水体经处理后富含氧回到鱼苗养殖池中循环利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育鱼系统,包括育鱼区、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和高溶氧池,所述育鱼区中包括至少一个育鱼桶,所述高溶氧池连接有供氧机构,所述育鱼桶中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第一排污口连通明渠,所述育鱼桶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安装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明渠连通,所述明渠与所述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高溶氧池连通,所述高溶氧池通过回水管与所述育鱼桶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与虾养殖桶连通,所述虾养殖桶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明渠连通。
[0007]进一步,所述高溶氧池与外部供水系统连通。
[0008]进一步,所述育鱼桶的上方设有鱼饵投喂装置。
[0009]进一步,所述供氧机构包括连通所述高溶氧池的纳米气泡机和连通所述纳米气泡机的增氧机。
[0010]进一步,所述高溶氧池内设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鼓风机连通,所述曝气管放置于所述高溶氧池的底部。
[0011]进一步,所述高溶氧池连通有第一羟基发生器。
[0012]进一步,所述高溶氧池内设有回抽机构;所述回抽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高溶氧池底部的回抽管,所述回抽管连通回抽泵的进水口,所述回抽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连通。
[0013]进一步,所述高溶氧池的内部还设有加热机构。
[0014]进一步,所述育鱼桶内还设有排污环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育鱼桶底部居中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排污环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外部,且所述排污环管位于所述育鱼桶的底部;所述排污环管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通
孔;所述排污环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排污环管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设有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对育鱼桶中排出的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从而为污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前提;其次,通过将生物净化后的水通入到高溶氧池中来提高水中的氧含量,保证了污水处理后的水能够满足鱼类的氧含量需求,最终将高溶氧池中的水通入育鱼桶中,从而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故该设计在提高了污水净化后水的含氧量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育鱼桶立体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育鱼桶剖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曝气环管和排污环管配合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立体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

A处剖视图;
[0022]其中:1、一级生化池;2、生物净化池;3、高溶氧池;4、第二羟基发生器;5、进水管道;6、出水管道;7、横板;8、斜板;9、底座;10、二级生化池;11、填料板;12、导流板;13、挡板;14、进水孔;15、气石;16、曝气管;17、鼓风机;18、回抽管;19、抽污泵;20、分支管;21、第一水管;22、第二水管;23、第三水管;24、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6、第一羟基发生器;27、供氧机构;28、育鱼桶;29、进水管;30、进水环管;31、喷头;32、进气总管;33、第一进气管;34、第二进气管;35、第一出水管;36、第二出水管;37、阻隔网;38、排污管;39、透明管;40、排污阀;41、排污环管;42、曝气环管;43、固定杆;44、端盖;45、明渠;46、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4]实施例:请参考图1

图4,一种育鱼系统,包括育鱼区、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和高溶氧池3,育鱼区中包括至少一个育鱼桶28,高溶氧池3连接有供氧机构27,育鱼桶28中设有排污管38,排污管38的第一排污口连通明渠45,育鱼桶28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安装有第一出水管35,第一出水管35通过第一通孔与明渠45连通,明渠45与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的进水端连通,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的出水端与高溶氧池3连通,育鱼桶28内产生的含有鱼类粪便或残余饲料的污水将通过排污管38进入到明渠35中,随后明渠35中的水将流入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进行生物净化处理,为污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前提;随后将生物净化后的水通入到高溶氧池3中,并由供氧机构27对进入到高溶氧池3中的水进行氧含量的提升,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后的水能够满足鱼类的氧含量需求;而高溶氧池3通过回水管与育鱼桶28连通;从而使提升氧含量后的水通过回水管能够回流到育鱼桶28中,进而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此外,第一通孔远离第一出水管35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明渠45,且排水管上设有阀门,当鱼苗育养完成需要捕捞出来时,可在关闭阀门后将第一出水管35拿出,随后打开阀门,将育鱼桶28中的水放进明渠45(保证了水资源的可循环),当育鱼桶28中的水位到达适合捕捞鱼的位置时,关闭阀门,即可实施捕捞。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育鱼桶28中设有进水管29、曝气环管42、排污环管41、进气总管32、第一进气管33、第二进气管34、排污管38和进水环管30;进水环管30安装在育鱼桶28上端部的内壁上;进水管29靠近水池的一端与进水环管30连通,另一端连通回水管;进水环管30上安装有至少四个喷头31;至少四个喷头31以育鱼桶28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往进水管29通入水,水经过进水环管30后从喷头31喷出,使育鱼桶28四周同时进水,实现布水均匀,均匀水池中各个位置溶氧量,此外,喷头31的喷水口均面向育鱼桶28的内壁,育鱼桶28内壁卸进水的冲击力,可使进水缓缓流入育鱼桶28中;育鱼桶28底部居中处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有第一出水管35,第一出水管35上端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36,第二出水管36位于育鱼桶28内;第二出水管36上设有第二出水孔,第二出水孔上设有阻隔网37,防止鱼苗进入第二出水管36后随水流排出;第二出水管36远离第一出水管35的端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育鱼区、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和高溶氧池,所述育鱼区中包括至少一个育鱼桶,所述高溶氧池连接有供氧机构,所述育鱼桶中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第一排污口连通明渠,所述育鱼桶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安装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明渠连通,所述明渠与所述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生物污水处理子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高溶氧池连通,所述高溶氧池通过回水管与所述育鱼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与虾养殖桶连通,所述虾养殖桶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明渠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溶氧池与外部供水系统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鱼桶的上方设有鱼饵投喂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包括连通所述高溶氧池的纳米气泡机和连通所述纳米气泡机的增氧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念东陈明亮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乐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