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161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属于成型后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输送带和两个处理组件;两个处理组件对称设于输送带的两侧;处理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沿输送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于支撑架上的导向辊、热熔组件和切割刀片;热熔组件包括设于支撑架上的安装座和转动设于安装座上的热熔辊,安装座上具有热源,热源设于热熔辊远离输送带的一侧,热源加热靠近热源一侧的热熔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通过在输送带的两侧设置热熔辊将树脂瓦的边缘毛刺加热软化然后通过切割刀片对毛刺进行清除;此外,热熔辊匀速转动,保证了树脂瓦与热熔辊的接触时间稳定,从而保证了树脂瓦边缘毛刺的软化效果。瓦边缘毛刺的软化效果。瓦边缘毛刺的软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成型后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树脂瓦的加工生产一共包括六步,分别为混料、上料、挤出、成型、切割、检验,其中在加工成出厂的型态时必须要进行毛边处理,这部分往往通过多人手工进行操作,繁琐且易损坏树脂瓦,另外即使是打磨切割也仅仅是缩小了边缘处的毛刺,而打磨作业时其本身的操作也会产生类似的毛边效果,并不完全理想,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旨在解决树脂瓦边缘存在毛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带;两个处理组件,两个所述处理组件对称设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沿所述输送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导向辊、热熔组件和切割刀片;所述热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安装座和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热熔辊,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热源,所述热源设于所述热熔辊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两个处理组件,两个所述处理组件对称设于所述输送带(1)的两侧;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支撑架(2)和沿所述输送带(1)的移动方向依次设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导向辊(3)、热熔组件和切割刀片(9);所述热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安装座(4)和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4)上的热熔辊(7),所述安装座(4)上具有热源,所述热源设于所述热熔辊(7)远离所述输送带(1)的一侧,所述热源加热靠近所述热源一侧的所述热熔辊(7);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加热箱体(5),所述加热箱体(5)的开口朝向所述输送带(1)的一侧,所述加热箱体(5)的内部具有加热腔,所述热源位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热熔辊(7)的转动轴设于所述加热箱体(5)的开口处,所述热熔辊(7)远离所述输送带(1)的一侧位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位于所述热熔辊(7)的一侧,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安装轴、刮刀刀体(8)和牵引弹簧(21);所述刮刀刀体(8)借助安装轴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4)上;所述牵引弹簧(21)连接所述刮刀刀体(8)和所述安装座(4),所述牵引弹簧(21)驱动所述刮刀刀体(8)的刃部贴合在所述热熔辊(7)的侧壁上且所述刮刀刀体(8)的刃部朝向与所述热熔辊(7)的转动方向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热水盘管(6),所述热水盘管(6)设于所述加热腔的内侧壁上,所述热水盘管(6)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多个弧形管以及多个弯头,多个所述弧形管沿纵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弧形管借助弯头依次连接;位于最下端的所述弧形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弧形管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弧形管的圆心位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上;所述弧形管的圆心角为70
°‑
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奎张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传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