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13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微电网通过能源枢纽聚合连接分布式资源,分布式发电资源通过微电网连接到配电系统;构建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可靠性评估框架,分别对配电系统和微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采用三阶段系统可靠性状态分析算法,第一阶段分析微电网的供电状态,第二阶段对配电系统进行状态后果分析,第三阶段进行微电网指标更新,实现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评估。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将接入电力系统,成为主导电源。对于配电系统,将接入大量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和光伏可以通过形成多个微电网连接到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接入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然而微电网的接入使得传统的配电系统成为运行模式更加灵活的主动配电系统,给可靠性评估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微电网中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特征;其次,需要开发新的可靠性评估算法以反映运行模式的变化;此外,配电系统的故障状态也会带来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切换,影响其运行可靠性。
[0003]目前对于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的精确建模上,然而可靠性评估研究中不确定资源的复杂建模会降低评估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在考虑配电系统和微电网不同评估对象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简化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三阶段系统可靠性状态分析方法,在第一阶段分析含微电网配电系统中微电网的供电状态,确定微电网电源点和负荷点,在第二阶段对含微电网配电系统进行状态后果分析,通过微电网电源点和负荷点计算得到可靠性指标,在第三阶段对含微电网配电系统中处于需求状态的可靠性指标进行更新,根据更新后的可靠性指标实现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关系确定微电网的供电状态,微电网的供电状态包括需求状态和供应状态,当PCC点的注入功率p
PCC,in
>0,处于需求状态;当p
PCC,in
<0,处于供应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处于供电状态的微电网,将PCC点添加到源点列表中,并标记为微电网电源点,与配电系统电源点区分;对于处于需求状态的微电网,将负荷需求叠加在所在PCC的负荷需求上,并标记为负荷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关系如下:p
WT
+p
PV
+p
CHP
+p
PCC,in
=p
L
其中,p
WT
、p
PV
和p
CHP
表示风机、光伏和热电联产机组的输出功率,p
L
表示微电网中的负荷需求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阶段对配电系统进行状态后果分析具体为:对于每个负荷点,优先由变电站供电点供电,然后由微电网供电;如果故障导致部分区域失去主网供电路径,且对应区域存在微电网电源点,则根据动态微电网形成模型进行故障状态修正,最终负荷状态由修正后的结果确定;否则不进行故障状态修正,故障后果直接根据最小路区域划分法确定;根据负荷点的故障后果,计算出系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电量不足期望值指标EENS和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阶段对含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雄叶宇鑫苏运乔骥李更丰别朝红荣烜曼杨帆田英杰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