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09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包括:根据各连廊的设计位置,确定各连廊中的主受力层;预先拼装主受力层及主受力层上方各层的连廊,形成连廊拼装体;将连廊拼装体整体提升安装在各连廊对应的设计位置;在主受力层连廊的桁架下弦杆预留设定长度的下挂吊柱牛腿;采用从两侧向中间退装的方式分段吊装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的构件,并在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对应的设计位置处拼装分段吊装的各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对多层连廊进行分段施工,避免因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而影响吊车站位;通过预留下挂吊柱牛腿,避免下挂吊柱无法垂直吊装,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建造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缩短施工工期。缩短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廊是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构筑物,方便两个建筑之间的连接,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目前,连廊施工多采用高空散拼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悬臂安装法等。连廊大多为钢结构连廊,由桁架和钢主梁构成,拼装高度高,重量较重。在建筑物之间,多层连廊施工且连廊下方是地下室的顶板时,受下方地下室承载力的影响,在连廊区域作业的吊车型号受限,若连廊采用高空散拼法施工,连廊高度高而吊车型号较小,将导致桁架分段小、数量多,不利于满足现场工期、质量和成本等施工要求。若采用整体拼装提升法施工,连廊整体拼装高度较高且载荷较重,需额外增加加强杆件加固,同样不利于满足质量、成本控制等施工要求,且整体拼装的立面桁架将影响桁架间钢梁的拼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层连廊施工时连廊拼装高度高,受场地局限而使现有施工方法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根据各连廊的设计位置,确定各连廊中的主受力层;
[0007]步骤S2,预先拼装主受力层及主受力层上方各层的连廊,形成连廊拼装体;
[0008]步骤S3,将连廊拼装体整体提升安装在各连廊对应的设计位置;
[0009]步骤S4,在主受力层连廊的桁架下弦杆预留设定长度的下挂吊柱牛腿;
[0010]步骤S5,采用从两侧向中间退装的方式分段吊装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的构件,并在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对应的设计位置处拼装分段吊装的各构件。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0012]步骤S21,布置拼装胎架;
[0013]步骤S22,在拼装胎架上自下而上依次拼装主受力层及主受力层上方各层的连廊。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22中,各层连廊拼装时,先拼装连廊的桁架弦杆,再拼装桁架弦杆间的次梁,后拼装连廊的桁架腹杆。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5包括:
[0016]步骤S51,自连廊拼装体的左侧吊装第一吊柱;
[0017]步骤S52,按照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安装两根第一吊柱之间主受力层下方的各层钢梁;;
[0018]步骤S53,按照从左侧向中间的方向,重复进行步骤S51和步骤S52,直至拼装完成连廊长度的1/2;
[0019]步骤S54,自连廊拼装体的另一侧吊装第二吊柱;
[0020]步骤S55,按照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安装两根第二吊柱之间主受力层下方的各层钢梁;
[0021]步骤S56,按照从右侧向中间的方向,重复进行步骤S54和步骤S55,直至吊装的第二吊柱与吊装完成的第一吊柱相邻;
[0022]步骤S57,从下至上安装步骤S56中第二吊柱与相邻的第一吊柱之间主受力层下方的各层钢梁。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
[0024]在连廊所连接的两侧建筑上布置上提升吊点,在上提升吊点布置提升油缸;
[0025]在主受力层连廊上布置与所述上提升吊点对应的下提升吊点;
[0026]使用钢绞线连接上提升吊点与对应的下提升吊点,通过提升油缸提升连廊拼装体。
[0027]优选地,在主受力层连廊的桁架下弦杆的两侧均焊接箱型牛腿作为下提升吊点,在箱型牛腿上开设供钢绞线穿过锚固的安装孔。
[0028]优选地,连廊连接于建筑的结构梁时,在结构梁上设置提升梁,提升梁的端部向外伸出结构梁,上提升吊点设置于提升梁的伸出端,提升油缸设置于提升梁的上表面。
[0029]优选地,连廊连接于建筑的结构柱时,在建筑的结构柱上设置钢结构牛腿,所述钢结构牛腿的两侧设置提升牛腿,上提升吊点设置于提升牛腿,提升牛腿上设置供钢绞线穿过锚固的安装孔,将提升油缸布置在提升牛腿上。
[0030]优选地,所述钢结构牛腿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撑杆,所述水平撑杆与所述结构柱固定,所述钢结构牛腿的下侧固定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水平撑杆与所述结构柱的连接点处,所述斜撑杆、所述钢结构牛腿、所述结构柱形成三角形结构。
[0031]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在将连廊拼装体整体提升之前进行试提升,试提升时,按照比例分级加载直至连廊拼装体全部离地;
[0032]试提升连廊拼装体至设定高度后悬停,空中停滞设定时间段后,继续提升至设计位置以下设定距离的位置,停止提升,对各提升吊点进行逐点调整后,将连廊拼装体整体提升至设计位置。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先确定多个连廊中的主受力层连廊位置,以主受力层连廊位置作为分界线,预先将主受力层及主受力层上方各层的连廊拼装为一个整体,以整体提升吊装法将连廊拼装体提升至设定位置;然后采用高空散拼法对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进行施工。通过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对多层连廊进行分段施工,减小了整体提升吊装载荷,避免使用大吨位的吊车,从而避免因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而影响吊车站位,使吊车使用场地不受限;并且,在高空散拼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时,在主受力层连廊的桁架下弦杆预留下挂吊柱牛腿,从而避免因受到上方已提升完成的连廊拼装体结构限制,导致下挂吊柱无法通过垂直吊装的方式连接在桁架下弦底部,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建造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桁架下弦预留吊柱牛腿示意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廊下提升吊点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提升吊点的示意图一;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提升吊点的示意图二;
[0040]图中,
[0041]1、桁架下弦杆;2、吊柱牛腿;3、箱型牛腿;4、临时斜撑杆;5、钢绞线;6、结构梁;7、提升梁;8、提升油缸;9、结构柱;10、钢结构牛腿;11、提升牛腿;12、水平撑杆;13、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各连廊的设计位置,确定各连廊中的主受力层;步骤S2,预先拼装主受力层及主受力层上方各层的连廊,形成连廊拼装体;步骤S3,将连廊拼装体整体提升安装在各连廊对应的设计位置;步骤S4,在主受力层连廊的桁架下弦杆预留设定长度的下挂吊柱牛腿;步骤S5,采用从两侧向中间退装的方式分段吊装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的构件,并在主受力层下方各层连廊对应的设计位置处拼装分段吊装的各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布置拼装胎架;步骤S22,在拼装胎架上自下而上依次拼装主受力层及主受力层上方各层的连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各层连廊拼装时,先拼装连廊的桁架弦杆,再拼装桁架弦杆间的次梁,后拼装连廊的桁架腹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步骤S51,自连廊拼装体的左侧吊装第一吊柱;步骤S52,按照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安装两根第一吊柱之间主受力层下方的各层钢梁;步骤S53,按照从左侧向中间的方向,重复进行步骤S51和步骤S52,直至拼装完成连廊长度的1/2;步骤S54,自连廊拼装体的另一侧吊装第二吊柱;步骤S55,按照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安装两根第二吊柱之间主受力层下方的各层钢梁;步骤S56,按照从右侧向中间的方向,重复进行步骤S54和步骤S55,直至吊装的第二吊柱与吊装完成的第一吊柱相邻;步骤S57,从下至上安装步骤S56中第二吊柱与相邻的第一吊柱之间主受力层下方的各层钢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高差建筑间多连廊施工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才李日荣邝喜旗周琴陈志标李嘉祺李晓韵刘盛芬党宗庆余松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