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04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水坝技术领域,其具体结构包括:坝面,坝面分为溢流坝面和非溢流坝面;多个鱼道单元,并列设置于溢流坝面上,且鱼道单元自溢流坝面的顶部排列至溢流坝面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该鱼道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鱼道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坝
,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鱼道作为减缓鱼类受水利工程的阻隔影响的生态补偿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及环保行政部门的关注。目前所建设的鱼道,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水流诱鱼方面,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鱼道几何结构,产生鱼类喜好的水流条件,吸引鱼类通过。还有利用鱼类趋光性特征吸引鱼类上溯,通过集鱼灯等装置改善过鱼效果。
[0003]但随着社会经济性的实践研究发现,此类鱼道在鱼类巡洄期结束后,不能继续发挥经济效益,造成装置利用率低,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鱼道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包括:坝面,所述坝面分为溢流坝面和非溢流坝面;多个鱼道单元,并列设置于所述溢流坝面上,且所述鱼道单元自所述溢流坝面的顶部排列至所述溢流坝面的底部;所述鱼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开设于所述溢流坝面上;第二轨道,开设于所述溢流坝面上,且所述第二轨道位于所述第一轨道下方;第三轨道,开设于所述溢流坝面上,且所述第三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下方;变轨挡板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上;回弹压缩挡板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上;发电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轨道上;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间距为L1,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三轨道之间的间距为L2,L1<L2。
[0006]本申请设置有多个组件,拓展了鱼道的功能效益,改进鱼道的中装置设计,从而使得鱼道在实现过鱼功能的基础上,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包括:一直线轨道段;两个斜轨道段,连通设置于所述直线轨道段上,且两个所述斜轨道段组合形成开口朝上的“八”字型,所述斜轨道段与所述直线轨道段的夹角为30度,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组合式的轨道,便于功能的切换。
[000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斜轨道段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线轨道段左右两端1/4处,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相应的组件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变轨挡板组件包括:两块变轨挡板,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斜轨道段内部,且所述变轨挡板的外侧面为直角梯形面;多个变轨滑轮,间隔安装于所述变轨挡板的底部,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变轨滑轮提供动力,完成整个装置的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轨道为直线轨道,且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直线轨道段平行;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组件包括:两块回弹压缩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内部,且两块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的相对侧为直角梯形面;两块记忆材料压缩板,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的相背侧;多个回弹轨道滑轮,间隔安装于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的底部,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回弹轨道滑轮带动回弹压缩挡板进行运动,从而实现多个功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轨道为直线轨道;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两块支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轨道内;多个发电轨道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多个能量转换存储箱,间隔安装于所述支撑块上;多个能量收集箱,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能量转换存储箱,且所述能量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多个发电装置,通过支撑柱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能量收集箱内部,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电装置收集水能进行发电。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发电组件还包括多扇箱门,所述箱门为四扇一组,且每组所述箱门安装于一个所述能量收集箱的开口处;位于所述开口上下两侧的两扇箱门的旋转角度为0

120度;位于所述开口左右两侧的两扇箱门的旋转角度为0

100度,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箱门的启闭能够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箱门为等腰三角形。
[0014]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述的鱼道装置进行消能或者发电或者泄洪。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当所述鱼道装置处于消能状态时:所述变轨挡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中部,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组件的两块回弹压缩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的两侧,所述发电组件的两块支撑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的两侧;当所述鱼道装置处于发电状态时:所述变轨挡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斜轨道段上,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组件的两块回弹压缩挡板自所述第二轨道的两端向所述第二轨道的中部靠拢,所述发电组件的两块支撑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的中部;当所述鱼道装置处于泄洪状态时:所述变轨挡板组件的两块变轨挡板位于所述第
一轨道的直线轨道段的两侧,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组件的两块回弹压缩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的两侧,所述发电组件的两块支撑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的两侧。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本申请通过变轨挡板组件、回弹压缩挡板组件和发电组件的相互运动,从而实现多个功能的切换,具体为消能、发电、泄洪等功能,以此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鱼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轨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变轨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回弹压缩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能量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处于消能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处于发电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处于泄洪状态的示意图;具体附图标记如下:1

坝面;2

鱼道单元;101

溢流坝面;102

非溢流坝面;201

第一轨道;202

第二轨道;203

第三轨道;204

变轨挡板组件;205

回弹压缩挡板组件;206

发电组件;207

直线轨道段;208

斜轨道段;2041

变轨挡板;2042

变轨滑轮;2051

回弹压缩挡板;205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消能、发电、泄洪功能的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坝面,所述坝面分为溢流坝面和非溢流坝面;多个鱼道单元,并列设置于所述溢流坝面上,且所述鱼道单元自所述溢流坝面的顶部排列至所述溢流坝面的底部;所述鱼道单元包括:第一轨道,开设于所述溢流坝面上;第二轨道,开设于所述溢流坝面上,且所述第二轨道位于所述第一轨道下方;第三轨道,开设于所述溢流坝面上,且所述第三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下方;变轨挡板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上;回弹压缩挡板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上;发电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轨道上;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间距为L1,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三轨道之间的间距为L2,L1<L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包括:一直线轨道段;两个斜轨道段,连通设置于所述直线轨道段上,且两个所述斜轨道段组合形成开口朝上的“八”字型,所述斜轨道段与所述直线轨道段的夹角为3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斜轨道段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线轨道段左右两端1/4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轨挡板组件包括:两块变轨挡板,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斜轨道段内部,且所述变轨挡板的外侧面为直角梯形面;多个变轨滑轮,间隔安装于所述变轨挡板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为直线轨道,且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直线轨道段平行;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组件包括:两块回弹压缩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内部,且两块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的相对侧为直角梯形面;两块记忆材料压缩板,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的相背侧;多个回弹轨道滑轮,间隔安装于所述回弹压缩挡板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轨道为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辉王亚琪汤明泉吴舒海王科亮王煦朱庆华康立荣杨俊敬谭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