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52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
,尤其涉及一种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出现在皮区的水泡样疾病,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引起的皮肤病。HZ 的前驱症状通常为受体皮肤区域疼痛,随后皮肤出现水泡样损害同时伴有疼痛,此疼痛通常持续至皮肤损害痊愈。
[0003]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即人疱疹病毒Ⅲ型,属于一种α疱疹病毒。生物学研究报道表明,VZV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150nm

200nm,具有疱疹病毒典型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DNA核心、核衣壳、皮层和囊膜。核心是位于中央的线性双链DNA,编码至少71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和相关启动子序列;核衣壳位于核心外围,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对称20面体;皮层位于核衣壳外,内含蛋白质和酶类;囊膜位于最外层,上面有很多突起,由病毒糖蛋白与宿主细胞的脂膜组成,其与感染、中和抗体的产生、病毒的复制和毒性相关。囊膜中共有9种糖蛋白,分别为gE、gI、gC、gH、gL、gB、gK、gM和gN,gE由ORF68编码,是主要的病毒结构蛋白,为VZV复制和病毒组装的关键蛋白,负责介导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gI由ORF67编码,通常作为gE在异二聚体gE/gI复合物中的分子伴侣蛋白,存在于被感染的细胞中;gH是由ORF37编码,含有一个有效的中和表位,且具有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可作为疫苗制备中重要的抗原之一。
[0004]VZV 初次感染的临床表现是水痘,在全世界均有流行,而潜伏的VZV 会在机体免疫力减弱时以带状疱疹的形式再次出现。通常情况下,VZV 以滴雾的形式从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例咽部或皮肤损害处通过空气传播。VZV感染患者,通常会伴随皮区神经性前驱疼痛,此类症状在老年患者中约占70~80%,典型的前驱疼痛持续3~4天,特征因人而异,如刺痛、钻痛、酸痛、抽痛等,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的,但也可能是间歇性的。与此同时,大约8%的50~59 岁患者和超过12%的70岁以上患者伴有HZ 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是在出疹后出现持续几个月的剧烈疼痛,包括皮肤的双重菌感染(2%)、阶段性运动神经损害(3%~5%)、髋神经损害导致肠及膀胱功能性障碍、眼部结构损害等。
[0005]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国家将带状疱疹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部分国家对带状疱疹的发病水平开展了调查。在美国带状疱疹发病率为3.2

~4.2

;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进行哨点监测的结果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1.2

~4.8

之间。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趋势不尽相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明显的增高趋势。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癌症患者及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人群每年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达到14.5

~53.6

。年龄是发生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同研究设计和不同地区的各项研究均显示带状疱疹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0.74

,10岁以后年龄组逐渐增加,从50~60岁开始,增加幅度明显,80~89岁人群发病率达10

。带状疱疹患者中,出现神经痛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年龄。多个研究表明带状疱疹
伴有神经痛的发生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约80%~85%会发生神经痛,持续至少2个月的神经痛发生风险是50岁以下人群的27.4 倍。
[0006]罹患带状疱疹不仅影响患者本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加重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从临床治疗经验来讲,HZ的急性期患者应尽快使用核苷类似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治疗,这些都是极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在体外抑制VZV,同时在体内限制其增殖(即缩短排毒时间),但由于鉴别诊断HZ方面往往有所延迟,临床上这些药物的使用往往不够及时,其对于减轻带状疱疹疾病的作用是有限的。HZ急性期患者经常需要强效止痛剂辅助治疗,通常为阿片类药物。严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通常需要多药物联合治疗。尽管有诸多治疗方法,但治疗HZ急性疼痛,特别是PHN,仍然比较困难、费时且昂贵。仅有约50%的患者受益于上述各种疗法,而且只能缓解部分疼痛。此外,许多药物经常导致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最有可能患HZ和PHN的老年患者中。因此,开发和推广应用带状疱疹疫苗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具有积极广泛的重要意义。
[0007]现有技术中基于疫苗免疫体系预防老年带状疱疹需要诱导产生高水平的TH1型细胞免疫。目前,全球已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仅有葛兰素史克(GSK)的Shingrix,该疫苗使用佐剂AS01B(中国专利:CN102631670A),含有中性脂质体、QS

21、3D

MPL等的油性佐剂,AS01B能诱导高水平的TH1型细胞免疫。Shingrix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默沙东带研发的VZV减毒活疫苗Zostavax。Shingrix于2017年上市后,保护效率明显高于Zostavax,直接导致Zostavax于2020年11月在美国停产。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Shingrix,包括曾经接种过Zostavax的人。
[0008]Shingrix在中国的登记信息中显示其使用的佐剂中3D

MPL是从沙门氏菌中提取的脂多糖,还需要进一步水解脱毒,该工艺技术壁垒高、成功率低,GSK的AS01B和AS04也受限于单磷酸脂质(MPL)的产量。另外,临床和上市后接种统计数据显示,Shingrix的副反应较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疼痛。国内较多企业(江苏瑞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诺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选择模仿AS01B进行带状疱疹疫苗开发,但至今仍在摸索中,尚未能进行临床申报。
[0009]上海怡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CHO细胞中表达VZV gE重组蛋白(CN 112138153 A),其中gE蛋白序列第141由亮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可以提高在CHO细胞中gE蛋白的表达量,并以铝佐剂和CPG ODN(CpG oligonucleotide, CpG寡脱氧核苷酸)佐剂作为佐剂系统。CPG ODN(CpG oligonucleotide, CpG寡脱氧核苷酸)是人工合成的含有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的寡脱氧核苷酸 (ODN),公开研究表明,上海怡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的此种方案制备的疫苗有较高的免疫活性,但TH1细胞免疫水平较低。
[0010]北京绿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CHO细胞表达的重组VZV糖蛋白E的胞外区部分形成的重组蛋白,对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重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人IL

2氨基酸序列(IL

2)、VZV病毒糖蛋白E的胞外区氨基酸序列(gE)及人免疫球蛋白的Fc段(IgG4 Fc),重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 .1,其中,VZV病毒糖蛋白E(gE)的氨基酸序列选用胞外区ECD,第31

538个氨基酸,共计508个氨基酸。2.一种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重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人IL

2氨基酸序列(IL

2)、VZV病毒糖蛋白E的氨基酸序列(gE),重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其中,VZV病毒糖蛋白E的氨基酸序列(gE)选用胞外区ECD,第31

538个氨基酸,共计508个氨基酸。3.一种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重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VZV病毒糖蛋白E(gE)的氨基酸序列、人免疫球蛋白Fc段(IgG4 Fc)及人IL

2氨基酸序列(IL

2),重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 .3,其中,VZV病毒糖蛋白E(gE)的氨基酸序列为胞外区ECD,第31

546个氨基酸,共计516个氨基酸。4.一种重组基因,其特征在于,编码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重组融合蛋白,三种重组融合蛋白对应的DNA序列分别为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5.一种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明瑞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