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46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清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底板;激光发射源;导光管,通过支撑架设置于清洗底板上;第一六维调节平台,设置于清洗底板上,激光发射源连接于第一六维调节平台的顶部;实时视觉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激光发射源发射端处的CCD同轴视觉系统、设置在导光管管端部上的前端摄像头系统;第二六维调节平台,第二六维调节平台的顶部与清洗底板的底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导光管调至与产品完全同心状态,产品在旋转过程中,导光管不会与产品干涉。新增了前端摄像头和CCD同轴视觉系统,就可以实时观测清洗效果和激光出光状况,及时进行清洗参数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清洗
,具体为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平尾大轴是军用飞机的关键零件,为防止其内壁腐蚀生锈,涂有防腐漆,在飞机检修过程中,需要将内壁漆层去除以检测是否存在腐蚀。由于平尾大轴两端仅有直径φ10mm小孔,目前都是采用特制的喷砂枪进行喷砂以去除内壁油漆,但该方法存在随机性,喷砂容易过度损伤工件或去除油漆不彻底,且清洗过程中无法实时观察工件内壁状态。激光清洗技术清洗效果均匀一致,但没有可直接应用于平尾大轴内壁除漆的激光清洗装置。
[0003]经检索,公开号“CN115138645A”专利激光清洗装置,该专利中设计的清洗系统,是依靠一块安装底板,将清洗系统安装在滑轨上,进行前后移动,无法对其他方向进行调节,且由于导光臂过长导致的前端下垂问题,也会引起清洗时,导光臂与产品不同心,产品旋转时会干涉导光臂,导致导光臂晃动,进而导致清洗时激光焦点不在产品内壁上,清洗效果差。
[0004]公开号“CN113458588A”一种小口径深孔内壁激光加工系统,该加工系统中可以通过调节被加工工件的位置来实现光路和工件的同心,但其结构导致只能用于口径大于管内壁的工件,对于平尾大轴这种纺锤体工件并不适用。
[0005]公开号“CN113798275A”一种基于侧壁投影的管道内壁激光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可以通过振镜调节光路的方向来实现内壁各位置的清洗,这样即使光路和被加工工件不同心,也可以实现清洗作业。但该方案需要将振镜调光系统尺寸较大,且工作时需要放入工件内部,这样限制了该装置只能用于较大管径的工件的内壁清洗作业,对于平尾大轴这种纺锤体工件并不适用。
[0006]由于油漆厚薄不均匀,必须在清洗过程中观测清洗效果,现有的检测方式是产品经过清洗后,将清洗装置取出,然后再放入内窥镜进行观测,如发现某些位置清洗不彻底,做好记录后,再将清洗系统放入产品内部,进行二次清洗,如此反复。此测量方法操作步骤复杂,且清洗装置取出后再装入平尾大轴内部,又要重新调节位置等,清洗装置与观测装置只能交替工作,无法同时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产品与导光管干涉问题以及现有检测方法操作复杂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通过增设六维调节平台、实时视觉检测系统,实现调整导光管的方向和角度,实现清洗时将清洗画面传输到外接的显示屏中,供操作人员根据清洗状态实时进行参数调节。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包括:
[0010]清洗底板;
[0011]激光发射源,激光发射源用于发射用于清洗的激光;
[0012]导光管,通过支撑架设置于清洗底板上,导光管的管口与激光发射源的发射端对应;
[0013]第一六维调节平台,设置于清洗底板上,激光发射源连接于第一六维调节平台的顶部,第一六维调节平台用于调整激光发射源位置以使发射的激光与导光管同心;
[0014]实时视觉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激光发射源发射端处的CCD同轴视觉系统、设置在导光管管端部上的前端摄像头系统,实时视觉检测系统用于实时观测激光的清洗效果,以供实时进行激光参数调节;
[0015]第二六维调节平台,第二六维调节平台的顶部与清洗底板的底部连接,第二六维调节平台用于调整整体清洗装置位置以使导光管与产品同心;
[0016]总装底板,总装底板连接于第二六维调节平台的底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六维调节平台上设置有第一X轴旋转调节旋钮、第一Y轴旋转调节旋钮、第一Z轴旋转调节旋钮、第一X轴轴向调节旋钮、第一Y轴轴向调节旋钮、第一Z轴轴向调节旋钮。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CCD同轴视觉系统包括安装于激光发射源发射端处的相机安装座、连接于相机安装座上的CCD相机、设置于相机安装座内的透光反射镜,CCD相机竖直分布,激光发射源发射的激光经过透光反射镜进入到导光管内。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透光反射镜上设置有呈对角线对称分布的透光面与反射面,反射面朝向CCD相机。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前端摄像头系统包括安装于导光管管端部上的导流套、连接于导流套内的铜反射镜以及摄像头安装块、设置于摄像头安装块上的微型摄像头,导流套上设有开口。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导流套上的开口竖直朝上,铜反射镜的镜面呈对角线倾斜分布,且朝向导流套上的开口。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微型摄像头自带照明光源,微型摄像头呈倾斜布置以对准清洗工作面。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六维调节平台上设置有第二X轴旋转调节旋钮、第二Y轴旋转调节旋钮、第二Z轴旋转调节旋钮、第二X轴轴向调节旋钮、第二Y轴轴向调节旋钮、第二Z轴轴向调节旋钮。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通过改进后的调光系统,可以将导光管调至与产品完全同心状态,产品在旋转过程中,导光管不会与产品干涉,激光焦点始终处于内壁表面上,清洗更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通过改进后的视觉观测系统,新增了前端摄像头和CCD同轴视觉系统,这样在清洗过程中,就可以实时观测清洗效果和激光出光状况,及时进行清洗参数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六维调节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CCD同轴视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摄像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六维调节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清洗底板;2、激光发射源;3、导光管;4、支撑架;5、第一六维调节平台;51、第一X轴旋转调节旋钮;52、第一Y轴旋转调节旋钮;53、第一Z轴旋转调节旋钮;54、第一X轴轴向调节旋钮;55、第一Y轴轴向调节旋钮;56、第一Z轴轴向调节旋钮;6、CCD同轴视觉系统;61、相机安装座;62、CCD相机;63、透光反射镜;7、前端摄像头系统;71、导流套;72、铜反射镜;73、摄像头安装块;74、微型摄像头;8、第二六维调节平台;81、第二X轴旋转调节旋钮;82、第二Y轴旋转调节旋钮;83、第二Z轴旋转调节旋钮;84、第二X轴轴向调节旋钮;85、第二Y轴轴向调节旋钮;86、第二Z轴轴向调节旋钮;9、总装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底板(1);激光发射源(2),激光发射源(2)用于发射用于清洗的激光;导光管(3),通过支撑架(4)设置于清洗底板(1)上,导光管(3)的管口与激光发射源(2)的发射端对应;第一六维调节平台(5),设置于清洗底板(1)上,激光发射源(2)连接于第一六维调节平台(5)的顶部,第一六维调节平台(5)用于调整激光发射源(2)位置以使发射的激光与导光管(3)同心;实时视觉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激光发射源(2)发射端处的CCD同轴视觉系统(6)、设置在导光管(3)管端部上的前端摄像头系统(7),实时视觉检测系统用于实时观测激光的清洗效果,以供实时进行激光参数调节;第二六维调节平台(8),第二六维调节平台(8)的顶部与清洗底板(1)的底部连接,第二六维调节平台(8)用于调整整体清洗装置位置以使导光管(3)与产品同心;总装底板(9),总装底板(9)连接于第二六维调节平台(8)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六维调节平台(5)上设置有第一X轴旋转调节旋钮(51)、第一Y轴旋转调节旋钮(52)、第一Z轴旋转调节旋钮(53)、第一X轴轴向调节旋钮(54)、第一Y轴轴向调节旋钮(55)、第一Z轴轴向调节旋钮(5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尾大轴内壁油漆激光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CCD同轴视觉系统(6)包括安装于激光发射源(2)发射端处的相机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送程宗辉刘庆伟孙同明佟政阳陈卫林李珂钲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芜湖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