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42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储针筒两端分设有推针孔和出针孔,阻尼转筒同轴设于储针筒内、侧壁设有多个储针槽;各储针槽沿阻尼转筒轴向延伸,多个储针槽沿阻尼转筒周向圆周均布,且各储针槽均能够正对出针孔;阻尼转筒侧壁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推针气筒进气端相连、另一端用于连接压缩气源;推针气筒内适配有驱动活塞和活塞复位弹簧、一端侧壁设有通气孔,驱动活塞设有推针杆,驱动活塞在气压驱动下带动推针杆伸入推针孔正对的储针槽内;启动阀杆下压带动阻尼转筒转动一分度角度后进气通道导通,在启动阀杆回程过程中阻尼转筒保持静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针灸针并连续自动推针。连续自动推针。连续自动推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而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针灸针(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和深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避免感染,现代中医治疗中,大都将消毒杀菌后的针灸针单独或少量的针灸针采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在治疗时需手动拆除包装,容易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正对上述现有针灸治疗时容易污染针灸针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针灸针以避免针灸针在刺入前被污染,并单次推出单根针灸针,以实现自动推针。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包括储针筒、阻尼转筒、推针气筒和启动阀杆;所述储针筒两端分设有推针孔和出针孔,所述推针孔和所述出针孔同轴设置;所述阻尼转筒能够沿自身轴线旋转,所述阻尼转筒同轴设于所述储针筒内,所述阻尼转筒侧壁设有多个储针槽;各所述储针槽沿所述阻尼转筒轴向延伸,多个所述储针槽沿所述阻尼转筒周向圆周均布,且各所述储针槽均能够正对所述出针孔;所述阻尼转筒侧壁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推针气筒进气端相连、另一端用于连接压缩气源;所述推针气筒内适配有驱动活塞和活塞复位弹簧,所述推针气筒一端侧壁设有通气孔,所述驱动活塞一侧设有推针杆,所述驱动活塞在气压驱动下带动所述推针杆伸入所述推针孔正对的所述储针槽内;其中,在所述启动阀杆下压过程中带动所述阻尼转筒转动一分度角度后所述进气通道导通,在所述启动阀杆回程过程中所述阻尼转筒保持静止。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储针筒两端同轴分设有推针孔和出针孔,可通过推针孔插入推针杆将储针筒内对应的针灸针从出针孔推出;阻尼转筒在旋转时具有一定的阻尼,一方面能够避免推针装置在移动过程中阻尼转筒发生转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在启动阀杆驱动阻尼转筒转动时阻尼转筒旋转角度大于分度角,分度角为相邻的储针槽之间的径向夹角,而阻尼转筒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储针槽,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针灸针,并在阻尼转筒的转动下,依次将单根针灸针移动至推针孔和出针孔之间;且在启动阀杆下压过程中能够带动阻尼转筒转动一分度角度后进气通道导通,能够将压缩气体引入到推针气筒内,推针气筒内的活塞在气压作用下带动推针杆伸入推针孔正对的储针槽内,以将针灸针推入出针孔,实现自动推针。
[0007]其中,在推针气筒设有通气孔,一方面通气孔能够排出驱动活塞加压的气体,使得驱动活塞能够正常的移动,另一方面,在驱动活塞后侧移动至通气孔时,压缩气体通过通气孔泄压,使得驱动活塞保持在设定位置,从而由通气孔的位置控制针灸针插入皮肤的深度,
能够降低施针的难度,降低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要求。在启动阀杆复位时,推针气筒内压力降低,驱动活塞在活塞复位弹簧的驱动下自动复位,使得推针杆退出阻尼转筒,而阻尼转筒保持静止,在下一次按压启动阀杆时,再带动阻尼转筒旋转一分度角度,从而将后续的针灸针移动至推针杆的移动路径,再由推针气筒的推针杆推出对应的针灸针灸,以实现连续自动施针。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针灸针以避免针灸针在刺入前被污染,并单次推出单根针灸针,以实现自动推针,且一次装填能够实施多次施针,降低治疗的劳动的强度。
[0009]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相邻的所述储针槽之间设有驱动凸部;所述启动阀杆一端设有导通孔和阀杆复位弹簧,所述启动阀杆中部侧壁插设有弹簧销;所述储针筒侧壁设置有棘齿,所述棘齿端部抵触在一储针槽的侧壁;在向所述导通孔的方向按压所述启动阀杆至极限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弹簧销端头抵触在所述驱动凸部以带动所述阻尼转筒转动分度角后,所述进气通道导通。
[0010]在启动阀杆中部设置弹簧销、两相邻的储针槽之间设有驱动凸部,使得在按压启动阀杆时,弹簧销的端头抵触在驱动凸部上,从而推动阻尼转筒转动,在阻尼转筒转动一分度角度后,弹簧销与该驱动凸部分离、下一个驱动凸部旋转至所述弹簧销端头回程的路径上、棘齿端部抵触在下一储针槽的侧壁,以实现一次按压启动阀杆阻尼转筒仅旋转一个分度角度。在释放启动阀杆后,启动阀杆复位弹簧销端头与相应的驱动凸部相抵触时,由于棘齿端部抵触在储针槽的侧壁,能够现在阻尼转筒回转,而弹簧销则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缩入启动阀杆,由此实现在启动阀杆回程过程中阻尼转筒保持静止。
[0011]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针孔和所述出针孔均适配有橡胶密封垫;所述橡胶密封垫中部设有多个密封瓣,多个所述密封瓣沿对应的孔洞圆周均布,以通过密封垫对储针筒进行密封,进一步避免储存在期内的针灸针被污染,而橡胶密封垫中部设有多个密封瓣,能够在推针杆的顶推下打开,确保推针杆能够将针灸针推出,且在针灸针推出后密封瓣复位,再次密封储针筒。
[0012]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储针槽内均适配有先导滑筒和滑筒复位弹簧,所述先导滑筒和所述滑筒复位弹簧中部均能够供针灸针穿过;所述先导滑筒一端正对所述出针孔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先导复位弹簧与所述阻尼转筒固定连接,所述先导滑筒能够沿所述储针槽长度方向设置,且在所述先导滑筒顶开对应的所述密封瓣时所述先导滑筒限位;所述推针杆套设有顶推滑环和滑环复位弹簧,所述顶推滑环或所述滑环复位弹簧均活动套设在所述推针杆外,所述滑环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顶推滑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活塞固定连接;其中,在所述推针杆插入到所述储针槽内时,所述顶推滑环先接触所述先导滑筒的端部。
[0013]由此,在推针杆伸入到对应的储针槽内,顶推滑环先将先导滑筒推出,顶开出针孔的橡胶密封垫,在先导滑筒限位后,顶推滑环压缩滑环复位弹簧,顶推杆的端部继续前移,以顶推储针槽内的针灸针将其推出,从而避免针灸针扎在密封垫上,在施针完成后,推针杆复位,滑筒复位弹簧带动先导滑环复位、滑环复位弹簧带动顶推滑环复位。
[0014]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先导滑筒正对所述推针孔的一端设有弹性挂卡,所述弹性挂卡用于挂设针灸针;所述先导滑筒正对所述推针孔的一端设有顶推支耳,沿所述阻尼转筒高度方向所述顶推支耳高于所述弹性挂卡,且在所述针灸针向所述出针孔移动时
能够脱离所述弹性挂卡,以便于通过弹性挂卡挂设针灸针,避免针灸针自行向出针孔的橡胶密封垫移动。
[0015]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挂卡为“U”形不锈钢弹片,以便于使得针灸针在推针杆的顶推下脱卡。
[0016]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转筒中部设置有支撑通孔,所述支撑通孔沿所述阻尼转筒轴向贯穿设置;所述阻尼转筒内设置有发热电阻和接收感应线圈,所述发热电阻和所述接收感应线圈电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与所述支撑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支撑通孔内插设有支撑轴,所述阻尼转筒与所述支撑轴阻尼连接,所述支撑轴内设置有电磁发射线圈,以通过接收感应线圈在电磁发射线圈的磁场下得电,从而使得发热电阻得电发热,进而加热阻尼转筒上挂载的针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针筒(10)、阻尼转筒(20)、推针气筒(30)和启动阀杆(40);所述储针筒(10)两端分设有推针孔(11)和出针孔(12),所述推针孔(11)和所述出针孔(12)同轴设置;所述阻尼转筒(20)能够沿自身轴线旋转,所述阻尼转筒(20)同轴设于所述储针筒(10)内,所述阻尼转筒(20)侧壁设有多个储针槽(21);各所述储针槽(21)沿所述阻尼转筒(20)轴向延伸,多个所述储针槽(21)沿所述阻尼转筒(20)周向圆周均布,且各所述储针槽(21)均能够正对所述出针孔(12);所述阻尼转筒(20)侧壁设有进气通道(22),所述进气通道(22)的一端与所述推针气筒(30)进气端相连、另一端用于连接压缩气源;所述推针气筒(30)内适配有驱动活塞(31)和活塞复位弹簧(32),所述推针气筒(30)一端侧壁设有通气孔(33),所述驱动活塞(31)一侧设有推针杆(34),所述驱动活塞(31)在气压驱动下带动所述推针杆(34)伸入所述推针孔(11)正对的所述储针槽(21)内;其中,在所述启动阀杆(40)下压过程中带动所述阻尼转筒(20)转动一分度角度后所述进气通道(22)导通,在所述启动阀杆(40)回程过程中所述阻尼转筒(20)保持静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储针槽(21)之间设有驱动凸部(23);所述启动阀杆(40)一端设有导通孔(41)和阀杆复位弹簧(42),所述启动阀杆(40)中部侧壁插设有弹簧销(43);所述储针筒(10)侧壁设置有棘齿(13),所述棘齿(13)端部抵触在一储针槽(21)的侧壁;在向所述导通孔(41)的方向按压所述启动阀杆(40)至极限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弹簧销(43)端头抵触在所述驱动凸部(23)以带动所述阻尼转筒(20)转动分度角后,所述进气通道(22)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孔(11)和所述出针孔(12)均适配有橡胶密封垫(14);所述橡胶密封垫(14)中部设有多个密封瓣(14a),多个所述密封瓣(14a)沿对应的孔洞圆周均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针灸治疗的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针槽(21)内均适配有先导滑筒(24)和滑筒复位弹簧(25),所述先导滑筒(24)和所述滑筒复位弹簧(25)中部均能够供针灸针穿过;所述先导滑筒(24)一端正对所述出针孔(12)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先导复位弹簧与所述阻尼转筒(20)固定连接,所述先导滑筒(24)能够沿所述储针槽(21)长度方向设置,且在所述先导滑筒(24)顶开对应的所述密封瓣(14a)时所述先导滑筒(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斌刘渝松贺广权苏文莉彭文忠李朋鹏王如龙谭涛沈希吴艳郭俊林枫毓周治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市渝中区人民医院重庆中医骨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