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33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2
一种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涉及一种隔温底板,四根边部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口字形边,口字形边的四角下部分别设有角部支撑体,所述角部支撑体下部种植在冻土内,在四根边部杆内设置有呈“田”字形分布的纵支撑杆和横支撑杆,多块合成地板(1)铺设在每一方口上部形成底板;多根并排设置方管(7)形成的隔温层设置在底板的下部面上,在四根边部杆的外缘下部设有相互连通的槽板(5),槽板凹槽的最低处连接水管(2)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成排的方管使合成地板上部建筑内的热能不会传导至冻土,本申请的槽板可使建筑流下融化的雪水不会直接渗入冻土,有效的防止了建筑四周雪水导致的支撑根基处的熔融。致的支撑根基处的熔融。致的支撑根基处的熔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温底板,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

技术介绍

[0002]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大多是多年冻士区,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是多年的冻土区,这些区域在没有人类活动的情况下可通过气候保持常年不变,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和各种科研、军用和民用设施的增加,冻土温度的变化也受到气候、冻土岩性、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在冻土地带修建的铁路、公路及桥涵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房屋的修建牵涉到室内热能的分散,人员活动带来热效应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热盖问题也较为严重,其主要特征是房屋底板的散热导致的房屋底板下部出现热熔区域,房屋上部积雪融化导致的沿房屋四周出现的切割状热熔线条区;这些冻土热熔地方接近地埋基础桩或房屋支撑体,导致地埋基础桩或房屋支撑体的局部或单个沉降,进一步导致房屋出现倾斜或沉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现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通过在合成地板的下部设置成排的方管,由方管使合成地板上部建筑内的热能不会传导至冻土,尤其是本申请的槽板可使建筑流下融化的雪水不会直接渗入冻土,有效的防止了建筑四周雪水导致的支撑根基处的熔融。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包括边部杆、支撑杆、合成地板、方管、槽板和水管,四根边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口字形边,所述口字形边的四角下部分别设有角部支撑体,所述角部支撑体下部种植在冻土内,在口字形边的四根边部杆内设置有呈“田”字形分布的纵支撑杆和横支撑杆,多块合成地板铺设在每一方口上部形成底板;多根并排设置方管形成的隔温层设置在底板的下部面上,所述多根并排设置的方管两侧和端部不超过四根边部杆的外缘下部,在四根边部杆的外缘下部设有相互连通的槽板,槽板凹槽的最低处连接水管一端。
[0005]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四根边部杆分别呈门字形结构,在四根边部杆的内侧下部设有内平板,所述四根边部杆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为九十度角,四根边部杆的两两端部对接后通过焊接形成一体的口字形边;所述支撑杆呈
“┷”
形结构,
“┷”
形结构的支撑杆分为长支撑杆和短支撑杆,其中长支撑杆的中部立板两端下部的下平板略短,多根长支撑杆的中部立板处于四根边部杆前后两边部杆的内平板上部面上,长支撑杆的下平板两端分别顶在四根边部杆前后两边部杆的内平板内端面上;在两两长支撑杆之间设置短支撑杆的中部立板两端分别顶在两两长支撑杆的中部立板上,短支撑杆的下平板两端分别顶在两两长支撑杆下平板的相对面上,其中多根长支撑杆最外侧两根与左右两边部
杆之间的短支撑杆的下平板两端分别顶在最外侧两根长支撑杆的下平板上和左右两边部杆的内平板上形成“田”字形支撑,所述“田”字形支撑的每一对接点均通过焊接连接;所有合成地板下部压在短支撑杆的下平板上、长支撑杆的下平板上和边部杆的内平板上;短支撑杆的中部立板上端、长支撑杆的中部立板上端和边部杆的上端等高,合成地板的上端面略高于短支撑杆的中部立板上端、长支撑杆的中部立板上端和边部杆的上端,在两两合成地板之间形成的缝隙中设有填缝剂。
[0006]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呈门字形结构的四根边部杆下部面形成方形凹槽,角部支撑体上端设置的支撑角板分别插在方形凹槽四角的凹槽角中,四个支撑角板的内角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柱体的上端,四个柱体的下部种植在冻土内。
[0007]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在四个柱体的下部分别固定在地埋基础桩的上部内,四个地埋基础桩种植在冻土内。
[0008]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所述合成地板由上至下依次为木板表面、聚氨酯发泡层和铝合金底板。
[0009]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四根边部杆的门字形结构外侧立板内面固定连接四根槽板内侧上部设置的连接立板。
[0010]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槽板凹槽的最低处下部面设有连接短管,由连接短管上孔口形成下水口,水管一端套在所述连接短管上。
[0011]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利用槽板、长支撑杆和短支撑杆相互连接形成牢固的合成地板放置骨架,然后将合成地板放置在骨架中的每一个放置框内,通过填缝剂使地面形成一体获取室内的保温效果;其中合成地板由木板、聚氨酯发泡层和铝合金底板构成,下部的铝合金底板确保了足够的强度,聚氨酯发泡层起到了保温效果,木板使室内居住者较为舒适;本申请利用柱体使合成地板与冻土地面形成一定间距,由方管上壁与合成地板形成二次保温,而方管可将合成地板渗透出的室内温度形成隔离,并借用方管内孔形成的风孔将渗透出的室内温度通过自然风扩散至大气中,减轻了上部建筑内热能不会传导至下部冻土;本申请的槽板设置不仅可将雨雪通过水管输送至远方合适地方,而且可防止雨雪的流淌对地埋基础桩周围带来的热侵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合成地板的下部设置成排的方管,由方管使合成地板上部建筑内的热能不会传导至冻土,尤其是本申请的槽板可使建筑流下融化的雪水不会直接渗入冻土,有效的防止了建筑四周雪水导致的支撑根基处的熔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合成地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是本专利技术的边部杆与槽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边部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槽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方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短支撑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角部支撑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合成地板;2、水管;3、短支撑杆;4、长支撑杆;5、槽板;6、边部杆;7、方管;8、支撑角板;9、柱体;10、地埋基础桩;11、填缝剂;12、下水口;13、木板;14、聚氨酯发泡层;15、铝合金底板;16、内平板;17、连接立板;18、风孔;19、中部立板;20、下平板。
实施方式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点以及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不限于一种的实施方式。
[0014]结合附图1~9中所述的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包括边部杆6、支撑杆、合成地板1、方管7、槽板5和水管2,四根边部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口字形边,所述口字形边的四角下部分别设有角部支撑体,呈门字形结构的四根边部杆6下部面形成方形凹槽,角部支撑体上端设置的支撑角板8分别插在方形凹槽四角的凹槽角中,四个支撑角板8的内角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柱体9的上端,在四个柱体9的下部分别固定在地埋基础桩10的上部内,四个地埋基础桩10种植在冻土内,在口字形边的四根边部杆6内设置有呈“田”字形分布的纵支撑杆和横支撑杆,多块合成地板1铺设在每一方口上部形成底板,所述合成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冻土区建筑的装配式隔温底板,包括边部杆(6)、支撑杆、合成地板(1)、方管(7)、槽板(5)和水管(2),其特征是:四根边部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形成口字形边,所述口字形边的四角下部分别设有角部支撑体,所述角部支撑体下部种植在冻土内,在口字形边的四根边部杆(6)内设置有呈“田”字形分布的纵支撑杆和横支撑杆,多块合成地板(1)铺设在每一方口上部形成底板;多根并排设置方管(7)形成的隔温层设置在底板的下部面上,所述多根并排设置的方管(7)两侧和端部不超过四根边部杆(6)的外缘下部,在四根边部杆(6)的外缘下部设有相互连通的槽板(5),槽板(5)凹槽的最低处连接水管(2)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土装配式隔温底板,其特征是:四根边部杆(6)分别呈门字形结构,在四根边部杆(6)的内侧下部设有内平板(16),所述四根边部杆(6)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为九十度角,四根边部杆(6)的两两端部对接后通过焊接形成一体的口字形边;所述支撑杆呈
“┷”
形结构,
“┷”
形结构的支撑杆分为长支撑杆(4)和短支撑杆(3),其中长支撑杆(4)的中部立板(19)两端下部的下平板(20)略短,多根长支撑杆(4)的中部立板(19)处于四根边部杆(6)前后两边部杆(6)的内平板(16)上部面上,长支撑杆(4)的下平板(20)两端分别顶在四根边部杆(6)前后两边部杆(6)的内平板(16)内端面上;在两两长支撑杆(4)之间设置短支撑杆(3)的中部立板(19)两端分别顶在两两长支撑杆(4)的中部立板(19)上,短支撑杆(3)的下平板(20)两端分别顶在两两长支撑杆(4)下平板(20)的相对面上,其中多根长支撑杆(4)最外侧两根与左右两边部杆(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鏖查吕应党俊虎徐建楠刘亚姣丁扬梅勇戴小森熊晔梁一鸣邢岩张瀚月黄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