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99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包括磨床外壳、位于所述磨床外壳内部底端的装夹底盘、位于装夹底盘正上方与所述磨床外壳之间活动连接的主轴以及位于所述主轴底端与所述主轴之间活动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两个丝杆限位块,所述立柱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电机固定盘,通过将立柱深入到罐形工件内部的时候,转臂相对立柱转动,使转臂、电机保护罩以及打磨头二均伸出空腔,然后通过电机保护罩以及打磨头二相对转臂转动,以及通过伸缩杆伸出转臂,实现了打磨头二的圆弧面贴合在灌状工件的侧壁或者顶壁的位置上,通过装夹底盘转动带动工件转动,实现了对罐状工件进行任意角打磨。实现了对罐状工件进行任意角打磨。实现了对罐状工件进行任意角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床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技术介绍

[0002]罐形工件,是极为罕见的工件形状,该工件上方开口,往下逐渐水平横截面积扩大,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1087423.6公开了一种单立柱双磨头立式数控磨床的专利技术技术,该技术中磨床顶多只有一个自由度,磨床的立柱转动,传统的磨床不能够对该种工件的内壁进行打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包括磨床外壳10、位于所述磨床外壳10内部底端的装夹底盘20、位于装夹底盘20正上方与所述磨床外壳10之间活动连接的主轴30以及位于所述主轴30底端与所述主轴30之间活动连接的立柱4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0内部开设有空腔41,所述空腔41的内部固定设有两个丝杆限位块42,所述立柱40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电机固定盘43,所述电机固定盘43上转动连接有打磨头一45,所述电机固定盘43上固定设有打磨电机一44,所述打磨电机一44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固定盘43与所述打磨头一45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40的传动连接有转臂50,所述转臂50与所述立柱40之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转臂50的内腔适配滑动连接有伸缩杆60,所述伸缩杆60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孔61,所述内螺纹孔61内螺纹连接有丝杆二70,所述转臂50的底端固定设有丝杆电机二71,所述丝杆电机二71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二70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0的顶端设有电机保护罩80,所述电机保护罩80靠近所述伸缩杆60的一侧固定设有转轴杆81,所述转轴杆81与所述伸缩杆60的顶端之间设有蜗轮蜗杆82,所述电机保护罩80与所述伸缩杆60之间通过所述蜗轮蜗杆82驱动连接,具体的,所述伸缩杆6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转轴杆81远离所述电机保护罩80的一端固定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伸缩杆6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电机保护罩80的内部固定设有打磨电机二83,所述电机保护罩80上转动连接有打磨头二84,所述打磨头二84与所述打磨电机二83的输出轴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罐口形工件通过装夹底盘20装夹起来,在加工工件内壁的时候,将罐形工件移动到立柱40正下方的位置,具体是将罐形工件的罐口位置正对立柱40的正下方,初始状态的时候,转臂50、伸缩杆60、电机保护罩80以及打磨头二84均收缩在空腔41的内部,值得说明的是,立柱40本身具有上下移动的功能,装夹底盘20具有自生转动以及前后移动的功能,当立柱40深入到罐体内部的时候,通过转臂50相对立柱40转动,使转臂50、电机保护罩80以及打磨头二84均伸出空腔41,然后通过电机保护罩80以及打磨头二84相对转臂50转动,以及通过伸缩杆60伸出转臂50,实现了打磨头二84的圆弧面贴合在灌状工件的侧壁或者顶壁的位置上,
通过装夹底盘20转动带动工件转动,然后再启动打磨电机二83,打磨电机二83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打磨头二84转动,实现了对工件的进行打磨抛光,具体的驱动方式,通过电机保护罩80与伸缩杆60之间通过蜗轮蜗杆82驱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实现了电机保护罩80以及打磨头二84以伸缩杆60为轴心转动,通过设置的丝杆电机二71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二70转动,丝杆二70与伸缩杆60之间螺纹连接,通过丝杆二70的转动推动伸缩杆60从转臂50的内部伸出来;在加工灌状工件的底端面或者外部竖直侧面的时候,首先将转臂50、伸缩杆60、电机保护罩80以及打磨头二84收到空腔41的内部,通过立柱40向下移动带动打磨头一45的底端面与工件的底端面相齐平,同时通过装夹底盘20前后移动带动工件前后移动,实现了对工件底部进行加工打磨抛光。
[0005]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罩80为密封结构,所述电机保护罩80的两个侧壁上均贯穿固定设有透气通孔85,所述透气通孔85上连接设有透气管道86,所述伸缩杆60上固定设有两个透气滑动管道87,所述透气滑动管道87与所述透气管道86之间相连接,所述转臂50上竖直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滑筒58,所述透气滑动管道87位于所述限位滑筒58内与所述限位滑筒58之间适配滑动连接,其中一个透气滑动管道87通过气管连接到装置的外部,另一个透气滑动管道87通过气管与气泵的输出口相互连通,通过设置的电机保护罩80将打磨电机二83进行包裹住,实现了对电机进行防护,防止铁屑溅到电机的内部,从而对电机产生了损害,通过其中一个透气滑动管道87通过气管连接到装置的外部,另一个透气滑动管道87通过气管与气泵的输出口相互连通,启动气泵即可实现对电机保护罩80内部进行换气,实现了对电机进行降温,防止电机过热烧坏,增加的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6]优选的,所述立柱40靠近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管46,所述固定管46的底端固定设有鹅颈管48,所述鹅颈管48端口正对打磨电机一44的位置,所述空腔41正对打磨电机一44的位置,所述固定管46上端固定设有连管47,所述连管47与冷却液水泵连通,值得说明的是,将连管47接通冷却液的水泵,冷却液依次通过连管47、固定管46以及鹅颈管48喷射出来,从而对工件被打磨头一45加工处的壁面进行冷却,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坏工件。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罩80的一侧固定设有冷却管90,所述冷却管9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鹅颈管91,所述鹅颈管91的输出口指向打磨头二84的位置,所述伸缩杆60上固定设有冷却滑管93,所述冷却滑管93位于所述滑筒53内侧与所述滑筒53之间适配滑动连接,所述冷却滑管93的另一端与冷却液泵的输出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通过水泵将冷却液加压,使冷却液依次通过冷却滑管93、冷却管90以及鹅颈管91喷射出来,实现了对工件被打磨头二84加工处进行冷却,防止工件温度过高,从而损坏工件。
[0008]优选的,所述空腔41的内腔尺寸与所述转臂50、所述电机保护罩80以及所述打磨头二84的整体尺寸相适配,便于所述转臂50、所述电机保护罩80以及所述打磨头二84整体收缩在空腔41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转臂50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59,所述限位滑槽59从所述转臂50的底端向上延伸到靠近转臂50顶端的位置,所述伸缩杆60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滑块62,所述限位滑块62位于所述限位滑槽59内与所述限位滑槽59之间适配滑动连接,便于将所述伸缩杆60限制在转臂50的内部,防止转臂50从伸缩杆60的顶端滑出。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转臂50一侧与两个所述丝杆限位块42之间限位转动连接的丝杆一54,所述丝杆一54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5,所述转臂50底端的两侧均
固定连接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与所述立柱40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臂50靠近中间的两侧位置均固定设有铰接轴52,所述转臂50上端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包括磨床外壳(10)、位于所述磨床外壳(10)内部底端的装夹底盘(20)、位于装夹底盘(20)正上方与所述磨床外壳(10)之间活动连接的主轴(30)以及位于所述主轴(30)底端与所述主轴(30)之间活动连接的立柱(4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0)内部开设有空腔(41),所述空腔(41)的内部固定设有两个丝杆限位块(42),所述立柱(40)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电机固定盘(43),所述电机固定盘(43)上转动连接有打磨头一(45),所述电机固定盘(43)上固定设有打磨电机一(44),所述打磨电机一(44)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固定盘(43)与所述打磨头一(45)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40)的传动连接有转臂(50),所述转臂(50)与所述立柱(40)之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转臂(50)的内腔适配滑动连接有伸缩杆(60),所述伸缩杆(60)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孔(61),所述内螺纹孔(61)内螺纹连接有丝杆二(70),所述转臂(50)的底端固定设有丝杆电机二(71),所述丝杆电机二(71)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二(70)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0)的顶端设有电机保护罩(80),所述电机保护罩(80)靠近所述伸缩杆(60)的一侧固定设有转轴杆(81),所述转轴杆(81)与所述伸缩杆(60)的顶端之间设有蜗轮蜗杆(82),所述电机保护罩(80)与所述伸缩杆(60)之间通过所述蜗轮蜗杆(82)驱动连接,具体的,所述伸缩杆(6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转轴杆(81)远离所述电机保护罩(80)的一端固定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伸缩杆(6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电机保护罩(80)的内部固定设有打磨电机二(83),所述电机保护罩(80)上转动连接有打磨头二(84),所述打磨头二(84)与所述打磨电机二(83)的输出轴之间同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保护罩(80)为密封结构,所述电机保护罩(80)的两个侧壁上均贯穿固定设有透气通孔(85),所述透气通孔(85)上连接设有透气管道(86),所述伸缩杆(60)上固定设有两个透气滑动管道(87),所述透气滑动管道(87)与所述透气管道(86)之间相连接,所述转臂(50)上竖直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滑筒(58),所述透气滑动管道(87)位于所述限位滑筒(58)内与所述限位滑筒(58)之间适配滑动连接,其中一个透气滑动管道(87)通过气管连接到装置的外部,另一个透气滑动管道(87)通过气管与气泵的输出口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0)靠近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管(46),所述固定管(46)的底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洲曾红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平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