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及系统、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91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及系统、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流体机械、第二流体机械、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其中,第一流体机械,与第一储液装置和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抽液口连接,用于进行正压气密测试;第二流体机械,与第一储液装置和抽液口连接,用于进行负压气密测试;第二储液装置,分别与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进液口和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出液口连接,用于进行注液操作;第一流体机械,还用于进行排液操作;第二储液装置还用于进行抽液操作以及对第二储液装置进行自循环清洗。本申请解决了由于无法将气密性测试、注液、排液、抽液和清洗进行集成造成的注液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行集成造成的注液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行集成造成的注液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及系统、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液冷系统注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及系统、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制冷系统逐渐由风冷转型成液冷系统,其发展势头迅猛,而液冷系统也逐渐代替风冷产品成为市场主流。液冷系统在产品集成后需要进行出厂液冷管路的泄露测试以及注液测试,排除管路漏液风险,保证液冷系统管路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液冷管路系统进行泄露测试和注液。
[0003]然此对液冷系统进行注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储能系统的冷却液使用不同的乙二醇及丙二醇,由于品牌以及添加剂的不同,其注液切换难度大,注液装置进行清洗、换液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排液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抽液排液及自然泄压排液等,其排液时间较长,排液不尽等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及系统、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由于无法将气密性测试、注液、排液、抽液和清洗进行集成造成的注液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包括:第一流体机械,与第一储液装置和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抽液口连接,用于进行正压气密测试;第二流体机械,与第一储液装置和抽液口连接,用于进行负压气密测试;第二储液装置,分别与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进液口和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出液口连接,用于进行注液操作;第一流体机械,经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与进液口连接,还用于进行排液操作;第二储液装置,还分别与抽液口和出液口连接,用于对进行抽液操作;第二储液装置,还用于对第二储液装置进行自循环清洗。
[0007]可选地,第一流体机械,通过第一通路经由第一储液装置与抽液口连接;第二流体机械,通过第二通路经由第一储液装置与抽液口连接;进液口,通过第三通路经由第二储液装置与出液口连接;第一流体机械,还通过第四通路经由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与进液口连接;抽液口,通过第五通路经由第二储液装置与出液口连接;第二储液装置通过第六通路经由进液口与第二储液装置连接。
[0008]可选地,第一通路包括:第一子通路和第二子通路,第二通路包括:第三子通路、第二子通路和第四子通路,第三通路包括:第五子通路、第六子通路和第七子通路,第四通路包括:第六子通路、第四子通路、第一子通路和第三子通路,第五通路包括:第七子通路和第八子通路,第六通路包括:第五子通路和第六子通路,其中,第一子通路,用于连接第一流体机械与第一储液装置;第二子通路,用于连接第一储液装置与抽液口;第三子通路,用于连
接第二流体机械与第一储液装置;第四子通路,用于连接第一储液装置与第二储液装置;第五子通路,用于连接进液口与第一储液装置,其中,第五子通路包括:第十电磁阀;第六子通路,用于连接第二储液装置与第十电磁阀;第七子通路,用于连接第二储液装置与出液口;第八子通路,用于连接第一储液装置与抽液口。
[0009]可选地,第一子通路中包括:减压阀、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其中,第一流体机械与减压阀、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连接,其中,第一流体机械用于压缩气体,减压阀用于降低第一子通路中的压力,第一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子通路,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压差在第一目标范围内的悬浮液,干燥过滤器用于对气体进行干燥过滤。
[0010]可选地,第三子通路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其中,第二流体机械与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连接,其中,第二流体机械用于创造低压或真空环境。
[0011]可选地,第二子通路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过滤器,其中,第一储液装置与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过滤器连接,其中,第一储液装置用于储存液体,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二子通路,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二子通路中流体的压力,第二过滤器用于过滤压差在第二目标范围内的悬浮液。
[0012]可选地,第四子通路包括: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其中,第一储液装置与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二储液装置连接,其中,第二储液装置用于储存液体,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四子通路。
[0013]可选地,第五子通路还包括:第三流体机械和第六电磁阀,其中,进液口与第十电磁阀、第三流体机械和第六电磁阀连接,其中,第三流体机械用于输送液体,第十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五子通路。
[0014]可选地,第六子通路包括:第八电磁阀,其中,第十电磁阀与第八电磁阀和第二储液装置连接,其中,第八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六子通路。
[0015]可选地,第七子通路包括:第七电磁阀、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三过滤器,其中,第二储液装置与第七电磁阀、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三过滤器和出液口连接,其中,第七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七子通路,第四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七子通路中流体的压力,第三过滤器用于过滤压差在第三目标范围内的悬浮液。
[0016]可选地,第八子通路包括: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过滤器,其中,第二储液装置与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过滤器和抽液口连接,其中,第四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第八子通路,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第八子通路中流体的压力,第二过滤器用于过滤压差在第四目标范围内的悬浮液。
[0017]可选地,第一储液装置还与第一液位计、第九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其中,第一液位计,用于测量第一储液装置中液体的液位;第九电磁阀,与第一储液装置的第一泄压口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泄压口;第五电磁阀,与第一储液装置的液体泄放口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液体泄放口;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储液装置中液体的压力。
[0018]可选地,第二储液装置还与第二液位计、第十一电磁阀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连接,其
中,第二液位计,用于测量第二储液装置中液体的液位;第十一电磁阀,与第二储液装置的第二泄压口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二泄压口;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二储液装置中液体的压力。
[0019]可选地,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人机交互设备,其中,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中的全部电磁阀、全部液位计、全部压力传感器、第一流体机械、第二流体机械和第三流体机械连接,用于控制全部电磁阀、全部液位计、全部压力传感器、第一流体机械、第二流体机械和第三流体机械;人机交互设备,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设置正压气密测试、负压气密测试、注液操作、排液操作、抽液操作和自循环清洗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试压力、测试流速、测试时间、测试压力的稳定时间、泄压时间。
[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注液系统,包括:供液装置、液冷系统和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中,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体机械、第二流体机械、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机械,与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抽液口连接,用于进行正压气密测试;所述第二流体机械,与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抽液口连接,用于进行负压气密测试;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分别与所述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进液口和所述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的出液口连接,用于进行注液操作;所述第一流体机械,经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接,还用于进行排液操作;所述第二储液装置,还分别与所述抽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接,用于对所述进行抽液操作;所述第二储液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储液装置进行自循环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流体机械,通过第一通路经由所述第一储液装置与所述抽液口连接;所述第二流体机械,通过第二通路经由所述第一储液装置与所述抽液口连接;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三通路经由所述第二储液装置与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流体机械,还通过第四通路经由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抽液口,通过第五通路经由所述第二储液装置与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通过第六通路经由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储液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包括:第一子通路和第二子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包括:第三子通路、所述第二子通路和第四子通路,所述第三通路包括:第五子通路、第六子通路和第七子通路,所述第四通路包括:所述第六子通路、所述第四子通路、所述第一子通路和所述第三子通路,所述第五通路包括:所述第七子通路和第八子通路,所述第六通路包括:所述第五子通路和所述第六子通路,其中,所述第一子通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流体机械与所述第一储液装置;所述第二子通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储液装置与所述抽液口;所述第三子通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流体机械与所述第一储液装置;所述第四子通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所述第五子通路,用于连接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其中,第五子通路包括: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六子通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与所述第十电磁阀;所述第七子通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与所述出液口;所述第八子通路,用于连接第一储液装置与所述抽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路中包括:减压阀、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机械与所述减压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机械用于压缩气体,所述减压阀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子通路中的压力,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子通路,所述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压差在第
一目标范围内的悬浮液,所述干燥过滤器用于对气体进行干燥过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通路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机械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流体机械用于创造低压或真空环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通路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储液装置用于储存液体,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子通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子通路中流体的压力,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过滤压差在第二目标范围内的悬浮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通路包括: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其中,所述第一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用于储存液体,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四子通路。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子通路还包括:第三流体机械和第六电磁阀,其中,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十电磁阀、所述第三流体机械和所述第六电磁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流体机械用于输送液体,所述第十电磁阀和所述第六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五子通路。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子通路包括:第八电磁阀,其中,所述第十电磁阀与所述第八电磁阀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峰田启超吴海峰于玄周孟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