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0453 阅读:1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该加固改造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板式悬挑部位,主要有植入圈梁的主筋和π形抗剪筋组成,其特征是:植入圈梁的主筋有效的抵抗悬挑构件根部所产生的弯矩,π形抗剪筋有效的粘结新旧混凝土层。因此,使用此项技术不仅能有效的抵抗悬挑构件根部所产生的弯矩,还能有效粘结新旧混凝土层,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悬挑构件加固的技术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技术主要有叠加板法、简支法、缩短悬臂长度法、加厚 板底法、凿层加筋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对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改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 存在着如下不足1、外形美观度差,使用不太方便。2、上下层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可靠性难以保证或加固的截面面积过大,加固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 法,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 其特点是包括有如下步骤1)、将走廊上表面1凿去约30mm 40mm的砌体2,清除浮动砂石,并灌水冲冼使其 平整;2)、主筋3 —端植入原圈梁5的深度不小于150mm,主筋3另一端弯曲90°,高度 30mm,垂直植入悬挑板的端部,并保证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35N/mm2 ;3)、主筋3就位后,在其上面绑扎Φ 6间距200mm的分布筋;4)、设置TT形抗剪钢筋4直径Φ6,两侧弯曲90°,高度30mm,使用电钻钻孔,穿过 面层钻入旧板结构层30mm,清洗孔内碎屑后放入Φ6间距300的π形抗剪钢筋4,钢筋交错 放置;5)、抹去浮水,板面涂抹与新混凝土具有相同水灰比的纯水泥浆;6)、待纯水泥浆硬化后,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 压出浆,一次抹平,不再罩面,并确保悬挑板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15mm ;7)、施工时分段浇筑,留出施工缝。所述的植入的主筋3与其上的分布筋和π形抗剪筋4相互连接,,使加固后的构 件受力更均勻、合理,使用更耐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其通过凿去约30mm的面 层混凝土和板根部墙体,植入主筋和η形抗剪筋,克服以往加固方法的不足,能有效的抵 抗悬挑构件根部所产生的弯矩,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 压出浆,一次抹平,利用η形抗剪筋有效连接新旧混凝土,加固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的,其包括有如下步骤1)、将走廊上表面1凿去约30mm 40mm的砌体2,清除浮动砂石,并灌水冲冼使其 平整;2)、主筋3 —端植入原圈梁5的深度不小于150mm,主筋3另一端弯曲90°,高度 30mm,垂直植入悬挑板的端部,并保证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35N/mm2 ;3)、主筋3就位后,在其上面绑扎Φ 6间距200mm的分布筋;4)、设置TT形抗剪钢筋4直径Φ6,两侧弯曲90°,高度30mm,使用电钻钻孔,穿过 面层钻入旧板结构层30mm,清洗孔内碎屑后放入Φ 6间距300的TT形抗剪钢筋4,钢筋交错 放置;5)、抹去浮水,板面涂抹与新混凝土具有相同水灰比的纯水泥浆;6)、待纯水泥浆硬化后,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 压出浆,一次抹平,不再罩面,并确保悬挑板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15mm ;7)、因施工面积较大,施工时分段浇筑,留出施工缝。所述的植入的主筋3与其上的分布筋和π形抗剪筋4相互连接,,使加固后的构 件受力更均勻、合理,使用更耐久。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如下步骤1)、将走廊上表面(1)凿去约30mm~40mm,清除浮动砂石,并灌水冲冼使其平整;2)、主筋(3)植入原圈梁的深度不小于150mm,钢筋另一端弯曲90°,高度30mm,垂直植入悬挑板的端部,并保证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35N/mm2;3)、主筋(3)就位后,在其上面绑扎φ6@200的分布筋;4)、设置形抗剪钢筋(4)直径φ6,两侧弯曲90°,高度30mm。使用电钻钻孔,穿过面层钻入旧板结构层30mm,清洗孔内碎屑后放入φ6@300的形抗剪钢筋(4),钢筋交错放置;5)、抹去浮水,板面涂抹与新混凝土具有相同水灰比的纯水泥浆;6)、待纯水泥浆硬化后,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压出浆,一次抹平,不再罩面,并确保悬挑板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15mm;7)、因施工面积较大,施工时分段浇筑,留出施工缝。F2009101174067C0000011.tif,F2009101174067C0000012.ti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入的主筋 与其上的分布筋和η形抗剪筋相互连接。全文摘要,该加固改造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板式悬挑部位,主要有植入圈梁的主筋和π形抗剪筋组成,其特征是植入圈梁的主筋有效的抵抗悬挑构件根部所产生的弯矩,π形抗剪筋有效的粘结新旧混凝土层。因此,使用此项技术不仅能有效的抵抗悬挑构件根部所产生的弯矩,还能有效粘结新旧混凝土层,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文档编号E04G23/02GK101818577SQ20091011740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何晴光, 周志, 张贵文, 程选生, 苏佳轩 申请人:兰州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如下步骤:  1)、将走廊上表面(1)凿去约30mm~40mm,清除浮动砂石,并灌水冲冼使其平整;  2)、主筋(3)植入原圈梁的深度不小于150mm,钢筋另一端弯曲90°,高度30mm,垂直植入悬挑板的端部,并保证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35N/mm↑[2];  3)、主筋(3)就位后,在其上面绑扎φ6@200的分布筋;  4)、设置*形抗剪钢筋(4)直径φ6,两侧弯曲90°,高度30mm。使用电钻钻孔,穿过面层钻入旧板结构层30mm,清洗孔内碎屑后放入φ6@300的*形抗剪钢筋(4),钢筋交错放置;  5)、抹去浮水,板面涂抹与新混凝土具有相同水灰比的纯水泥浆;  6)、待纯水泥浆硬化后,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压出浆,一次抹平,不再罩面,并确保悬挑板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15mm;  7)、因施工面积较大,施工时分段浇筑,留出施工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选生苏佳轩张贵文何晴光周志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