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42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包括:溶出仪,其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三通,其循回端设置有第二三通;第一流通口,其设置于第一三通一端,所述第一三通依次连接设置有传输模块、第一针式过滤器和液相色谱仪;第二流通口,其设置于第一三通远离第一流通口的一端,所述第一三通依次连接设置有循环泵、第二针式过滤器和在线比色皿;建立了与多个溶出度测定仪的连接和控制,可以根据不同原料药以及制剂所用辅料的紫外吸收不同,自由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需取样转运,测定速度快,精准度高,没有大量人力工作,节约人力。节约人力。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实验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溶出度或溶出曲线的测定是测定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口服固体制剂研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药物研究和药物实验中占有重要地位。
[0003]由于不同原料药以及制剂所用辅料的紫外吸收不同,依照干扰程度的不同,溶出度或溶出曲线测定也将使用不同的方法。传统测定方法是使用带有取样收集装置的溶出系统,根据制剂特征,将收集的样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先取样后检测的方式造成了检测结果的滞后和取样选样的大量人力投入,较易降解的原料药测定不准,人员效率低。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溶出仪系统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0004]现在的溶出仪,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5]1、现在的溶出仪存在检测滞后的问题,由于需要取样、稳定样品并根据特征送入不同的一起内检测,存在时间差,测定结果不准,特别是部分较易降解的药品,误差极大。
[0006]2、现在的溶出仪存在浪费人力的问题,传统的测定方式在测定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和转运,消耗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建立了与多个溶出度测定仪的连接和控制,可以根据不同原料药以及制剂所用辅料的紫外吸收不同,自由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需取样转运,测定速度快,精准度高,没有大量人力工作,节约人力。
[0008]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包括:
[0009]溶出仪,其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三通,其循回端设置有第二三通;
[0010]第一流通口,其设置于第一三通一端,所述第一三通依次连接设置有传输模块、第一针式过滤器和液相色谱仪,所述液相色谱仪连接第二三通一端;
[0011]第二流通口,其设置于第一三通远离第一流通口的一端,所述第一三通依次连接设置有循环泵、第二针式过滤器和在线比色皿,所述在线比色皿连接第二三通远离液相色谱仪的一端。
[0012]本技术中所述联用装置的设置,建立了与多个溶出度测定仪的连接和控制,可以根据不同原料药以及制剂所用辅料的紫外吸收不同,自由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需取样转运,测定速度快,精准度高,没有大量人力工作,节约人力。
[0013]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还包括一型管、二型管、三型管、第一直通、第二直通和第三直通;
[0014]所述第一三通与传输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直通,所述液相色谱仪与第二三通之间设置有第二直通,所述溶出仪与第一直通之间通过一型管连接,所述第一直通与第二直通之间通过二型管连接,所述第二直通与溶出仪之间通过一型管连接;
[0015]所述在线比色皿与第二三通之间设置有第三直通,所述第一三通与第二针式过滤器之间通过一型管连接,所述第二针式过滤器与第三直通之间通过三型管连接,所述第三直通与溶出仪之间通过一型管连接。
[0016]本技术中所述管线的设置,并联液相色谱仪和在线比色皿,使溶液可以直接从溶出仪中流入检测装置,并自由选择检测装置,也可以同时送入不同的检测装置内,解决了易降解药物溶出速度快,不方便等待药品出现溶出特征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的精准性。
[0017]本技术中所述的一型管端头套设有倒锥压环,所述倒锥压环一端设置有倒锥压塞,所述倒锥压塞套设于一型管上,所述倒锥压塞压迫倒锥压环;所述二型管端头同样设置有倒锥压环和倒锥压塞;所述三型管端头同样设置有倒锥压环和倒锥压塞。
[0018]本技术中所述和倒锥压环和倒锥压塞的设置,能够截断管路,方便调整系统工作路线,方便选择检测仪器。
[0019]本技术中所述的一型管采用3.2mmPTFE管,所述二型管采用1.6mmPTFE管,所述三型管采用2.0mmPTFE管。
[0020]本技术中所述的一型管可以采用二型管代替。
[0021]本技术中所述管线的设置,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管线内径,避免溶液出现流速差导致管路变形或者混入空气。
[0022]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三通端头设置有鲁尔接头,所述第二三通端头同样设置有鲁尔接头。
[0023]本技术中所述鲁尔接头的设置,通过插拔接头,可以快速建立或者调整本申请所述的联用装置。
[0024]本技术中所述的鲁尔接头包括公端、母端、握持部和防尘套,所述公端与母端扣接,所述公端外侧设置有防尘套,所述母端外侧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外表面呈波浪形;所述公端内径小于母端内径。
[0025]本技术中所述握持部的设置,增加了接头表面的摩擦力,方便人员握持,方便了接头的拆装,所述防尘套的设置,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接头,保证溶液纯度。
[0026]本技术中所述的公端一端设置有压边,所述压边与母端内侧过盈配合。
[0027]本技术中所述压边的设置,与母端相互压迫,提高了接头的密封性。
[0028]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建立了与多个溶出度测定仪的连接和控制,可以根据不同原料药以及制剂所用辅料的紫外吸收不同,自由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需取样转运,测定速度快,精准度高。
[0030]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通过控制接头和压环,实现测定装置的选择和送入,不需要大量人力,节约了操作时间,实验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倒锥压环和倒锥压塞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鲁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溶出仪

1、第一三通

2、第二三通

3、第一流通口

4、传输模块

41、第一针式过滤器

42、液相色谱仪

43、第二流通口

5、循环泵

51、第二针式过滤器

52、在线比色皿

53、一型管

6、二型管

7、三型管

8、第一直通

9、第二直通

10、第三直通

11、倒锥压环

12、倒锥压塞

13、鲁尔接头

14、公端

141、母端

142、握持部

143、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出仪(1),其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三通(2),其循回端设置有第二三通(3);第一流通口(4),其设置于第一三通(2)一端,所述第一三通(2)依次连接设置有传输模块(41)、第一针式过滤器(42)和液相色谱仪(43),所述液相色谱仪(43)连接第二三通(3)一端;第二流通口(5),其设置于第一三通(2)远离第一流通口(4)的一端,所述第一三通(2)依次连接设置有循环泵(51)、第二针式过滤器(52)和在线比色皿(53),所述在线比色皿(53)连接第二三通(3)远离液相色谱仪(43)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型管(6)、二型管(7)、三型管(8)、第一直通(9)、第二直通(10)和第三直通(11);所述第一三通(2)与传输模块(41)之间设置有第一直通(9),所述液相色谱仪(43)与第二三通(3)之间设置有第二直通(10),所述溶出仪(1)与第一直通(9)之间通过一型管(6)连接,所述第一直通(9)与第二直通(10)之间通过二型管(7)连接,所述第二直通(10)与溶出仪(1)之间通过一型管(6)连接;所述在线比色皿(53)与第二三通(3)之间设置有第三直通(11),所述第一三通(2)与第二针式过滤器(52)之间通过一型管(6)连接,所述第二针式过滤器(52)与第三直通(11)之间通过三型管(8)连接,所述第三直通(11)与溶出仪(1)之间通过一型管(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出仪与溶出度测定装置的联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星宇赵素方曾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聪明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