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08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包括中横担,中横担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各边横担的上部均连接有一个地线架,两个地线架对称设置,且均向外倾斜,地线架的末端设置有地线挂点;中横担的两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支曲臂;两支曲臂对称设置,曲臂的上端均与中横担固定连接,曲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塔腿;中横担下部还设置有中相导线系挂单元,边横担远离所述中横担的一端均设置有边相导线耐张串挂点和第一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其中一个边横担远离中横担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跳线支架,各跳线支架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
,具体地指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电网建设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同时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面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超高压电网的建设虽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电力廊道仍然出现了日益紧张的局面,随着电力线路的交叉跨越数量不断增加,满足电气安全距离要求的交叉跨越点选择也越来越困难。
[0003]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当两条线路出现交叉时,一般采用高跨和钻越两种方式加以解决。高跨方式一般用于已建线路电压等级较低、塔高较低,拟跨越线路电压等级较高情况下。钻越方式一般用于已建线路电压等级较高,拟钻越线路电压等级较低的情况。
[0004]对于城市周边以及线路走廊拥挤地区,在处理线路的交叉问题时,如果采用高跨方式施工,需要对被跨越线路进行停电处理,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在有限高要求的工程地区,高跨方式就无法采用。
[0005]如果采用钻越方式施工,目前一般多采用酒杯塔作为钻越塔,但常规的酒杯塔的转角度数限制了线路的钻越点位置,无法有效的在满足电气安全距离要求的情况下合理进行施工;而现有技术中能够适应各种导线转角度数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为了保证外角侧导线的跳线与塔身之间的电气安全距离,都对其外角侧的边横担进行了加长处理,这使得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相对于常规的酒杯塔在宽度方向上会占用更多空间,使其交叉跨越点的选择会受到更多的宽度因素影响,也会更大的限制后续周边的其他施工作业;且由于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与常规的酒杯塔的中横担、边横担以及地线架等部件的无法通用,使得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的上述部件需要单独进行制造加工,降低了部件的通用性,增大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以解决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相对于常规的酒杯塔在宽度方向上会占用更多空间,使其交叉跨越点的选择会受到更多的宽度因素影响,也会更大的限制后续周边的其他施工作业;且由于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与常规的酒杯塔的中横担、边横担以及地线架等部件的无法通用,使得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的上述部件需要单独进行制造加工,降低了部件的通用性,增大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包括中横担,所述中横担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各所述边横担的上部均连接有一个地线架,两个所述地线架对称设置,且均向外倾斜,所述地线架的末端设置有地线挂点;
[0009]所述地线架与边横担形成锐角设置;
[0010]所述地线架竖直平面的中心线与边横担竖直平面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0011]可理解,边横担与地线架直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0012]边横担、地线架和中横担均为杆件构成的空间桁架框架。
[0013]上述杆件可以采用相同规格的材料。
[0014]所述中横担的两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支曲臂;两支所述曲臂对称设置,所述曲臂的上端均与所述中横担固定连接,所述曲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塔腿;
[0015]所述曲臂为杆件构成的为杆件构成的空间桁架框架。
[0016]所述中横担下部还设置有中相导线系挂单元,所述边横担远离所述中横担的一端均设置有边相导线耐张串挂点和第一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
[0017]其中一个所述边横担远离所述中横担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跳线支架,各所述跳线支架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
[0018]通过在其中一个所述边横担远离所述中横担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跳线支架,所述跳线支架均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边横担上,各所述跳线支架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使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在各相导线转角较大时(通常指转角大于40
°
,且不大于90
°
时);能够将两根边相导线的耐张串直接系挂至对应侧的边横担的所述边相导线耐张串挂点上,并在两个所述第二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上分别安装一根I型跳线串来保证外角侧边相导线的跳线与塔身之间的电气安全距离(也即将外角侧边相导线的跳线串设置为两根I型跳线串,并将其中一根I型跳线串系挂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上,将另一根I型跳线串系挂在另一个所述第二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上);
[0019]而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在各相导线转角不大时(通常指转角为0
°
至40
°
时);能够将两根边相导线的耐张串直接系挂至对应侧的边横担的所述边相导线耐张串挂点上,将两根边相导线的跳线串直接系挂至对应侧的边横担的所述第一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上;
[0020]而所述中横担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各所述边横担的上平面均连接有一个地线架,两个所述地线架对称设置,且均向外倾斜;使得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两侧的边横担长度一致;而两个所述跳线支架对称设置在边横担的两侧,使得所述跳线支架并未占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宽度方向上的空间,进而使得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与常规的酒杯塔在宽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一致;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解决了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相对于常规的酒杯塔在宽度方向上会占用更多空间,使其交叉跨越点的选择会受到更多的宽度因素影响,也会更大的限制后续周边的其他施工作业;且由于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与常规的酒杯塔的中横担、边横担以及地线架等部件的无法通用,使得现有的大角度酒杯型钻越塔的上述部件需要单独进行制造加工,降低了部件的通用性,增大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技术问题。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中相导线系挂单元包括用于系挂中相导线的耐张串的中相导线耐张串系挂组件和用于系挂中相导线的跳线串的中相导线跳线串系挂组件。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中相导线耐张串系挂组件包括自所述中横担下表面的中部向所述中横担下表面靠近所述跳线支架一侧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和第二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
[0024]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和所述第二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即可在中相导线转角不大时(通常指转角为0
°
至40
°
时)将中相导线的耐张串系挂在所述第一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上,在中相导线转角较大时(通常指转角大于40
°
,且不大于90
°
时)将中相导线的耐张串系挂在所述第二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上,使得不同转角大小的中相导线的耐张串都能系挂在所述中横担上的合适位置。
[0025]进一步的,所述中相导线跳线串系挂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中相导线跳线串挂点,两个所述第一中相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横担,所述中横担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边横担,各所述边横担的上部均连接有一个地线架,两个所述地线架对称设置,且均向外倾斜,所述地线架的末端设置有地线挂点;所述中横担的两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支曲臂;两支所述曲臂对称设置,所述曲臂的上端均与所述中横担固定连接,所述曲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塔腿;所述中横担下部还设置有中相导线系挂单元,所述边横担远离所述中横担的一端均设置有边相导线耐张串挂点和第一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其中一个所述边横担远离所述中横担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跳线支架,各所述跳线支架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边相导线跳线串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导线系挂单元包括用于系挂中相导线的耐张串的中相导线耐张串系挂组件和用于系挂中相导线的跳线串的中相导线跳线串系挂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导线耐张串系挂组件包括自所述中横担下表面的中部向所述中横担下表面靠近所述跳线支架一侧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和第二中相导线耐张串挂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叉跨越的酒杯型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导线跳线串系挂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中相导线跳线串挂点,两个所述第一中相导线跳线串挂点均设置于所述中横担的下表面的中部,且两个所述第一中相导线跳线串挂点沿垂直于所述中横担的中轴线方向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咏屠建华胡国勇许正涛易黎明吕金峰冯希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