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67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属于油气井射孔完井技术领域,中心管外壁的胶筒和支撑管的下段安装有喷砂器本体,上接头内圈中间处覆盖有扩张胶筒,上接头外圈中间处安装有弹性金属割缝护罩,撑开以后贴到套管内壁,对套管产生挤压力起到锚定作用,完成一段射孔后随着液流排量的人为降低,胶桶对套管的锚定力亦随压而降,实现有效解锚拖动。由于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在滑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滑动磨擦,会导致在操作的中途产生磨损,损坏,如若中途损坏就会导致施工失败。为了抗磨损,本设备在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外设有弹性金属割缝护罩,提高它的抗磨性和减少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外壁与井筒的摩擦系数,大大提高了喷砂射孔外壳主体的使用寿命。主体的使用寿命。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井下喷砂射孔装置,特别是涉及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属于油气井射孔完井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井实施喷砂射孔作业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导致的管柱蠕动、喷砂枪体抖动与转动等,易致使射孔炮眼形状不规则、射深不足、过度损伤套管等现象发生,对于深层油井则更为严重,会导致套管破损及实施大修作业,有的甚至油井报废。
[0003]如申请号为:202011280760.4公开的一种喷砂射孔装置,其中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接头、配重筒和压环后,固定在第二接头的内壁面上,所述配重筒转动穿设于所述中心管外壁上,所述中心管位于配重筒内的周向壁面上设有若干个径向分布的通孔,所述配重筒包括配重侧和悬挂侧,所述配重侧的外圆直径比悬挂侧的外圆直径大,所述悬挂侧与配重侧的连接处形成落差台阶,所述配重侧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喷嘴,该喷砂射孔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其调整喷射的方向,避开水平井的正上方,避免引起井塌或是出砂,造成卡钻事故。
[0004]上述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喷砂射孔枪体不具备防蠕动功能,遇到深层井和管柱因施工环境与设备因素蠕动较大井况时,可供配套的现有常用柱塞卡瓦式油管锚定器尚不具备防砂卡功能,因而在含砂介质中射孔时,发生猫爪及卡瓦砂卡现象的概率较大,这制约了射孔质量的提高,加剧了套管的损伤,降低了井筒的寿命。另外上述油管锚定器的结构特征决定其难以满足不停泵自下而上长井段多次“锚定

射孔

解堵上提”的工作要求,解封难和锚不住的问题时有发生,喷砂射孔具有射孔深度更长、孔径更大的特点,射孔枪由油管输送到对准油层的位置,启动含砂高压水射流喷射造孔。通常喷嘴前后压差要10

15兆帕,井口油压通常在20

30兆帕。完成一枪后适当降低排量及压力进行上移管柱再射下一枪。施工过程因压力、温度、设备不稳等因素会导致喷枪抖动和微转动,常规锚定器难以适应这种频繁锚定

解锚

带压滑动的工况需要,因此需要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对上述不足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将油管与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上的上接头连接,连接好后将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下到圆柱形井筒内,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下到对准需要射孔的位置后,入井的含砂射孔液体一般是3%

8%,喷砂射孔装置上中心管的喷嘴连续喷射含砂液正对井壁造孔,射孔产生的废液从油管和井筒的外壁回流到地面上,这样连续循环操作,在射孔的过程中一般需要10

20分钟,在每射一个段孔需在一个位置进行停留,在射孔的过程中由于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产生伸缩及扭转,由于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在伸缩旋转会导致射孔壁不平与孔径不规则,本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在射孔的过程中通过管柱末端进行锚定,有效避免了传统工具的伸缩和旋转导
致的射孔不规则和射孔壁面不平整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射孔的质量,本装置在拉动的过程中的上拉力大于锚定摩擦力时管柱移动,在停止拉动驻留射孔时随压力升高可自行恢复锚定,喷砂射孔外壳主体是依靠循环通道扩张胶筒内的夹壁循环腔把液体循环上去,在需要锚定时靠中心管里的液体将扩张胶筒撑开,撑开以后贴到套管内壁,对套管产生挤压力进行锚定作用,完成一段射孔后随着液流排量的降低,胶桶对套管的锚定力亦随压而降,实现有效解锚拖动。由于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在滑动过程中,它就容易产生磨损,可能会导致在操作的中途产生磨损,损坏,如若中途损坏就会导致施工失败。为了抗磨损,本设备在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外设有弹性金属割缝护罩,提高它的抗磨性和减少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外壁与井筒的摩擦系数,大大提高了喷砂射孔外壳主体的使用寿命。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7]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包括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中间安装有中心管,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上段安装有上接头,中心管外壁中间上段套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的外壁套设有胶筒,中心管外壁的胶筒和支撑管的下段安装有喷砂器本体,喷砂器本体的,中心管中间下段设有钢球,中心管内壁的钢球底部安装有球座,中心管、胶筒和支撑管的连接处安装有传压滤砂孔,上接头内圈中间处覆盖有扩张胶筒,上接头外圈中间处安装有弹性金属割缝护罩。
[0008]优选的,上接头与油管连接,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上接头、中心管、胶筒、支撑管、喷砂器本体、外侧保护板、喷嘴、螺钉和球座各部件由丝扣联接。
[0009]优选的,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上半部分为密封圆筒状,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下半部分为筛孔状。
[001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的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将油管与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上的上接头连接,连接好后将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下到圆柱形井筒内,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下到对准需要射孔的位置后,入井的含砂射孔液体一般是3%

8%,喷砂射孔装置上中心管的喷嘴连续喷射含砂液正对井壁造孔,射孔产生的废液从油管和井筒的外壁回流到地面上,这样连续循环操作,在射孔的过程中一般需要10

20分钟,在每射一个段孔需在一个位置进行停留,在射孔的过程中由于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喷砂射孔外壳主体产生伸缩及扭转,由于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在伸缩旋转会导致射孔壁不平与孔径不规则,本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在射孔的过程中通过管柱末端进行锚定,有效避免了传统工具的伸缩和旋转导致的射孔不规则和射孔壁面不平整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射孔的质量,本装置在拉动的过程中的上拉力大于锚定摩擦力时管柱移动,在停止拉动驻留射孔时随压力升高可自行恢复锚定,喷砂射孔外壳主体是依靠循环通道扩张胶筒内的夹壁循环腔把液体循环上去,在需要锚定时靠中心管里的液体将扩张胶筒撑开,撑开以后贴到套管内壁,对套管产生挤压力进行锚定作用,完成一段射孔后随着液流排量的人为降低,胶筒对套管的锚定力亦随压而降,实现有效解锚拖动。由于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在滑动过程中,它就容易产生磨擦,可能会导致在操作的中途产生磨损,损坏,如若中途损坏就会导致施工失败。为了抗磨损,本设备在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外设有弹性金属割缝护罩,提高它的抗磨性和减少喷砂射孔外壳主体外壁与井筒的摩擦系数,大大提高了喷砂射孔外壳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井下防蠕动喷砂射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喷砂射孔件外壳主体,2

上接头,3

中心管,4

胶筒,5

支撑管,6

喷砂器本体,7

外侧保护板,8

喷嘴,9

螺钉,10

钢球,11

球座,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锚定井下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砂射孔外壳主体(1),喷砂射孔外壳主体(1)中间安装有中心管(3),喷砂射孔外壳主体(1)上段安装有上接头(2),中心管(3)外壁中间上段套设有支撑管(5),支撑管(5)的外壁套设有胶筒(4),中心管(3)外壁的胶筒(4)和支撑管(5)的下段安装有喷砂器本体(6),喷砂器本体(6)的下端一侧安装有外侧保护板(7),外侧保护板(7)中间安装有喷嘴(8),外侧保护板(7)外壁两端安装有螺钉(9),中心管(3)中间下段设有钢球(10),中心管(3)内壁的钢球(10)底部安装有球座(11),中心管(3)、胶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成林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