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盘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64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9
本申请提供一种冲盘水回收装置。上述的冲盘水回收装置,转台式过滤机的外侧形成有溢流通道,溢流通道与过滤槽连通;漏斗的内周壁延伸至溢流通道;第一液液分离组件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进液口位于第一出液口的上方,第二液液分离组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出液口,第二液液分离组件的下部开设有第三出液口,第一液液分离组件通过连通管与第二液液分离组件连通,第一液液分离组件与连通管连通的位置位于进液口的上方,第一液液分离组件与连通管连通的位置高于第二液液分离组件与连通管连通的位置,进液口分别与连通口及漏斗连通,第一出液口及第三出液口均与过滤槽连通。上述的冲盘水回收装置的生产效率较高。上述的冲盘水回收装置的生产效率较高。上述的冲盘水回收装置的生产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盘水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磷石膏回收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冲盘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磷石膏。磷石膏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排放前需要对磷石膏进行洗涤。转台式过滤机形成有过滤槽,过滤槽内设置有滤布,磷石膏在滤布上,经过一洗、二洗和三洗之后,进行卸渣,卸渣后滤布上仍存在磷石膏残渣,需要使用冲盘水进行冲洗,将滤布粘附的磷石膏残渣冲洗掉,且磷石膏中的部分可溶性物质会溶解于冲盘水。冲盘水为从反应工段输送过来的料浆,较为浑浊。例如,专利公开号CN203577453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湿法磷酸干法排渣滤布冲洗水净化装置,其包括转台式过滤机、篮式过滤器、固液分离器、水泵、水槽,水泵与篮式过滤器联接,篮式过滤器一侧的出水口联接管道延伸至转台式过滤机滤布上方,出水口联接管道上的冲洗水喷头倾斜对准滤布,在转台式过滤机出水口下方设置漏斗,漏斗联接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一侧的出水口联接水槽,水槽再与水泵联接。
[0003]但是,上述的冲洗水净化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4]为了确保滤布冲洗干净,需要使用大量的冲盘水,为了不造成漫液,需要降低转台式过滤机的转速,但是转台式过滤机的转速较低,则冲盘水在过滤槽内的流动较为缓慢,进而降低转台式过滤机的过滤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效率,且转台式过滤机的过滤效率较低,则需要降低冲盘水从反应工段输送到过滤槽的输水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冲盘水回收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冲盘水回收装置,包括转台式过滤机及漏斗,所述转台式过滤机形成有相连通的过滤槽及连通口,所述漏斗设置于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下方,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外侧形成有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过滤槽连通;
[0008]所述漏斗的内周壁延伸至所述溢流通道;
[0009]所述冲盘水回收装置还包括液液分离机构,所述液液分离机构包括第一液液分离组件、连通管和第二液液分离组件,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的下部开设有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位置,所述进液口分别与所述连通口及所述漏斗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及所述第三出液口均与所述过滤槽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盘水回收装置还包括三洗水喷头,所述三洗水喷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液口及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通道包括溢流口和引流面,所述溢流口开设于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外侧,所述引流面形成于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外周壁,所述引流面分别延伸至所述溢流口及所述漏斗的内周壁。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液分离机构还包括第一回流组件,所述第一回流组件包括第一回流管及第一回流泵,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槽,所述第一回流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流管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液分离机构还包括第二回流组件,所述第二回流组件包括第二回流管及第二回流泵,所述第二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槽,所述第二回流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回流管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包括第一釜体、第一进液管及多个第一防紊流斜板,所述第一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釜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釜体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一沉降槽,所述第一沉降槽位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一沉降槽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内,所述进液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沉降槽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多个所述第一防紊流斜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内;所述第一釜体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沉降槽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釜体连接;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包括第二釜体、第二进液管及多个第二防紊流斜板,所述第二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釜体的上部,所述第三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釜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釜体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三安装孔及第二沉降槽,所述第二沉降槽位于所述第三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沉降槽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液口及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二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第一釜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沉降槽内,多个所述第二防紊流斜板均位于所述第二沉降槽内。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釜体还形成有第一防堵槽,所述第一防堵槽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的下方,所述第一防堵槽位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防堵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沉降槽及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防堵槽内设置有第一防堵器;所述第二釜体还形成有第二防堵槽,所述第二防堵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沉降槽及所述第二出液口的下方,所述第二防堵槽位于所述第三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防堵槽分别与所述第二沉降槽及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防堵槽内设置有第二防堵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堵器包括第一旋转电机及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釜体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防堵槽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第一搅拌件连接,所述第一搅拌件位于所述第一防堵槽内;所述第二防堵器包括第二旋转电机及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二釜体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防堵槽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第二搅拌件连接,所述第二搅拌件位于所述第二防堵槽内。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件为第一搅拌弹簧或第一螺旋搅拌桨。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搅拌件为第二搅拌弹簧或第二螺旋搅拌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防紊流斜板沿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外周壁呈螺旋状环绕且间隔设置。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防紊流斜板沿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外周壁呈螺旋状环绕且间隔设置。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防紊流斜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每一所述第一防紊流斜板与所述第一釜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相应的第一过流间隙,每一所述第一过流间隙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内。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防紊流斜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液管,每一所述第二防紊流斜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盘水回收装置,包括转台式过滤机及漏斗,所述转台式过滤机形成有相连通的过滤槽及连通口,所述漏斗设置于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外侧形成有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过滤槽连通;所述漏斗的内周壁延伸至所述溢流通道;所述冲盘水回收装置还包括液液分离机构,所述液液分离机构包括第一液液分离组件、连通管和第二液液分离组件,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的下部开设有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位置,所述进液口分别与所述连通口及所述漏斗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及所述第三出液口均与所述过滤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盘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盘水回收装置还包括三洗水喷头,所述三洗水喷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液口及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及/或,所述溢流通道包括溢流口和引流面,所述溢流口开设于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外侧,所述引流面形成于所述转台式过滤机的外周壁,所述引流面分别延伸至所述溢流口及所述漏斗的内周壁;及/或,所述液液分离机构还包括第一回流组件,所述第一回流组件包括第一回流管及第一回流泵,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槽,所述第一回流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流管上;及/或,所述液液分离机构还包括第二回流组件,所述第二回流组件包括第二回流管及第二回流泵,所述第二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槽,所述第二回流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回流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盘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液分离组件包括第一釜体、第一进液管及多个第一防紊流斜板,所述第一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釜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釜体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一沉降槽,所述第一沉降槽位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一沉降槽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内,所述进液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沉降槽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多个所述第一防紊流斜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内;所述第一釜体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沉降槽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釜体连接;所述第二液液分离组件包括第二釜体、第二进液管及多个第二防紊流斜板,所述第二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釜体的上部,所述第三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釜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釜体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三安装孔及第二沉降槽,所述第二沉降槽位于所述第三出液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沉降槽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液口及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二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第一釜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沉降槽内,多个所述第二防紊流斜板均位于所述第二沉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盘水回收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浩忠李长东王皓陈轩轩景绍慧周正花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邦普宜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