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及其集成式厨房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6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及其集成式厨房电器,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包括:左外侧板、后外侧板、右外侧板、底座组件以及上前链接梁围接形成一容纳腔体,通过分隔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通过后外侧板上的搭接台,将分隔板的搭接于搭接台上,整个安装过程十分便捷;此外,分隔板将容纳腔体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多个区域,很好地分隔了整个集成框架系统的空间,使得各安装功能模块安装更合理高效。集成框架系统所需的上前链接梁通过装入前支撑柱和外侧板间,三者用螺钉固定形成一个完整体,能保持较好的整体性,较好的解决框架系统的稳定性且成本较低。好的解决框架系统的稳定性且成本较低。好的解决框架系统的稳定性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及其集成式厨房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厨电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及其集成式厨房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空间内的厨具类型越来越多,集成了水槽、洗碗机、净水器等等的集成式厨房电器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集成式厨房电器对于用户来讲,在空间集成的同时,各类集成模块安装方便,牢固可靠,维修便利。
[0003]而在现有集成式厨房电器技术中,受限于厨房空间有限性,通常在集成框架系统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洗碗机和其余各类集成模块安装空间如净水器、储物柜、保洁柜、垃圾处理器等,在各类集成模块空间利用方面来做到最大化,为了保证洗碗机和各类集成模块的安装方便、牢固可靠;但由于出厂时的集成框架系统较多为一体式结构,其难以保证能够快速维修。因此如何在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系统结构上合理布局格模块安装牢固,且同时兼顾快速拆卸售后是未来行业的主要创新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够快速拆卸。
[000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包括功能模块以及所述的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可拆卸连接。
[0006]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形成有容纳腔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左外侧板、后外侧板、右外侧板、底座组件以及上前链接梁,所述容纳腔体通过所述左外侧板、后外侧板、右外侧板、底座组件以及上前链接梁围绕搭接形成;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相连,所述后外侧板上形成有搭接台,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搭接于所述搭接台上,其中,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容纳腔体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多个区域。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部支撑梁、底托梁、底托条以及底部支撑板,所述底托梁与所述底托条相互连接以形成底座支架,所述底部支撑梁与所述底部支撑板分别立设于所述底座支架两端。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主体还包括有前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搭接于所述底部支撑梁和所述底部支撑板上,所述上前链接梁与所述支撑柱插接相连。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部支撑梁或与所述底部支撑板相连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前链接梁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上前链接梁通过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支撑柱插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还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设置有电器固定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前链接梁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可用于安装控制面板,所述上前链接梁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挂钩。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包括分隔板主体,所述分隔板主体底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分隔板主体的延伸端还设置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搭接台上,且所述搭接部和所述后外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板主体的延伸端还设置有水平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部朝向所述左外侧板延伸并于所述左外侧板可拆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梁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梁立设于所述底座支架一端,另一个所述支撑梁立设于所述容纳腔体以配合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容纳腔体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多个区域。
[0016]集成式厨房电器,包括功能模块以及所述的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可拆卸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系统包括:左外侧板、后外侧板、右外侧板、底座组件以及上前链接梁围接形成一容纳腔体,通过分隔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通过后外侧板上的搭接台,将分隔板的搭接于搭接台上,整个安装过程十分便捷;此外,分隔板将容纳腔体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多个区域,很好地分隔了整个集成框架系统的空间,使得各安装功能模块安装更合理高效。
[0018]集成框架系统所需的上前链接梁通过装入前支撑柱和外侧板间,三者用螺钉固定形成一个完整体,能保持较好的整体性,较好的解决框架系统的稳定性且成本较低。此外,集成框架系统上设有便于各模块安装放置结构和固定所用的螺钉孔,从而保证维修的便利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包括:框架主体100,所述框架主体100形成有容纳腔体,所述框架主体100包括左外侧板101、后外侧板102、右外侧板103、底座组件104以及上前链接梁106,所述容纳腔体通过所述左外侧板101、后外侧板102、右外侧板103、底座组件104以及上前链接梁106围绕搭接形成;分隔板200,所述分隔板200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104相连,所述后外侧板102上形
成有搭接台1021,所述分隔板200的另一端搭接于所述搭接台1021上,其中,所述分隔板200将所述容纳腔体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多个区域。所述底座组件104包括底部支撑梁1041、底托梁1042、底托条1043以及底部支撑板107,所述底托梁1042与所述底托条1043相互连接以形成底座支架,所述底部支撑梁1041与所述底部支撑板107分别立设于所述底座支架两端。
[0026]本技术所提供的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系统通过将所述左外侧板101、后外侧板102、右外侧板103、底座组件104以及上前链接梁106等围接形成一容纳腔体,通过分隔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通过后外侧板上的搭接台,将分隔板200搭接于后外侧板102的搭接台1021上,使得整个安装过程十分便捷;此外,分隔板200将容纳腔体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多个区域,很好地分隔了整个集成框架系统的空间,使得各安装功能模块安装更合理高效。
[0027]在一些优先的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100还包括有前两个支撑柱105,两个所述支撑柱105分别搭接于所述底部支撑梁1041和所述底部支撑板107上,所述上前链接梁106与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100),所述框架主体(100)形成有容纳腔体,所述框架主体(100)包括左外侧板(101)、后外侧板(102)、右外侧板(103)、底座组件(104)以及上前链接梁(106),所述容纳腔体通过所述左外侧板(101)、后外侧板(102)、右外侧板(103)、底座组件(104)以及上前链接梁(106)围绕搭接形成;分隔板(200),所述分隔板(200)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104)相连,所述后外侧板(102)上形成有搭接台(1021),所述分隔板(200)的另一端搭接于所述搭接台(1021)上,其中,所述分隔板(200)将所述容纳腔体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多个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4)包括底部支撑梁(1041)、底托梁(1042)、底托条(1043)以及底部支撑板(107),所述底托梁(1042)与所述底托条(1043)相互连接以形成底座支架,所述底部支撑梁(1041)与所述底部支撑板(107)分别立设于所述底座支架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00)还包括有前两个支撑柱(105),两个所述支撑柱(105)分别搭接于所述底部支撑梁(1041)和所述底部支撑板(107)上,所述上前链接梁(106)与所述支撑柱(105)插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厨房电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5)与所述底部支撑梁(1041)或与所述底部支撑板(107)相连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105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厨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灯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