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61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锂电池MCU、供电支路、短路电测支路、短路保护支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置短路检测支路,使得当外部负载发生短路时,能够及时的切断电源,并更换接通短路保护支路,待短路负载被移除后,可自动打开供电支路,避免了外部负载长时间维持大电流,也避免了因PTC损坏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损坏,有效的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安全稳定。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
,尤其是涉及用于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源开关控制电路,为了防止外部负载短路,通常会在主控制回路中串入PTC,当外部负载电流过大时,PTC依靠自身发热功率增大,而使其阻值瞬间增大,从而使得回路中的电流瞬间减小,以此达到保护电源控制回路的目的。
[0003]但如果短路的外部负载未长时间处置,而使得外部负载长时间维持大电流,导致电源控制回路中的元件很容易被烧坏,更严重的情况下PTC也会烧坏,从而导致整个系统损坏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
[0006]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0007]锂电池MCU,包括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以及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
[0008]所述供电支路,配置在电源以及外部负载之间,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以及PTC;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用于控制电源与外部负载的断联;
[0009]短路检测支路,一端与所述供电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连接;所述短路检测支路包括检测三极管以及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控制所述检测三极管的导通和关闭,所述检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连接,其发射极接地;/>[0010]短路保护支路,配置在电源以及所述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之间,所述短路保护支路包括第三开关单元和高阻值电阻;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接收所述锂电池MCU的控制信号,使电源通过所述高阻值电阻放电。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开关MOS管、第一下拉电阻A、第一下拉电阻B以及第一三极管;所述开关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一下拉电阻B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源极和漏极分别与电源和PTC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A连接在所述开关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其发射极接地。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下拉电阻C,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其负极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C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检测三极管为NPN型;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下拉电阻A、第二下
拉电阻B以及供电电源VDD3.3;所述第二下拉电阻A的一端与所述PTC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检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B连接在所述检测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供电电源VDD3.3通过第二下拉电阻C与所述检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检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保护三极管以及第二保护三极管,所述第一保护三极管为NPN型,其基极与所述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保护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保护三极管为PNP型,其发射极与电源连接,其集电极与所述高阻值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高阻值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PTC的一端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A、第三限流电阻B、第三下拉电阻A、第三下拉电阻B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连接,其负极与所述第三限流电阻A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限流电阻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下拉电阻A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护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限流电阻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下拉电阻B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其基极之间。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通过配置短路检测支路,使得当外部负载发生短路时,能够及时的切断电源,并更换接通短路保护支路,待短路负载被移除后,可自动打开供电支路,避免了外部负载长时间维持大电流,也避免了因PTC损坏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损坏,有效的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0020]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锂电池MCU、供电支路、短路检测支路以及短路保护支路;其中,所述供电支路的一端通过电源输入接口VCC_12V连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电源输出接口VCC_OUT连接外部负载,即电源通过供电支路为外部负载供电;所述锂电池MCU包括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以及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其通过检测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的状态,来通过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控制电源的通断,同时通过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启动供电支路的保护。
[0021]具体地,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以及PTC R2;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所述锂电池MCU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来控制电源与外部负载的断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开关MOS管Q1、第一下拉电阻A R4、第一下拉电阻B R6以及第一三极管Q3;所述开关MOS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一下拉电阻B R6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其源极和漏极分别与电源和PTC 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A R4连接在所述开关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其发射极接地。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2、第一限流电阻R9和第一下拉电阻C R14,所述第一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其负极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C R14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在正常供电下,所述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输出高电平,此时,所述第一三极管Q3导通,电源通过所述第一下拉电阻A R4和第一下拉电阻B R6分压,为开关MOS Q1提供开启电压,此时所述开关MOS管Q1导通,使得电源通过二极管D1对负载供电。
[0023]本技术新增了短路检测支路,所述短路检测支路一端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支路连接,具体地,所述短路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MCU,包括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以及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供电支路,配置在电源以及外部负载之间,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以及PTC;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用于控制电源与外部负载的断联;短路检测支路,一端与所述供电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连接;所述短路检测支路包括检测三极管以及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控制所述检测三极管的导通和关闭,所述检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LOAD_DET连接,其发射极接地;短路保护支路,配置在电源以及所述短路保护端口LOAD_TEST之间,所述短路保护支路包括第三开关单元和高阻值电阻;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接收所述锂电池MCU的控制信号,使电源通过所述高阻值电阻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开关MOS管、第一下拉电阻A、第一下拉电阻B以及第一三极管;所述开关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一下拉电阻B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源极和漏极分别与电源和PTC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A连接在所述开关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其发射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PTC损坏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下拉电阻C,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回路控制端口P_ON连接,其负极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C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PTC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赵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