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摔倒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42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摔倒防护装置,包括腰带本体,腰带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且远离人体的一侧安装有气瓶;气囊模块设置在腰带本体内,气囊模块包括围在腰带本体的主气囊和与主气囊相连通的多个用于周向包覆髋关节条形气囊,条形气囊向腰带本体的两端倾斜;控制模块安装在腰带本体内,且位于气囊模块上方,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蜂鸣器、加速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加速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气瓶和蜂鸣器连接,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为腰部以下至髋关节进行保护,同时产生警报的声音提醒周边人提供帮助,并将该状态发送至紧急联系人的移动端,便于及时的保障佩戴者的安全。戴者的安全。戴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摔倒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腰带的
,尤其是指一种摔倒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跌倒是指一种突然意外的倒地现象。跌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更多见,老人普遍存在钙流失严重,导致骨质酥松,并且由于年龄的增大,更容易发生跌倒情况,跌倒后腰部及髋部极易发生骨折和损伤,给老人带来痛苦,无法行动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需要照顾和医疗护理,由于老人恢复慢,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带来终身遗憾。
[0003]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防摔装置大多是在包裹在腰部,不能包裹至髋部,防护范围有限,且功能单一,在老人摔倒后无人发现并对其搀扶,则可能会导致伤情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防摔装置大多是在包裹在腰部,不能包裹至髋部,且功能单一,在老人摔倒后无人发现并对其搀扶,则可能会导致伤情更加严重的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摔倒防护装置,包括
[0006]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通过连接模块围成圆环状,所述腰带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且远离人体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气瓶,所述腰带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气瓶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侧壁均设置有减振垫;
[0007]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设置在所述腰带本体内,所述气囊模块包括围在所述腰带本体的主气囊和与所述主气囊相连通的多个用于周向包覆髋关节条形气囊,且所述条形气囊向所述腰带本体的两端倾斜,所述气瓶通过气管与所述主气囊的充气口相连通,所述主气囊上还设置有泄气口;
>[0008]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腰带本体内,且位于所述气囊模块上方,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蜂鸣器、加速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加速传感器和所述陀螺仪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气瓶和蜂鸣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端。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腰带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条形气囊对应的伸出口。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GPS定位器和心率传感器,所述GPS定位器和心率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囊的上部且位于所述腰带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处于人体的后腰部,所述控制盒内安设有电路板,所述控制模块集成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和处理器相连。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控制盒上设有与所述USB接口相连接的连接口。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腰带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部设有防水层。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卡头和卡套,所述腰带本体一端通过织带连接有卡头,另一端通过织带连接所述卡套,所述卡头与所述卡套相连接。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所述的摔倒防护装置,通过连接模块将腰带本体佩戴在人体的腰部,当气囊模块在正常状态下,条形气囊折叠收纳于腰带本体内,整体的体积较小,方便佩戴,且气瓶放置在腰带本体远离人体的一侧的两端,佩戴之后,不会和佩戴者的骨骼挤压,相对较舒服,两端设置气瓶的结构能更加顺畅、快速的充气,保持充气的均衡性,提高了充气的效率。此外,该摔倒防护装置通过加速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实时监测佩戴者的状态,并通过处理器对佩戴者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处理器通过控制气瓶对气囊模块的主气囊充气至条形气囊进而包覆至佩戴者的髋关节,为腰部以下至髋关节进行保护,同时处理器控制蜂鸣器,产生警报的声音提醒周边的路人提供帮助,并通过通讯模块将该状态发送至紧急联系人的移动端,便于及时的保障佩戴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摔倒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摔倒防护装置处于作业(充气)的结构示意图;
[0021]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腰带本体;11、收纳盒;12、气瓶;13、减振垫;2、气囊模块;21、主气囊;22、条形气囊;3、控制模块;31、处理器;32、加速传感器;33、陀螺仪传感器;34、蜂鸣器;4、控制盒;41、电源模块;5、外护套;6、连接模块;61、卡头;62、卡套;63、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摔倒防护装置,包括腰带本体1、气囊模块2和控制模块3,腰带本体1通过连接模块6围成圆环状,腰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且远离人体的一侧安装有气瓶12;气囊模块2设置在腰带本体1内,气囊模块2包括围在腰带本体1的主气囊21和与主气囊21相连通的多个用于周向包覆髋关节条形气囊22,条形气囊22向腰带本体1的两端倾斜;控制模块3安装在腰带本体1内,且位于气囊模块2上方,控制模块3包括处理器31、蜂鸣器34、加速传感器32和陀螺仪传感器33,处理器31的输入端分别与加速传感器32和陀螺仪传感器33连接,处理器31的输出端分别与气瓶12和蜂鸣器34连接,处理器31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端。
[0024]该摔倒防护装置是通过连接模块6将腰带本体1佩戴在人体的腰部,当气囊模块2在正常状态下,条形气囊22折叠收纳于腰带本体1内,整体的体积较小,方便佩戴,且气瓶12
放置在腰带本体1远离人体的一侧的两端,佩戴之后,不会和佩戴者的骨骼挤压,相对较舒服,两端设置气囊的结构能均衡充气,更加顺畅、快速的充气,保持充气的均衡性,提高了充气的效率。
[0025]此外,根据对跌倒过程的分析,跌倒过程中最主要的人体特征变化为运动中的加速度和倾倒的角速度。因此,在控制模块3中包括加速传感器32和陀螺仪传感器33。因此本装置通过加速传感器32和陀螺仪传感器33实时监测佩戴者的状态,并通过处理器31对佩戴者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处理器31通过控制气瓶12对气囊模块2的主气囊21充气至条形气囊22进而包覆至佩戴者的髋关节,为腰部以下至髋关节进行保护,同时处理器31控制蜂鸣器34,产生警报的声音提醒周边的人提供帮助,并通过通讯模块将该状态发送至紧急联系人的移动端,便于及时的保障佩戴者的安全。
[0026]在本实施例中,腰带本体1上设有与条形气囊22对应的伸出口,在佩戴者出现摔倒的状态时,气瓶12对主气囊21进行充气,气体通过主气囊21充气至条形气囊22内,条形气囊22通过对应的伸出口伸展至佩戴者的髋骨,对佩戴者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通过连接模块围成圆环状,所述腰带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且远离人体的一侧安装有气瓶,所述腰带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气瓶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侧壁均设置有减振垫;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设置在所述腰带本体内,所述气囊模块包括围在所述腰带本体的主气囊和与所述主气囊相连通的多个用于周向包覆髋关节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向所述腰带本体的两端倾斜,所述气瓶通过气管与所述主气囊的充气口相连通,所述主气囊上还设置有泄气口;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腰带本体内,且位于所述气囊模块上方,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蜂鸣器、加速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加速传感器和所述陀螺仪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气瓶和蜂鸣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摔倒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条形气囊对应的伸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摔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龙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