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25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包括车厢、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还包括中部支撑平台、侧支撑平台和折叠平板,所述车厢内两侧分别嵌设有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所述第二侧厢罩设于第一侧厢外围,所述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内底部一侧均焊接连接有侧支撑平台,所述车厢内底部的中部焊接连接有中部支撑平台,所述中部支撑平台两侧和侧支撑平台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折叠平板,所述中部支撑平台与侧支撑平台的折叠平板侧边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本申请通过与车厢的结合,利用移动式的车厢带整体培训场景行驶至各个待培训人员的场地,从而降低大批量人员流动的交通压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较高的实用性。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培训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教育也需要随之培训提升。
[0003]现有针对电力技术的技能施工安全技能培训时,一般由各地方排出代表,随后同时进入培训总基地进行学习,再由代表人员将学习培训成果对本地人员进行传授,而大批量人员统一进入培训基地时,其交通成本较大,而本地人员间接接受的培训技术信息可不够直接。
[0004]现有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培训存在以下弊端:没有一种可移动式的电网教育培训的展车平台支撑,供各地电力作业人员直观的学习受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包括车厢、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还包括中部支撑平台、侧支撑平台和折叠平板,所述车厢内两侧分别嵌设有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所述第二侧厢罩设于第一侧厢外围,所述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内底部一侧均焊接连接有侧支撑平台,所述车厢内底部的中部焊接连接有中部支撑平台,所述中部支撑平台两侧和侧支撑平台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折叠平板,所述中部支撑平台与侧支撑平台的折叠平板侧边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侧支撑平台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脚,所述侧支撑平台底部远离支撑脚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套缸通过轴承与侧支撑平台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支撑脚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脚顶部通过转轴与侧支撑平台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厢内远离中部支撑平台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液压推杆,所述第一液压推杆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侧支撑平台底部螺栓安装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厢的侧面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所述入口内盖设有盖板,所述入口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所述第二液压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推杆的套缸端部通过转轴与入口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盖板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楼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吊顶,所述第二侧厢的吊顶高于第一侧厢的吊顶,所述吊顶顶部一侧均焊接连接有与车厢对应的限位挡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支撑平台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脚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车厢、第一侧厢、第二侧厢、中部支撑平台、侧支撑平台和折叠平板组成的组件,实现为电网教育培训的工作提供伸缩延展的可移动式展车平台支撑机构,以便电网教育培训的工作单位基于该展车平台,制作可随汽车行驶移动的流动式交互模拟场景,通过车厢、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内部的空间,可供电力教育人员搭建安全技能深化培训体验的培训设备,使整体装置配合移动车组合成培训车,体验者通过楼梯可进入展开后的车厢、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组成的空间场景,有效解决现有电力安全技能深化培训体验时,需要相关人员统一集中至培训机构的实体场地,造成较大的人力流通的成本耗费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与车厢的结合,利用移动式的车厢带整体培训场景行驶至各个待培训人员的场地,从而降低大批量人员流动的交通压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的吊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的车厢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的车厢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的第一侧厢和第二侧厢主视截面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的支撑脚展开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的支撑脚收纳示意图。
[0020]图中:1、车厢;2、第一侧厢;3、第二侧厢;4、中部支撑平台;5、侧支撑平台;6、折叠平板;7、吊顶;8、脚轮;9、第一液压推杆;10、入口;11、盖板;12、楼梯;13、第二液压推杆;15、限位挡块;16、支撑脚;17、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7所示,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包括车厢1、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还包括中部支撑平台4、侧支撑平台5和折叠平板6,所述车厢1内两侧分别嵌设有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所述第二侧厢3罩设于第一侧厢2外围,所述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内底部一侧均焊接连接有侧支撑平台5,所述车厢1内底部的中部焊接连接有中部支撑平台4,所述中部支撑平台4两侧和侧支撑平台5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折叠平板6,所述中部支撑平台4与侧支撑平台5的折叠平板6侧边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侧支撑平台5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脚16,所述侧支撑平台5底部远离支撑脚16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的套缸通过轴承与侧支撑平台5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支撑脚16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脚16顶部通过转轴与侧支撑平台5转动连接,所述车厢1内远离中部支撑平台4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液压推杆9,所述第一液压推杆9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侧支撑平台5底部螺栓安装连接,所述支撑脚16的宽度小于脚轮8,且支撑脚16折叠收纳后则存放于侧支撑平台5与车厢1内底部之间的空隙中,且侧支撑平台
5回收于车厢1内后,侧支撑平台5的底部通过脚轮8对车厢1底板实现支撑。
[0023]其中,所述第二侧厢3的侧面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10,所述入口10内盖设有盖板11,所述入口10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13,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盖板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推杆13的套缸端部通过转轴与入口1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盖板11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楼梯12;楼梯12便于车下人员进入车厢1内部。
[0024]其中,所述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吊顶7,所述第二侧厢3的吊顶7高于第一侧厢2的吊顶7,所述吊顶7顶部一侧均焊接连接有与车厢1对应的限位挡块15;限位挡块15可实现对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顶部的位移距离进行限位,避免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过于伸出车厢1外部。
[0025]其中,所述侧支撑平台5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脚轮8;脚轮8能够降低侧支撑平台5移动时与车厢1内底部的摩擦。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工作时,将整体装置装配于所需使用的货车或板车上,随后利用车上的供电部件为本申请中的电器设备提供电源;或对车厢1的两端装配独立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包括车厢(1)、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支撑平台(4)、侧支撑平台(5)和折叠平板(6),所述车厢(1)内两侧分别嵌设有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所述第二侧厢(3)罩设于第一侧厢(2)外围,所述第一侧厢(2)和第二侧厢(3)内底部一侧均焊接连接有侧支撑平台(5),所述车厢(1)内底部的中部焊接连接有中部支撑平台(4),所述中部支撑平台(4)两侧和侧支撑平台(5)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折叠平板(6),所述中部支撑平台(4)与侧支撑平台(5)的折叠平板(6)侧边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侧支撑平台(5)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脚(16),所述侧支撑平台(5)底部远离支撑脚(16)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的套缸通过轴承与侧支撑平台(5)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支撑脚(16)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脚(16)顶部通过转轴与侧支撑平台(5)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车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俊毅吴国钦钟建军史欣怡王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