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93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涉及结肠治疗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单独操作夹持装置以驱动辅助导管进去结肠深处过程中存在操作困难、容易影响消化内镜视野、容易损伤患者黏膜等问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套筒,其能够套设于消化内镜的前端;连接部,其设置于套筒的侧壁;辅助导管,其用于结肠治疗用药的持续引流;夹持装置,其穿设于辅助导管,其可拆卸地夹持于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方便操纵的消化内镜便可实现辅助导管在结肠伸出的位置布置,以解决现有辅助导管在进入结肠最深处时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本方案还能够解决常规单独操作夹持装置使容易损伤患者粘膜的问题。持装置使容易损伤患者粘膜的问题。持装置使容易损伤患者粘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结肠治疗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化内镜的日益普及,消化内镜治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用于辅助结肠相关治疗的辅助导管的使用方法是,先在辅助导管的前端帮上一根绳子,然后用钳子夹住绳子,并连同钳子一起进入到盲肠(即结肠最深处),然后再将消化内镜退出,使辅助导管留在盲肠(即结肠最深处)。
[0003]但由于消化内镜的内镜钳道带着钳子,此时会使消化内镜的活动过程变得生硬,进而影响消化内镜的操作,并且由于辅助导管绑着绳子,钳子连同辅助导管进入盲肠的时候,辅助导管的前半段会存在一定活动度,当辅助导管的任意摆动会影响消化内镜的视野,因此该种固定方式存在操作困难、容易影响消化内镜视野、容易损伤患者黏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通过方便操纵的消化内镜便可实现辅助导管在结肠伸出的位置布置,以解决现有辅助导管在进入结肠最深处时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本方案还能够解决常规单独操作夹持装置使容易损伤患者粘膜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套筒,其能够套设于消化内镜的前端;
[0008]连接部,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侧壁,其能够用于夹持。
[0009]辅助导管,其用于结肠治疗用药的持续引流;
[0010]夹持装置,其穿设于所述辅助导管,其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连接部上。
[0011]使用时,先将套筒套设于消化内镜的镜头前端;然后将夹持装置穿过需要进入结肠最深处的辅助导管,再将夹持装置夹持于连接通道上;由于连接部设置于套筒上,因此当消化内镜连同套筒一并移动结肠最深处时,夹持装置以及辅助导管能够跟随消化内镜连同套筒一并移动至结肠最深处,然后松开夹持装置,即可使夹持装置以及辅助导管能够从连接通道上脱离;
[0012]然后再将夹持装置从辅助导管内退出,使辅助导管留在结肠最深处;再将夹持装置沿着消化内镜的内镜钳道进入,通过夹持装置将辅助导管固定在盲肠处,最后退出消化内镜即可完成辅助导管在结肠深处的位置布置。
[0013]由此,本方案能够通过在套筒表面设置可供夹持装置夹持的连接部,通过借助夹持装置和连接部的夹持,以带动辅助导管能够跟随消化内镜一并轻松地移动至结肠最深处,因此通过方便操纵的消化内镜便可实现辅助导管在结肠伸出的位置布置,以解决现有
辅助导管在进入结肠最深处时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本方案还能够解决常规单独操作夹持装置使容易损伤患者粘膜的问题。
[0014]在本方案中,夹持装置为与辅助导管具有一定长度的钛夹钳子,钛夹钳子为本领域常用医疗耗材,名称为和谐夹,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长度且通过释放操作实现头部与主体的分离;
[001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具有可供夹持装置夹持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端部呈开口状。
[0016]优选地,连接通道的入口端具有可供夹持装置伸入的第一开口,连接通道的出口端具有第二开口。
[0017]由此,第一开口能够方便夹持装置伸出并夹持,以便于本方案夹持装置的夹持操作以及夹持的牢固度,以降低夹持装置从连接部上发生意外脱离的可能性,第二开口能够减少连接通道内的水分。
[0018]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沿着辅助导管的轴向穿设并从辅助导管中伸出。
[0019]由此,在移动至结肠最深处的过程中,由于辅助导管有夹持装置提供的受力支撑,因此辅助导管不容易因为缺乏受力支撑而任意摆动,以保证消化内镜能够保持清晰的视野。
[002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的周向侧壁具有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形变面。
[002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套筒和连接部呈透明状。
[0022]具体地,连接部和套筒均为医用硅胶材质,因此连接部自身具有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形变面以及自身呈透明状,弹性形变面能够减少移动过程中对患者粘膜的损坏;其次,透明状的特点能够减少设置其他颜色而对消化内镜视野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002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固定于套筒的侧壁。
[0024]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胶粘层,连接部通过胶粘层粘贴固定于套筒的侧壁。
[0025]由此,本方案提供了其中一种连接部固定在套筒侧壁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与套筒一体成型。
[0027]由此,本方案提供了第二种连接部固定在套筒侧壁的具体实施方式,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提高连接部与套筒的一体性。
[0028]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套筒的侧壁开设有漏水孔。
[0029]由此,漏水孔能够减少套筒内积聚的水分,以保证消化内镜具有正常的视野。
[0030]优选地,连接部的轴向侧壁的轮廓线呈圆弧型。
[0031]由此,圆弧型的轮廓线能够有效地减少移动过程对患者粘膜的损坏。
[003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可供所述夹持装置夹持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使所述连接通道划分为两部分。
[0033]优选地,夹持装置能够夹持于夹持部上,使夹持装置能够收纳于连接通道内,以避免夹持装置暴露于连接部以外的部分在移动过程对患者粘膜造成损坏。
[0034]综上,本技术通过方便操纵的消化内镜便可实现辅助导管在结肠伸出的位置布置,以解决现有辅助导管在进入结肠最深处时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本方案还能够解决
常规单独操作夹持装置使容易损伤患者粘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7]图3是实施例二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39]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0041]附图标记:1、套筒;10、漏水孔;2、连接部;20、连接通道;20a、第一开口;20b、第二开口;20c、夹持部;21、弹性形变面;3、辅助导管;4、夹持装置;5、胶粘层;6、消化内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3]实施例一
[0044]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套筒1、连接部2、辅助导管3、夹持装置4,具体如下:
[0045]套筒1,套筒1的两端呈开口状,套筒1的其中一端其能够套设于消化内镜6的前端;消化内镜6为现有医疗领域的设备中的Fuj i f i lm富士电子下消化道内窥镜EC

600,但不仅限于此,其还能够适用于所有用于内窥镜检查的消化内镜。优选地,套筒1的侧壁开设有漏水孔10,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其能够套设于消化内镜的前端;连接部,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侧壁,其能够用于夹持;辅助导管,其用于结肠治疗用药的持续引流;夹持装置,其穿设于所述辅助导管,其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连接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可供夹持装置夹持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端部呈开口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入口端具有可供夹持装置伸入的第一开口,所述连接通道的出口端具有第二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置管术的透明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沿着所述辅助导管的轴向穿设并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深艇刘莹菁方茹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