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义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91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义足装置,包括脚掌结构、弹性衬套、耐磨衬套、设置于脚掌结构上方的下足踝结构、设置于下足踝结构上方的上足踝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上足踝结构与下足踝结构的内轴实现左右微小角度转动,能让身障者在行走踩踏地面时微调身体的重心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且由弹性衬套提供回复弹力,能让上足踝结构与下足踝结构在身障者抬起该义足装置的瞬间回到受力前的相对位置,有利于身障者以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逐步稳定地行走,从而达到提升使用安全性的效果,弹性衬套外侧部分的形变量大于弹性衬套内侧部分的形变量,提升弹性衬套弹性利用率。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义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义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义足装置是仿造人体的腿部结构,适用于腿部被截肢的人士,现有的义足装置通常装设于小腿部下方,充当足部供身障人士站立或行走时踩踏地面使用,然而,当身障人士使用现有的义足装置行走时,现有的义足装置已经能够实现竖向方向的压力缓冲支撑,还未对水平方向上角度的适应性转动进行设计,常常会因为现有的义足装置缺乏灵活性和可操控性,而无法如同一般人自然地平衡身体,导致身障人士在行走时有跌倒的风险存在,需进行结构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义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义足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义足装置,包括脚掌结构、弹性衬套、耐磨衬套、设置于脚掌结构上方的下足踝结构、设置于下足踝结构上方的上足踝结构;
[0005]脚掌结构包括两个脚板件、两个缓冲垫;
[0006]弹性衬套外侧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嵌合槽,弹性衬套内侧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
[0007]耐磨衬套外侧开设有贯孔,贯孔贯穿于耐磨衬套前后侧;
[0008]下足踝结构包括固定于脚掌结构表面的支撑座,支撑座顶部固定设有内轴,内轴包括衔接部、固定于衔接部下方并且与支撑座固定连接的轴体部,衔接部外侧开设有与贯孔外形一致的限位孔,限位孔贯穿于衔接部前后侧,轴体部外侧环绕开设有与定位孔外形数量相匹配的定位凸肋;弹性衬套的定位孔与定位凸肋镶嵌连接,耐磨衬套套设于衔接部外部;
[0009]上足踝结构包括套设于内轴外部的外盖,外盖顶部设置有固定座,外盖包括环绕设置于轴体部外部的围壁,围壁内壁环绕设有与嵌合槽外形数量相匹配的凸部,凸部与嵌合槽镶嵌连接,外盖外壁开设有衔接孔,衔接孔内部镶嵌设有紧固件,紧固件包括栓头和轴杆,轴杆依次贯穿衔接孔、贯孔和限位孔并且轴杆贯穿于限位孔后侧的一端设置有封盖。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脚板件上下堆叠设置,一个缓冲垫设置于两个脚板件的夹缝处,另一个缓冲垫设置于上置的脚板件与支撑座之间的夹缝处。
[00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盖位于衔接孔正下方处开设有锁孔,锁孔内部设置有卡固螺丝,卡固螺丝包括螺头和螺柱,栓头外侧环绕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凹槽,卡固螺丝的螺头与栓头的任意一个凹槽相卡接。
[0012]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耐磨衬套的贯孔沿着水平旋转方向延
伸,贯孔的横向宽度比轴杆的直径大4mm~6mm,贯孔的竖向宽度比轴杆的直径大1mm~2mm。
[001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定位孔在水平转动方向上的开口口径比嵌合槽在水平转动方向上的开口口径小5mm~8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座与衔接下肢体的末端相连接,由于上足踝结构与下足踝结构的内轴能够实现左右微小角度转动,能让身障者在行走踩踏地面时微调身体的重心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且由弹性衬套提供回复弹力,能让上足踝结构与下足踝结构在身障者抬起该义足装置的瞬间回到受力前的相对位置,有利于身障者以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逐步稳定地行走,从而达到提升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0016]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弹性衬套的定位孔与定位突肋定位装配,弹性衬套的嵌合槽与围壁的凸部定位装配,能够确保该弹性衬套稳固地装设于轴体部,使得弹性衬套无法相对于下足踝结构滑动或转动,定位孔在水平转动方向上的开口口径比嵌合槽在水平转动方向上的开口口径小,有利于使弹性衬套外侧部分的形变量大于弹性衬套内侧部分的形变量,提升弹性衬套弹性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义足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外盖内部的透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义足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沿图2中之线IV

IV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上足踝结构左右转动时外盖内部的透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沿图2中之线VI

VI的剖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沿图5中之线VII

VII的剖视图。
[0025]图中:
[0026]1、脚掌结构;11、脚板件;12、缓冲垫;
[0027]2、下足踝结构;21、支撑座;22、内轴;221、轴体部;222、衔接部;223、限位孔;23、定位凸肋;
[0028]3、上足踝结构;31、固定座;32、外盖;321、围壁;322、凸部;323、衔接孔;324、锁孔;33、紧固件;331、栓头;332、轴杆;333、凹槽;34、卡固螺丝;341、螺头;342、螺柱;
[0029]4、弹性衬套;41、嵌合槽;42、定位孔;
[0030]5、耐磨衬套;51、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1,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义足装置,包括脚掌
结构1、弹性衬套4、耐磨衬套5、设置于脚掌结构1上方的下足踝结构2、设置于下足踝结构2上方的上足踝结构3;
[0033]脚掌结构1包括两个脚板件11、两个缓冲垫12;
[0034]弹性衬套4外侧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嵌合槽41,弹性衬套4内侧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42;
[0035]耐磨衬套5外侧开设有贯孔51,贯孔51贯穿于耐磨衬套5前后侧;
[0036]下足踝结构2包括固定于脚掌结构1表面的支撑座21,支撑座21顶部固定设有内轴22,内轴22包括衔接部222、固定于衔接部222下方并且与支撑座21固定连接的轴体部221,衔接部222外侧开设有与贯孔51外形一致的限位孔223,限位孔223贯穿于衔接部222前后侧,轴体部221外侧环绕开设有与定位孔42外形数量相匹配的定位凸肋23;弹性衬套4的定位孔42与定位凸肋23镶嵌连接,耐磨衬套5套设于衔接部222外部;
[0037]上足踝结构3包括套设于内轴22外部的外盖32,外盖32顶部设置有固定座31,外盖32包括环绕设置于轴体部221外部的围壁321,围壁321内壁环绕设有与嵌合槽41外形数量相匹配的凸部322,凸部322与嵌合槽41镶嵌连接,外盖32外壁开设有衔接孔323,衔接孔323内部镶嵌设有紧固件33,紧固件33包括栓头331和轴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义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掌结构(1)、弹性衬套(4)、耐磨衬套(5)、设置于脚掌结构(1)上方的下足踝结构(2)、设置于下足踝结构(2)上方的上足踝结构(3);所述脚掌结构(1)包括两个脚板件(11)、两个缓冲垫(12);所述弹性衬套(4)外侧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嵌合槽(41),所述弹性衬套(4)内侧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42);所述耐磨衬套(5)外侧开设有贯孔(51),所述贯孔(51)贯穿于耐磨衬套(5)前后侧;所述下足踝结构(2)包括固定于脚掌结构(1)表面的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顶部固定设有内轴(22),所述内轴(22)包括衔接部(222)、固定于衔接部(222)下方并且与支撑座(21)固定连接的轴体部(221),所述衔接部(222)外侧开设有与贯孔(51)外形一致的限位孔(223),所述限位孔(223)贯穿于衔接部(222)前后侧,所述轴体部(221)外侧环绕开设有与定位孔(42)外形数量相匹配的定位凸肋(23);所述弹性衬套(4)的定位孔(42)与定位凸肋(23)镶嵌连接,所述耐磨衬套(5)套设于衔接部(222)外部;上足踝结构(3)包括套设于内轴(22)外部的外盖(32),所述外盖(32)顶部设置有固定座(31),所述外盖(32)包括环绕设置于轴体部(221)外部的围壁(321),所述围壁(321)内壁环绕设有与嵌合槽(41)外形数量相匹配的凸部(322),所述凸部(322)与嵌合槽(41)镶嵌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文陈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德林义肢矫型器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