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84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太阳镜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包括太阳镜片,所述太阳镜片的内侧表面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镜片,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太阳镜片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若干固定块,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限位块,且固定块与限位块呈L形排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太阳镜片之间设有镜片,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有为空心,且限位块的材料设置为橡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将镜片可拆卸连接在太阳镜片的内侧表面上,具有实现便于对镜片进行更换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设置镜片具有提高太阳镜片的功能性,及提高了适用人群。及提高了适用人群。及提高了适用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镜片
,具体为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多层镀膜的偏光太阳镜片结构大致如图6和图7所示,是在镜片10表面附着一层偏光膜40形成偏光太阳镜片,再在偏光膜40上真空电镀形成一层Ti3O5膜层20,在此Ti3O5膜层20上真空电镀形成一层SiO2膜层30,然后在SiO2膜层30上真空电镀形成一层Ti3O5膜层20,在此Ti3O5膜层20上真空电镀形成一层SiO2膜层30,依此交替反复四至五次,一共形成四至五层Ti3O5膜层20和四至五层SiO2膜层30,即制成表面具有多层彩色水银镀膜的偏光太阳镜片。其中,镜片10可采用PC(聚碳酸酯)、TR(热塑性橡胶化合物)、CR等各种光学材料,每一层Ti3O5膜层20的厚度为132.5~159.0nm,每一层SiO2膜层30的厚度为198.7~265.0nm。
[0003]现有多层镀膜的偏光太阳镜片具有如下缺点:
[0004]一、镀膜反射率高,无吸收,颜色鲜艳,不美观;
[0005]二、镀膜的互补色对偏光太阳镜片的颜色有很严重干扰,镀膜严重破坏可见光的平衡,使各色光透过比例很不均匀,长波透光下降较大,物体颜色易失真,立体感下降;
[0006]三、镀膜厚,内应力大,与偏光太阳镜片的结合不牢固,容易破坏偏光太阳镜片。
[0007]与此同时,目前的太阳镜片只具有遮挡阳光、防紫外线的功能,通常只适合视力正常的人佩戴使用,假如在阳光下近视眼患者如果放弃近视镜只使用太阳镜的话,势必对其行动造成很大的不便,甚至产生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制出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10]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其包括太阳镜片,所述太阳镜片的内侧表面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镜片。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14]固定块,所述太阳镜片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若干固定块;
[0015]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限位块,且固定块与限位块呈L形排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太阳镜片之间设有镜片。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有为空心,且限位块的材料设置为橡胶。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镜片为近视人员使用的近视镜片。
[001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镜片为远视人员使用的远视镜片。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镜片为色盲人员使用的色盲镜片。
[002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太阳镜片的外侧表面设有偏光膜,以形成偏光太阳镜片,且偏光膜的外侧表面设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的外侧表面设有防雾组件。
[002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镀膜层包括:
[0022]五氧化三钛膜层一,所述偏光膜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五氧化三钛膜层一,且五氧化三钛膜层一的厚度为66.15

119.25nm;
[0023]二氧化硅膜层一,所述五氧化三钛膜层一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二氧化硅膜层一,且二氧化硅膜层一的厚度为53.5

92.75nm;
[0024]五氧化三钛膜层二,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一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五氧化三钛膜层二,且五氧化三钛膜层二的厚度为49.22

88.78nm;
[0025]二氧化硅膜层二,所述五氧化三钛膜层二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二氧化硅膜层二,且二氧化硅膜层二的厚度为54

92.75nm。
[002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雾组件包括:
[0027]水性胶,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二的外侧表面上设有水性胶;
[0028]防雾层,所述水性胶的外侧表面上设有防雾层。
[002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雾层为二醋酸纤维素的薄膜,且防雾层的厚度为0.3mm。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
[0031]1.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将镜片可拆卸连接在太阳镜片的内侧表面上,具有实现便于对镜片进行更换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设置镜片具有提高太阳镜片的功能性,及提高了适用人群;
[0032]2.通过设置防雾组件,具有使太阳镜片的表面不会出现水雾凝结的现象;
[0033]3.通过设置镀膜层,具有实现通过改变镀膜的层数和厚度,从而改变镀膜的结构,实现了如下优点:
[0034]a.镀膜反射率低,无吸收,颜色柔和,更加美观;
[0035]b.镀膜的互补色对偏光太阳镜片的颜色几乎无干扰,各色光透过比例均匀,保持长波透光率高,物体颜色不失真,增强物体立体感;
[0036]c.镀膜的层数和厚度变化使内应力变小,与偏光太阳镜片的结合更加牢固,保护偏光太阳镜片。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38]图2为本技术镜片安装结构侧视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0]图4为本技术镀膜层和防雾组件结构俯视示意图;
[0041]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2]图6为现有技术俯视示意图;
[0043]图7为图6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4]图中:太阳镜片1、连接组件2、固定块21、限位块22、镜片3、偏光膜4、五氧化三钛膜层一51、二氧化硅膜层一52、五氧化三钛膜层二53、二氧化硅膜层二54、水性胶61、防雾层62。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6]实施例1:
[0047]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请参阅图1

图5,包括太阳镜片1,太阳镜片1的内侧表面通过连接组件2可拆卸连接镜片3。
[0048]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块21、限位块22;
[0049]太阳镜片1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偏光镀膜太阳镜片,包括太阳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镜片(1)的内侧表面通过连接组件(2)可拆卸连接镜片(3);所述太阳镜片(1)的外侧表面设有偏光膜(4),以形成偏光太阳镜片,且偏光膜(4)的外侧表面设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的外侧表面设有防雾组件;所述镀膜层包括:五氧化三钛膜层一(51),所述偏光膜(4)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五氧化三钛膜层一(51),且五氧化三钛膜层一(51)的厚度为66.15

119.25nm;二氧化硅膜层一(52),所述五氧化三钛膜层一(51)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二氧化硅膜层一(52),且二氧化硅膜层一(52)的厚度为53.5

92.75nm;五氧化三钛膜层二(53),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一(52)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五氧化三钛膜层二(53),且五氧化三钛膜层二(53)的厚度为49.22

88.78nm;二氧化硅膜层二(54),所述五氧化三钛膜层二(53)的外侧表面上通过真空电镀设有二氧化硅膜层二(54),且二氧化硅膜层二(54)的厚度为54

92.75nm;所述防雾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喆杨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益年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