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81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包括击打部、导光部、底盖和发光部,导光部为环形且环形面上端安装有击打部、下端安装有底盖,击打部和底盖分别盖住导光部环形面的上端和下端,击打部、导光部以及底盖形成一个腔体,导光部为透光材质,发光部安装于底盖并在腔体内发光,发光部发光时的中心直射方向不与导光部接触,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经环形的导光部照射至外部。本申请可以环形灯的方式向外发光,造型美观,并且内部光源避免直射导光部,通过鼓内的反射再经导光部照射至外部,可避免光斑产生,导光部通过上下两组连接件分别连接击打部和底盖,避免贯穿的连接件直接连接而造成的暗斑。斑。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鼓是电子乐器的一种,区别于传统鼓,电子鼓可以通过传感器感应使用者击打鼓面产生的振动,并生成电信号,电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后由喇叭等发声装置发出声音。但市场竞争激烈,仅有声音效果的电子鼓难以打开市场,一种可以随着使用者击打而发光的电子鼓可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是现在市场上声光结合的电子鼓较少,并且此类电子鼓发光效果不好,发光也不均匀,视觉效果不理想。
[0003]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均匀发光,发光效果较好的电子鼓来解决现有电子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电子鼓发光效果不好,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包括击打部、导光部、底盖和发光部,所述导光部为环形且环形面上端安装有所述击打部、下端安装有所述底盖,所述击打部和所述底盖分别盖住所述导光部环形面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击打部、所述导光部以及所述底盖形成一个腔体,所述导光部为透光材质,所述发光部安装于所述底盖并在所述腔体内发光,所述发光部发光时的中心直射方向不与所述导光部接触,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经环形的所述导光部照射至外部。
[0007]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击打部连接于所述导光部环形面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底盖连接于所述导光部环形面下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
[0008]优选的,所述导光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击打部下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底盖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击打部及所述底盖与所述导光部安装连接时,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紧密配合,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二凹槽紧密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击打部包括鼓皮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导光部上端,所述鼓皮包裹并覆盖所述支撑环的环面上端,所述鼓皮边缘被夹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导光部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击打部还包括圆柱形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缓冲件上柱面抵接于所述鼓皮、下柱面抵接于所述底盖。
[0011]优选的,所述发光部包括环形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环形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LED灯,所述底盖包括支撑架,所述环形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LED灯的中心直射方向与所述击打部接触并且不与所述导光部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腔体内,所述传感器抵接于所述缓冲件的下柱面,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发光部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击打所述鼓皮时产生的震动并生成第一指令,所述发光部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并发光。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设有侧边的环形导光部,可以引导电子鼓内部的光源以环形灯的方式向外发光,造型较为美观,击打电子鼓产生的信号不仅可以控制发声,还可以控制光源以不同的频率强弱发光,实现电子鼓的声光一体,最关键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均匀发光的电子鼓内部的光源避免直射导光部,通过在鼓内的反射再经导光部照射至外部,可以有效避免光斑的产生,使得导光部发光均匀,另外,区别于普通的连接方式,本申请的导光部通过上下两组连接件分别连接击打部和底盖,避免贯穿的连接件直接连接而造成的黑斑,使得电子鼓发光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5]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击打部和导光部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专利技术人发现,针对电子鼓
,现有声光一体电子鼓较少,并且此类电子鼓发光效果不好,发光也不均匀,视觉效果不理想。
[0024]鉴于此,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包括击打部1、导光部2、底盖4和发光部3,如图1和图2所示,导光部2为环形且环形面上端安装有所述击打部1、下端安装有所述底盖4,导光部2被夹于击打部1和底盖4之间,并且起到连接二者的作用,击打部1和底盖4分别遮盖导光部2环形面的上端和下端,击打部1、导光部2和底盖4形成一个腔体,电子鼓的电子组件都设于此腔体内,导光部2为透光材质,发光部3安装在底盖4之上并
且在电子鼓的腔体内发光,发光部3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导光部2的传导照射至外部,使得击打电子鼓时,在电子鼓的侧面存在一条环形的发光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发光部3发光时存在中心最亮的区域,本实施例下的发光部3的中心直射方向不与导光部2接触,避免在导光部2上形成一块一块的亮光斑,发光部3的中心直射方向照射至腔体内的其他部位,光线经折射散射后再由导光部2发出,这样发出的光线均匀,效果较好。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下,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特别的,在此实施下,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螺丝组5,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螺丝组6,在击打部1下端、底盖4的上端以及导光部2的两端都设有螺纹孔,第一螺丝组5将击打部1螺接于导光部2环形面的上端,第二螺丝组6将底盖4螺接于导光部2环形面的下端,此处第一螺丝组5的下端高于第二螺丝组6的上端,相比于传统的贯穿螺丝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分成上下两组螺丝分别连接,且两组螺丝存在一定距离差,可以避免贯穿螺丝造成的黑斑阴影的影响,是的导光部2发光更均匀。
[0026]特别的,在导光部2的上端和下端都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一筋条7和第二筋条8,击打部1下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9,底盖4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10,击打部1、导光部2和底盖4三者结合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其特征在于,包括击打部、导光部、底盖和发光部,所述导光部为环形且环形面上端安装有所述击打部、下端安装有所述底盖,所述击打部和所述底盖分别盖住所述导光部环形面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击打部、所述导光部以及所述底盖形成一个腔体,所述导光部为透光材质,所述发光部安装于所述底盖并在所述腔体内发光,所述发光部发光时的中心直射方向不与所述导光部接触,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经环形的所述导光部照射至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击打部连接于所述导光部环形面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底盖连接于所述导光部环形面下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发光电子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击打部下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底盖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击打部及所述底盖与所述导光部安装连接时,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紧密配合,所述第二筋条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照华张迎霞黎仕兄
申请(专利权)人: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