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66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1
本公开涉及一种气化炉,包括第一反应区及位于第一反应区下方的第二反应区,第一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供不粘结性煤和氢气进入的第一进料口,第一反应室用于不粘结性煤进行高于第一预设温度的高温热解,第一反应室上设置有供热解气排出的第一排气口,第二反应室位于第一反应室的外围,第二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供弱粘结性煤和氢气进入的第二进料口,第二反应室用于弱粘结性煤进行低于第二预设温度的低温热解,第二反应室上设置有供热解气排出的第二排气口,第一反应室的下部以及第二反应室的下部设置有半焦排出口。通过设置两个反应室,使弱粘结性煤产生的热解气及时排出,避免弱粘结性煤热解产生胶质体。解产生胶质体。解产生胶质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化炉


[0001]本公开涉及煤加氢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气化炉。

技术介绍

[0002]煤加氢气化采用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气化炉为煤加氢气化的主要工具,实际生产中,煤粉和热氢气由气化炉的喷嘴喷入气化炉内,气化炉内设有气化筒用以发生煤加氢气化反应。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下的煤加氢气化只能选用低阶不粘结性煤种,即黏结指数GRI小于5。我国低阶弱粘结性煤种包括弱粘煤、部分长焰煤和少量中粘煤,虽然贮存量大,但GRI在5~40之间,而黏结指数的偏高会导致煤加氢气化过程中易形成胶质体,当将不粘煤和弱粘煤同时加入现有技术的煤加氢气化炉时,易使气化炉发生喷嘴堵塞、气化筒粘壁等问题,因此限制了煤加氢气化的煤种范围选择进而造成我国大量煤炭资源对煤加氢气化的不适用,提高了经济成本的同时阻碍了煤加氢气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气化炉。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气化炉,包括第一反应区及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区下方的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区(1)及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区(1)下方的第二反应区(3),所述第一反应区(1)包括第一反应室(11)和第二反应室(12),所述第一反应室(11)的顶部设置有供不粘结性煤和氢气进入的第一进料口(111),所述第一反应室(11)用于不粘结性煤进行高于第一预设温度的高温热解,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反应室(11)内产生的热解气排出的第一排气口(112),所述第二反应室(12)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1)的外围,所述第二反应室(12)的顶部设置有供弱粘结性煤和氢气进入的第二进料口(121),所述第二反应室(12)用于弱粘结性煤进行低于第二预设温度的低温热解,所述第二反应室(12)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反应室(12)内产生的热解气的排出的第二排气口(122),所述第一反应室(11)的下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应室(12)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反应区(3)连通的半焦排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1)内竖直设置有反应内筒(14),所述反应内筒(14)固定在所述第一反应室(11)的顶壁上,并隔设在所述第一排气口(112)与所述第一进料口(111)之间,所述反应内筒(14)的内侧区域形成加氢热解区,所述反应内筒(14)的外侧区域形成热解气排出区,所述反应内筒(14)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加氢热解区和所述热解气排出区的第一连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5),所述第一挡板(15)由所述第一反应室(11)的底部边缘向底部中心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挡板(15)的底部中心处开口作为所述第一反应室(11)的半焦排出口,所述第一挡板(15)用于收集并排出第一反应室(11)内不粘结性煤加氢热解产生的半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5)底部中心处的开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反应内筒(14)的出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1)还包括集气室(13),所述集气室(13)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王浩强田兆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