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连子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09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连子棋,包括棋架和座架,两片竖向平行安装的棋盘板由两片侧边框和上框片、下框片夹持。棋盘板均生成相同的竖向排列的圆孔阵列,两板之间的间隔由隔片分隔为多个竖向的棋槽。隔片中间可以竖向连接隔肋或隔板,将棋槽分隔为前后两部分空间。上框片和下框片均为条形框格结构,可沿棋盘板的边沿滑动,以封闭或打开棋槽,来收纳棋子,或游戏时落棋使用。两个侧边框的下部连接倒“T”形的铰接部,铰接部在棋盘板前、后侧各分别连接一条半框架结构的底边,构成座架。铰接部和盖片在中部生成有成对的通孔,可滑动安装一锁片,以锁固座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合该种棋类的生产和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连子棋


[0001]本技术属于玩具产品领域,特别是棋类玩具。

技术介绍

[0002]有一种以围棋的棋盘和棋子进行对弈的一种玩法,以一方的至少五颗棋子能够在横向、竖向或斜向上连成直线而获胜,即可称为“五连子”对棋。这种玩法简便易学,趣味性高,能够锻炼玩家的空间思维能力,由于规则简单,每局决出胜负的对弈时间较短,吸引力强,广受人们的喜爱。市场上根据这种玩法开发出一种竖立棋盘的连子棋,包括棋盘和底盘,棋盘用于对弈,底盘用于存放棋子。这种棋具组件多,较为笨拙,携带不方便,对于这种以外出、旅游过程中娱乐为使用目的玩具产品来说,还不是能够真正的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连子棋具,以棋盘的内腔结构作为存放棋子的空间,设置可折叠的底座结构,通过充分利用空间来缩小棋具的体积,来实现方便携带的效果,增加玩具的实用性,提高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连子棋,包括棋架和座架,棋架由两片平行的棋盘板、两片侧边框和上框片、下框片组成。侧边框和上框片、下框片夹持两片棋盘板,棋盘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棋子的间隔。棋盘板生成竖向排列的圆孔阵列,两片棋盘板的圆孔数量相同,位置相对。相邻的两个圆孔竖列之间由隔片进行分隔,在棋盘板之间分隔为多个竖向的棋槽。上框片和下框片均为条形框格结构,格子的宽度与棋槽相同,扣装在棋盘板的上边和下边,均可沿棋盘板的边沿滑动。两个侧边框的下部连接倒“T”形的铰接部,覆盖盖片,铰接部与盖片之间在棋盘板前、后侧各有一个平行轴孔连接,两个前侧轴孔之间和两个后侧轴孔之间分别安装连接一条半框架结构的底边,铰接部和两条底边构成座架。
[0005]本技术利用上框片、下框片的条形框格结构作为打开或封闭棋槽的封口板:滑动下框片使框格的框边与棋槽对正封闭,就可以使棋子从上部落入后停留在棋槽内,进行对弈;对弈结束后只需同样滑动上框片使其框边对正棋槽,就把上部的开口也封闭,棋子不能从棋槽中脱落,然后,转动座架作为提手,就可以将棋具连同棋子存放或携带;再次使用时打开安放好座架,使棋架处于直立状态,滑动下框片使格子与棋槽对正,封存起来的棋子就从下部掉落到座架之间,准备进行新一轮对弈。座架的框架结构既可以在棋具使用时作为支撑架,并围合出一个棋子的存放空间,也可以转动后作为模具的提手使用,简便实用。可见,本技术以简便的棋架和座架结构特点,无需使用棋盘就可以存放棋子,使棋具收纳起来更加方便和节约空间,使用也更加便捷。
[0006]更好的是,上述结构的便携式连子棋,铰接部和盖片在中间部位生成有对正的通孔,通孔之间可滑动安装一片锁片。锁片中部为框形的结构,框形的外侧边或内侧边宽度较大,使框形的窗口部分偏在锁片的内侧或外侧。底边半框架结构的两个端部为套装在轴孔
上的矩形端板。
[0007]在铰接部和盖片之间安装的可滑动锁片,通过推拉使锁片的框形部分与两个底边的半框架对正或错位,来实现对半框架的释放或锁定的功能。具体来说,当锁片的框形部分与底座的半框架对正,则两个半框架端部之间留有空隙,两个半框架就能够绕轴孔转动到呈打开或收纳的状态,随后,只需将锁片向相反方向推拉,使框形的宽度较大的侧边充塞到两个半框架之间的空隙内,由于半框架的端部为矩形,受到锁片阻挡后,就不能再转动而被固定。这样就可以实现底边两个半框架结构的状态转换,也是以这种简便的结构方式方便棋具的收纳或携带。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结构便携式连子棋,棋盘板圆孔竖列之间的隔片中间竖向连接有隔肋或隔板,将棋槽分隔为前后两部分空间。
[0009]隔肋是在隔片上连接的窄板结构,相对的隔片之间的隔肋并不相连,棋槽的前后两部分仍然相连。隔板则是在相对的两片隔片之间横同连接的板片,将棋槽分隔为前后不相连的两部分。在棋槽内部分隔出前后两部分,能够实现前后同时对弈,或者完成两局对弈后再整理棋子的作用。具有更好的使用趣味性和娱乐性。
[0010]本技术独特的双棋盘板配合上、下框片的封闭结构,作为棋子的收存空间,克服了现有棋具需要棋盘存放棋子,整体结构复杂的不足。底边的半框架组件和铰接部、锁片的组合结构,实现棋架的简便展开和使用,也使底座在收纳时不占空间,方便携带和存放。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更适合该种棋类的生产和推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实施例铰接座及底座结构分解图。
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参考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0014]如附图1,一种便携式连子棋,由棋架和座架组成,座架是连接在棋架底部的两条半框架形的底边1组成。
[0015]棋架的主体是两片平行的棋盘板2、两片侧边框3和上框片4、下框片5组成。两片棋盘板平行放置,由两个侧边框夹持,棋盘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棋子的间隔。两片棋盘板之间竖向安装五片隔片6,将间隔分断为六个棋槽。棋盘板在棋槽对应的位置生成竖向排列的圆孔7阵列,用于观察落入棋槽的棋子。两片棋盘板的圆孔数量相同,位置相对。上框片和下框片均为条形框格结构,格子的宽度与棋槽相同,分别扣装在棋盘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均可沿棋盘板的边沿滑动。毎片隔片6中间竖向连接有分隔肋板8,将每个棋槽都分隔为前后两部分空间。
[0016]参见附图2,两个侧边框的下部连接倒“T”形的铰接部9,均由一盖片覆盖10,铰接部与盖片之间在棋盘板前、后侧各生成有一个平行轴孔11连接,两个前侧轴孔11之间和两个后侧轴孔12之间分别安装连接一条半框架结构的底边1,铰接部和两条底边构成座架。
[0017]铰接部和盖片在中间部位生成有对正的条形通孔13和14,通孔之间安装一片锁片15,锁片可在条形通孔之间滑动。锁片中部为框形的结构,其外侧边宽度较大,使框形的窗
口部分16偏在锁片的内侧。半框架结构底边1的两个端部为矩形端板,其侧边和底边之间形成有倒角,端板套装在轴孔上,构成绕轴孔转动的结构。
[0018]本实施例使用时将两个铰接部的锁片同时向外推出,就可以转动两条底边1到与棋盘片成直角的状态,再将锁片向内推,就同时锁住两条底边,形成支撑棋架的底座,完成棋盘的布置。推拉棋架的下框片使其框格与棋槽对正,保存在棋槽内的棋子就掉落到底架的围合区域内供弈者使用。此时再将下框片滑动到其框格与棋槽错位以阻挡棋子的脱落,就可以从棋架的上部向棋槽内放入棋子进行对弈。对弈结束后只需滑动上框片使其封闭棋架的上部,推动锁片并使底边转动贴近棋盘片,或向另一方向转动构成提手,就可以进行收纳或携带。本实施例的连子棋作为旅途中的娱乐玩耍使用,具有占有空间小,携带方便的优点。
[0019]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但不表示仅限于实施例的结构。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表述的技术范畴内的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和增加,比如在底座铰接部生成凹口,将棋架设置为通过插装到两个凹口之间进行安装,等等类似结构的变换,当然也属于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连子棋,包括棋架和座架,棋架由两片平行的棋盘板、两片侧边框和上框片、下框片组成,侧边框和上框片、下框片夹持两片棋盘板,棋盘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棋子的间隔;棋盘板生成竖向排列的圆孔阵列,两片棋盘板的圆孔数量相同,位置相对;相邻的两个圆孔竖列之间由隔片进行分隔,在棋盘板之间分隔为多个竖向的棋槽,其特征是,上框片和下框片均为条形框格结构,格子的宽度与棋槽相同,扣装在棋盘板的上边和下边,均可沿棋盘板的边沿滑动;两个侧边框的下部连接倒“T”形的铰接部,覆盖盖片,铰接部与盖片之间在棋盘板前、后侧各有一个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莘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富达尔玩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