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07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网布,涉及网布技术领域,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网布层,所述网布层在经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经线,所述网布层在纬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纬线,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相互编织成网格布,所述网布层在经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经线,所述网布层在纬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纬线,一根加强经线设于第一经线的两根聚酯纤维之间,一根所述加强纬线设于第一纬线的两根大马力纤维之间,并且加强经线和加强纬线相互编织在一起,而且加强经线和加强纬线缠绕在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的交织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纤维之间不易松散,连接强度高,有利于提高网布的强度。有利于提高网布的强度。有利于提高网布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网布


[0001]本技术涉及网布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网布。

技术介绍

[0002]网布就是具有网眼的布,网布使用方便,不仅可以运用在服装衣物上,还可以在工业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解决网布强度低的问题,现有市面上出现了高强度网布。
[0003]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105584170A公开了一种硅胶网布,利用聚酯纤维自身所具有的高强度、耐高温特性,将其绞织成聚酯纤维网结构,将绞织后的聚酯纤维网作为硅胶网布的增强层材料,在聚酯纤维网的外层均匀地涂覆一层硅胶;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温度范围广,可以在200℃左右长期使用;该网布还具有低的表面能,易清洁、强度高、可反复使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辅助加工设备
,如烘烤垫等产品。
[0004]现有技术中由于网结构的纤维在编织时具有网孔,因此纤维之间连接易松散,纤维间的连接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网布,纤维之间不易松散,连接强度高,有利于提高网布的强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网布,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网布层,所述外层远离网布层的一侧设有耐磨层。
[0009]所述网布层在经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经线,所述网布层在纬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纬线,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相互编织成网格布,一根第一经线包括两根相互缠绕在一起的聚酯纤维,一根第一纬线包括两根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大马力纤维。所述网布层在经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经线,所述网布层在纬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纬线,一根加强经线设于第一经线的两根聚酯纤维之间,一根所述加强纬线设于第一纬线的两根大马力纤维之间,并且加强经线和加强纬线相互编织在一起,而且加强经线和加强纬线缠绕在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的交织处。
[0010]优选的,所述加强纬线为芳纶纤维,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
[0011]优选的,所述内层包括多根第二经线和多根第二纬线,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相互编织成网格布,所述第二经线为壳聚糖纤维,壳聚糖纤维具有抑菌杀菌功能,所述第二纬线为气凝胶纤维,气凝胶纤维在具有透气性的同时还具有极高保温、吸湿性能。
[0012]优选的,所述内层还包括多根呈十字交叉状的加强纤维,加强纤维与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的夹角均为45度,且加强纤维缠绕在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的交织处。
[0013]优选的,所述加强纤维为芳纶纤维,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
[0014]优选的,所述外层为平织布,所述耐磨层包括多个三元乙丙橡胶,多个三元乙丙橡胶均匀分布在平织布外侧,并且多个三元乙丙橡胶之间形成便于空气流通的通道,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撕裂性、耐溶剂性和耐高温性。
[0015]优选的,所述内层、网布层、外层以及耐磨层通过热压复合固定。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网布,具备以下
[0018]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网布层选用高强度的聚酯纤维和大马力纤维编织而成,并且在聚酯纤维和大马力纤维的交织处缠绕有高强度的芳纶纤维,使得聚酯纤维和大马力纤维之间不易松散,有利于增强聚酯纤维和大马力纤维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网布的强度;
[0020]2、由壳聚糖纤维和气凝胶纤维编织的内层具有透气性好,保温、吸湿性能好,抑菌杀菌的优异性能;并且在壳聚糖纤维和气凝胶纤维的交织处缠绕有高强度的芳纶纤维,使得壳聚糖纤维和气凝胶纤维之间不易松散,有利于增强壳聚糖纤维和气凝胶纤维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网布的强度;
[0021]3、将具有优异耐磨性的三元乙丙橡胶设在网布最外层用于提高网布的耐磨性,另外,三元乙丙橡胶设于具有高透气性的平织布上,且多个三元乙丙橡胶之间形成通道,便于空气流通,有利于提高网布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网布层的编织结构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部放大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的编织结构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内层的编织结构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外层、耐磨层结构图。
[0028]图中:1内层、11第二经线、12第二纬线、13加强纤维;
[0029]2网布层、21第一经线、22第一纬线、23加强经线、24加强纬线;
[0030]3外层、4耐磨层、5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网布,包括内层1和外层3,所述内层1与外层3之间设有网布层2,所述外层3远离网布层2的一侧设有耐磨层4,所述内层1、网布层2、外层3以及耐磨层4通过热压复合固定。
[0033]如图2-4所示,所述网布层2在经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经线21,所述网布层2在纬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纬线22,所述第一经线21和第一纬线22相互编织成网格布,一根第一经线
21包括两根相互缠绕在一起的聚酯纤维,一根第一纬线22包括两根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大马力纤维。
[0034]聚酯纤维强度高、模量高、吸水性低,作为民用织物及工业用织物都有广泛的用途;大力马纤维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其他纤维相比,同等质量的大力马纤维有更高的拉力强度,而同等拉力强度下则质量更轻。
[0035]因此,由聚酯纤维和大马力纤维编织成的网布具有高强度的优点。
[0036]其次,如图2-3所示,所述网布层2在经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经线23,所述网布层2在纬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纬线24,一根加强经线23设于第一经线21的两根聚酯纤维之间,一根所述加强纬线24设于第一纬线22的两根大马力纤维之间,并且加强经线23和加强纬线24相互编织在一起,而且加强经线23和加强纬线24缠绕在第一经线21和第一纬线22的交织处,所述加强纬线24为芳纶纤维。
[0037]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0038]因此,在第一经线21和第一纬线22的交织处缠绕有高强度的芳纶纤维,使得第一经线21和第一纬线22之间不易松散,有利于增强第一经线21和第一纬线22间的连接强度。
[0039]如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1)和外层(3),所述内层(1)与外层(3)之间设有网布层(2),所述外层(3)远离网布层(2)的一侧设有耐磨层(4);所述网布层(2)在经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经线(21),所述网布层(2)在纬向上包括多根第一纬线(22),所述第一经线(21)和第一纬线(22)相互编织成网格布,一根第一经线(21)包括两根相互缠绕在一起的聚酯纤维,一根第一纬线(22)包括两根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大马力纤维;所述网布层(2)在经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经线(23),所述网布层(2)在纬向上还包括多根加强纬线(24),一根加强经线(23)设于第一经线(21)的两根聚酯纤维之间,一根所述加强纬线(24)设于第一纬线(22)的两根大马力纤维之间,并且加强经线(23)和加强纬线(24)相互编织在一起,而且加强经线(23)和加强纬线(24)缠绕在第一经线(21)和第一纬线(22)的交织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物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远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