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06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热处理盒,所述热处理盒内部开设有变向槽,所述变向槽内部设有变向杆,所述变向杆一端与所述变向槽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另一端贯穿所述变向槽并与所述变向槽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贯穿所述变向槽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变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变向杆表面设有变向组件,通过设置变向组件,让物体在热处理装置里的叠加态交错,交错的物体可以更高效的均匀受热,放置叠加在一起时中间的物体受热不够,导致淬火效果不佳,淬火效率降低,通过设置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让热处理装置在停止工作时可以更高效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0003]经检索,中国技术专利202022900238.3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端焊接有淬火罐,所述框架的顶端安装有送料机构,且送料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框架顶端的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延伸杆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伞骨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半导体制冷器,能够配合导热折板对淬火罐中的淬火液进行及时的降温处理,以防止淬火液自身温度过高,从而影响淬火效果;通过设置的斜面端以及斜面端上的半球凸起,能够有效提高导热折板与淬火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降温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热处理装置对物体进行淬火时,会将物体放进装置,并且处于一层一层的叠加态,导致部分的物体受热不均,降低热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热处理盒,所述热处理盒内部开设有变向槽,所述变向槽内部设有变向杆,所述变向杆一端与所述变向槽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另一端贯穿所述变向槽并与所述变向槽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贯穿所述变向槽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变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变向杆表面设有变向组件。
[0007]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盒内部两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活动槽,所述热处理盒内部靠近变向槽一侧的活动槽内部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活动槽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槽并与所述活动槽轴承连接。
[0008]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组件包括设置在变向杆表面的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均与所述变向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活动槽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
轮相适配。
[0009]优选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活动槽内部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均与所述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热处理盒内部靠近变向槽一侧的活动槽内部螺杆均贯穿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两侧所述活动槽内部的对应滑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托板。
[0010]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盒顶部开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内部设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与所述观察槽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表面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
[0012]优选的,所述热处理盒表面一侧设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一端与所述热处理盒固定连接,所述废气管另一端设有废气盒,所述废气盒与所述废气管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1、通过设置变向组件,让物体在热处理装置里的叠加态交错,交错的物体可以更高效的均匀受热,放置叠加在一起时中间的物体受热不够,导致淬火效果不佳,淬火效率降低。
[0015]2、通过设置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让热处理装置在停止工作时可以更高效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结构立体侧剖图;
[0018]图3为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结构立体图;
[0019]附图标记:1、支架;2、热处理盒;3、变向槽;4、变向杆;5、变向组件;6、活动槽;7、螺杆;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滑块;11、托板;12、观察槽;13、透明板;14、散热电机;15、散热风扇;16、废气管;17、废气盒;18、电机;19、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热处理盒2,所述热处理盒2内部开设有变向槽3,所述变向槽3内部设有变向杆4,所述变向杆4一端与所述变向槽3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4另一端贯穿所述变向槽3并与所述变向槽3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4贯穿所述变向槽3一端设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与所述变向杆4固定连接,所述变向杆4表面设有变向组件5;
[0022]所述热处理盒2内部两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活动槽6,所述热处理盒2内部靠近变向槽3一侧的活动槽6内部均设有螺杆7,所述螺杆7一端与所述活动槽6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螺杆7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槽6并与所述活动槽6轴承连接;
[0023]所述变向组件5包括设置在变向杆4表面的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锥齿轮8,所述第一锥齿轮8均与所述变向杆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7贯穿所述活动槽6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二锥齿轮9均与所述螺杆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8与所述第二锥齿轮9相适
配;
[0024]两侧所述活动槽6内部均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均与所述活动槽6滑动连接,所述热处理盒2内部靠近变向槽3一侧的活动槽6内部螺杆7均贯穿所述滑块10并与所述滑块10螺纹连接,两侧所述活动槽6内部的对应滑块1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托板11;
[0025]所述热处理盒2顶部开设有观察槽12,所述观察槽12内部设有透明板13,所述透明板13与所述观察槽12固定连接;
[0026]所述支架1表面设有散热板19,所述散热板19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电机14,所述散热电机1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5;
[0027]所述热处理盒2表面一侧设有废气管16,所述废气管16一端与所述热处理盒2固定连接,所述废气管16另一端设有废气盒17,所述废气盒17与所述废气管16固定连接。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电机18,电机18转动带动变向杆4转动,变向杆4转动带动变向组件5传动,变向组件5传动实现了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热处理盒(2),所述热处理盒(2)内部开设有变向槽(3),所述变向槽(3)内部设有变向杆(4),所述变向杆(4)一端与所述变向槽(3)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4)另一端贯穿所述变向槽(3)并与所述变向槽(3)轴承连接,所述变向杆(4)贯穿所述变向槽(3)一端设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与所述变向杆(4)固定连接,所述变向杆(4)表面设有变向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盒(2)内部两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活动槽(6),所述热处理盒(2)内部靠近变向槽(3)一侧的活动槽(6)内部均设有螺杆(7),所述螺杆(7)一端与所述活动槽(6)内壁轴承连接,所述螺杆(7)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槽(6)并与所述活动槽(6)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组件(5)包括设置在变向杆(4)表面的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锥齿轮(8),所述第一锥齿轮(8)均与所述变向杆(4)固定连接,螺杆(7)贯穿活动槽(6)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二锥齿轮(9)均与所述螺杆(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晟达真空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