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主要应用于楼承板浇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浇筑装置有天泵和地泵两种装置,两种装置均是针对钢筋混凝土板,对于楼承板的浇筑存在空白。普通楼板底部一般为满堂模板支撑,而楼承板靠自身与钢梁的连接承担上部荷载,只有在跨度较大时,加设临时支撑。天泵与地泵在浇筑混凝土时均为单一管口出料,造成楼承板上混凝土泵送点较为集中,堆放高度过高,无法及时分摊均匀,荷载过重,造成楼承板出现较大挠变且出现漏浆等问题,且在浇筑时,尽量选在钢梁顶部,通过钢梁分担荷载,增加钢梁定位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不考虑楼承板对器械承载力的情况下完成浇筑,及解决混凝土浇筑时单一管口出料造成堆载的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
[0004]本技术所述的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包括进料料斗,进料料斗顶部设置吊环,进料料斗底部设置与进料料斗相通的连接腔,连接腔底部分别设置与连接腔相连通的左侧导流管和右侧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料斗(2),进料料斗(2)顶部设置吊环(1),进料料斗(2)底部设置与进料料斗(2)相通的连接腔(3),连接腔(3)底部分别设置与连接腔(3)相连通的左侧导流管(8)和右侧导流管(5),连接腔(3)内分别对应左侧导流管(8)入口设置左侧开合组件(9),对应右侧导流管(5)入口设置右侧开合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导流管(8)和右侧导流管(5)之间设置支撑杆(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6)设置为方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开合组件(9)和右侧开合组件(4)均包括对应左侧导流管(8)入口和右侧导流管(5)入口设置的扇形板(11),两扇形板(11)顶端分别通过左侧中轴(13)和右侧中轴(12)固定在连接腔(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超,王栋,张志勇,曹成帅,杨帅,狄昕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