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51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包括底座,底座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分纱片,相邻的分纱片上依次交替设置成卡纱结构和穿纱结构,卡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上端弯折成向上逐渐变大的开口,穿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中部弯折成两个相互远离的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穿纱更加容易,且不易弄错。不易弄错。不易弄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


[0001]本技术涉及整经机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

技术介绍

[0002]整经时会用到分纱板,分纱板目前通常为塑料或钢板制成的整体梳齿状的分纱板,其具体包括一底座和均匀间隔设置的分纱片,分纱片的底端部插设于底座上,每相邻两分纱片之间的间隙即为供纱线穿过的甬道。
[0003]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将纱线设置到甬道内,由于其较为密集的分纱片,在设置纱线时,非常容易弄错,会出现甬道内漏线或卡入两根纱线,同时在卡入纱线时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能穿纱更加容易,且不易弄错。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包括底座,底座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分纱片,相邻的分纱片上依次交替设置成卡纱结构和穿纱结构,卡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上端弯折成向上逐渐变大的开口,穿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中部弯折成两个相互远离的弧形。
[0006]上述方案的原理为,相邻的分纱片之间依次交替设置成卡纱结构和穿纱结构,在将纱线设置到相邻两分纱片之间的甬道时,将纱线通过穿纱结构穿入第一个甬道,然后将下一根纱线通过卡纱结构卡入第二个甬道,再将下下根纱线通过穿纱结构穿入第三个甬道,依次将纱线设置在所有甬道内,由于卡纱结构和穿纱结构依次交替设置,因此穿纱时不易弄错,不会出现甬道内漏线或卡入两根纱线,其中卡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上端弯折成向上逐渐变大的开口,将纱线卡入时更加容易,穿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中部弯折成两个相互远离的弧形,使此处的宽度大于相邻分纱片下端甬道的宽度,穿纱时更加容易。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相邻的分纱片之间依次交替设置成卡纱结构和穿纱结构,在穿纱时不易弄错,其中卡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上端弯折成向上逐渐变大的开口,将纱线卡入时更加容易,穿纱结构为将相邻分纱片的中部弯折成两个相互远离的弧形,使此处的宽度大于相邻分纱片下端甬道的宽度,穿纱时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施例1中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0]图3为本实施例1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包括底座1,底座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分纱片2,相邻的分纱片2上依次交替设置成卡纱结构3和穿纱结构4,卡纱结构3为将相邻分纱片2的上端弯折成向上逐渐变大的开口,穿纱结构4为将相邻分纱片2的中部弯折成两个相互远离的弧形。
[0014]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纱线5通过穿纱结构4穿入第一个甬道,然后将下一根纱线5通过卡纱结构3卡入第二个甬道,再将下下根纱线5通过穿纱结构4穿入第三个甬道,依次将纱线5设置在所有甬道内。
[0015]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穿纱的整经机用分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分纱片(2),相邻的分纱片(2)上依次交替设置成卡纱结构(3)和穿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根明金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闻道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