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47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涉及脉管畸形注射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架,且储液瓶的顶部安装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顶部连接有真空指示器,且减压阀的外部一端设置有软管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三通接头、截流盒、注射器接口以及单向活瓣的作用,通过注射器接口注入药物,药物进入病变的脉管后会充盈病变的脉管,并且压力会逐渐升高,通过这个装置上的另一端进入病变脉管的另一侧,将灌注进入病变脉管的药物引流回收,注射器接口上的注射器负压抽吸回收的药物后,再次进行灌注,达到药物的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减少治疗费用,疗效可靠,具有可重复性。重复性。重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脉管畸形注射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
技术介绍
脉管畸形是血管或淋巴管形态发生过程中的异常。与肿瘤不同,脉管畸形时的内皮细胞更新正常。根据受累脉管类型和流量特点,脉管畸形可分为低流量(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管或混合性)和高流量(动脉、动静脉)型。脉管畸形往往在出生时就已存在,但此时在临床上通常不明显,之后随着婴儿的整体生长而相应缓慢扩大,逐渐变得明显。此外,血流或淋巴流改变、创伤相关压力改变或者激素改变(如青春期),也可导致脉管畸形进行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脉管畸形是孤立性表现,但也可能出现在复杂的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中。对于脉管畸形,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和局部灌注治疗。由于脉管畸形往往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呈弥漫性分布,外科难以完整切除,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在脉管畸形治疗中,硬化剂注射治疗逐渐代替外科手术切除。现有的脉管畸形在进行注射治疗过程中,对于体积较大的脉管畸形,进行灌注治疗时,往往需要很大的药物用量才能充分的灌注,一方面增加单次治疗费用,另一方面由于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单次药物剂量受到限制,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治疗,明显增加患者的总治疗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脉管畸形在进行注射治疗过程中,对于体积较大的脉管畸形,进行灌注治疗时,往往需要很大的药物用量才能充分的灌注,一方面增加单次治疗费用,另一方面由于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单次药物剂量受到限制,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治疗,明显增加患者的总治疗费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包括:
[0006]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架,且储液瓶的顶部安装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顶部连接有真空指示器,且减压阀的外部一端设置有软管接口,所述软管接口的一端连接有引流管,且引流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截流盒,所述截流盒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镶嵌有阻尼滑块,所述阻尼滑块的外部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顶部安装有拉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连接胶垫;
[0007]内螺纹接口,所述内螺纹接口安装在截流盒的一端,且内螺纹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连接头,所述三通连接头的内部安置有交流腔,且交流腔的顶部连通有注射器接口,所述注射器接口内部设置有止流阀,且三通连接头的外部一端连通有导管接口,所述导管接口的一端连接有微导管导丝,且微导管导丝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活瓣。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卡子,且安装架的内径与储液瓶的外径相等。
[0009]优选的,所述截流盒与三通连接头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三通连接头与截流盒之间为连通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内径大于微导管导丝的外径,且微导管导丝与三通连接头之间为连通状态。
[0011]优选的,所述横板通过阻尼滑块、滑槽与截流盒构成移滑结构,且阻尼滑块与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拉板与横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拉板的高度大于截流盒的盒体高度。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设置有三通接头、截流盒、注射器接口以及单向活瓣的作用,通过注射器接口注入药物,药物进入病变的脉管后会充盈病变的脉管,并且压力会逐渐升高,通过这个装置上的另一端进入病变脉管的另一侧,将灌注进入病变脉管的药物引流回收,注射器接口上的注射器负压抽吸回收的药物后,再次进行灌注,达到药物的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减少治疗费用,疗效可靠,具有可重复性。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储液瓶以及安装架的作用,使得在进行脉管畸形注射治疗过程中,通过医护人员将储液瓶通过安装架及卡子,固定安装在临床边缘,使得储液瓶稳定性高,无需手持,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截流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储液瓶;2、安装架;3、减压阀;4、软管接口;5、微导管导丝;6、真空指示器;7、引流管;8、截流盒;9、内螺纹接口;10、注射器接口;11、止流阀;12、三通连接头;13、单向活瓣;14、导管接口;15、交流腔;16、滑槽;17、阻尼滑块;18、拉板;19、横板;20、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3,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包括储液瓶1,储液瓶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架2,且储液瓶1的顶部安装有减压阀3,安装架2的一端设置有卡子,且安装架2的内径与储液瓶1的外径相等,通过安装架架2配合卡子,方便将储液瓶1固定在临床边缘,减压阀3的顶部连接有真空指示器6,且减压阀3的外部一端设置有软管接口4,软管接口4的一端连接有引流管7,且引流管7的另一端安装有截流盒8,截流盒8与三通连接头12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三通连接头12与截流盒8之间为连通状态,通过三通连接头12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将治疗药物从三通连接头12的注射器接口10进行注射,而后灌注药物从三通连接头12内的交流腔15经过微导管导丝5以及单向活瓣13,进入病变的脉管后会充盈病变的
脉管,并且压力会逐渐升高,通过这个装置上的另一端进入病变脉管的另一侧,将灌注进入病变脉管的药物引流回收,注射器接口10上的注射器负压抽吸回收的药物,再次进行灌注,达到药物循环利用的目的,并且,在药物注射过程中,通过截流盒8,使得引流管7中部呈闭合状态,引流管7的内径大于微导管导丝5的外径,且微导管导丝5与三通连接头12之间为连通状态,方便在完成灌注治疗工作后,通过拉起引流管7外部套接的截流盒8内的拉板18,使得中部截流的引流管7恢复连通状态,便于管内的药物回流至储液瓶1内,利于循环使用,避免管内药物浪费,截流盒8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内部镶嵌有阻尼滑块17,阻尼滑块17的外部连接有横板19,且横板19的顶部安装有拉板18,拉板18与横板19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拉板18的高度大于截流盒8的盒体高度,方便手动操作拉板18,带动横板19在截流盒8内进行上、下移动工作,横板19通过阻尼滑块17、滑槽16与截流盒8构成移滑结构,且阻尼滑块17与滑槽16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阻尼滑块17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脉管畸形注射治疗的循环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1),所述储液瓶(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架(2),且储液瓶(1)的顶部安装有减压阀(3),所述减压阀(3)的顶部连接有真空指示器(6),且减压阀(3)的外部一端设置有软管接口(4),所述软管接口(4)的一端连接有引流管(7),且引流管(7)的另一端安装有截流盒(8),所述截流盒(8)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内部镶嵌有阻尼滑块(17),所述阻尼滑块(17)的外部连接有横板(19),且横板(19)的顶部安装有拉板(18),所述横板(19)的底部连接胶垫(20);内螺纹接口(9),所述内螺纹接口(9)安装在截流盒(8)的一端,且内螺纹接口(9)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连接头(12),所述三通连接头(12)的内部安置有交流腔(15),且交流腔(15)的顶部连通有注射器接口(10),所述注射器接口(10)内部设置有止流阀(11),且三通连接头(12)的外部一端连通有导管接口(14),所述导管接口(14)的一端连接有微导管导丝(5),且微导管导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毅张学鹏邱桐周江元龚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