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41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吸喷增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包括:打印基台、打印托盘、打印喷头;打印托盘正上方设置有打印喷头,打印喷头顶部连通有U型结构的油墨终输出管,油墨终输出管中部连通设置有于对输入到打印喷头内部的油墨进行过滤除杂处理的三级液罐,油墨终输出管远离打印喷头的一端连通有用于保持为油墨终输出管提供稳定的油墨输送的二级液罐,二级液罐底端通过油墨初输出管连通有一级液罐,一级液罐设置为主油墨罐,且其外侧包裹有一层保温套,用于保持一级液罐内部油墨存储的恒温,二级液罐内部设置有防沉淀组件,本装置可为打印提供稳定的油墨支撑,同时保持油墨质量的稳定。同时保持油墨质量的稳定。同时保持油墨质量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吸喷增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喷增材制造设备具有独特的多材料喷射技术,能够完成多方位喷射,兼具超高细节精度、致密和稳定性,拥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工业级零部件批量生产能力,其成型原理:将含有打印材料颗粒的墨水注入一级墨罐,经墨水循环系统到达打印喷头,打印喷头根据零件模型切片数据,将数万颗极细微墨滴精确的喷射到打印托盘上,加热系统对喷射出的材料进行加热,粘合颗粒,使零件成型。
[0003]现有授权专利授权号为:CN213007168U,公开了一种喷头自由调节式的油墨喷码打印机,其在使用时,打印机喷头油墨的供应,只是采用简单的一组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一端连通在打印头上,另一端连通到油墨箱内,此种供料方式,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有:当油墨箱内部油墨含量不足时,此时又正处在打印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打印的突然停止,影响打印的产品质量,而且油墨只是简单的输送,油墨内部的沉淀物容易沉积,造成油墨的均匀度不足。
[0004]因此,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包括:打印基台、打印托盘、打印喷头;打印基台底部通过支撑杆水平放置,打印基台顶中部设置有水平结构的打印托盘,打印托盘正上方设置有打印喷头,待打印喷墨的物件置于打印托盘上,然后通过打印喷头对其进行喷射操作,打印喷头顶部连通有U型结构的油墨终输出管,油墨终输出管中部连通设置有三级液罐,三级液罐用于对输入到打印喷头内部的油墨进行过滤除杂处理,油墨终输出管远离打印喷头的一端连通有二级液罐,二级液罐内部用于保持为油墨终输出管提供稳定的油墨输送,二级液罐底端通过油墨初输出管连通有一级液罐,一级液罐设置为主油墨罐,其内部存储有待使用的全部油墨,且其外侧包裹有一层保温套,用于保持一级液罐内部油墨存储的恒温,所述二级液罐内部设置有防沉淀组件,防沉淀组件用于对传输过程中的油墨进行搅拌,防止其发生沉淀,影响后续打印的质量。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本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一级液罐、二级液罐、三级液罐存储油墨,以及利用二级液罐保持其内部常存有液位稳定且含量一定的油墨,然后经过三级液罐内部对输入至打印喷头中的油墨进行多级过滤处理,确保一级液罐中油墨突然不足时,可通过二级液罐内部的油墨进行短暂时间的维持,保持打印喷头能够在一级液罐中油墨短缺时,进行打印,降低因油墨短缺影响
打印质量的概率,同时确保输入到打印喷头内部的油墨具有较高的质量,能够打印出良好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中二级液罐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中防沉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中:打印基台10,打印托盘11,一级液罐12,二级液罐13,三级液罐14,打印喷头15,油墨终输出管16,油墨初输出管17,保温套18,泵体一19,液位管套20,U型液位管21,防沉淀组件22,抽取管23,液位检测仪24,伺服电机25,搅拌轴26,搅拌叶片27,密封套28,主泵体29,气体排放扣30,布滤网31,金属离子滤网32,活性硅藻土滤33,活性炭滤网34,液罐顶盖35。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5]如图1

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的结构图,包括:打印基台10、打印托盘11、打印喷头15;打印基台10底部通过支撑杆水平放置,打印基台10顶中部设置有水平结构的打印托盘11,打印托盘11正上方设置有打印喷头15,待打印喷墨的物件置于打印托盘11上,然后通过打印喷头15对其进行喷射操作,打印喷头15顶部连通有U型结构的油墨终输出管16,油墨终输出管16中部连通设置有三级液罐14,三级液罐14用于对输入到打印喷头15内部的油墨进行过滤除杂处理,油墨终输出管16远离打印喷头15的一端连通有二级液罐13,二级液罐13内部用于保持为油墨终输出管16提供稳定的油墨输送,二级液罐13底端通过油墨初输出管17连通有一级液罐12,一级液罐12设置为主油墨罐,其内部存储有待使用的全部油墨,且其外侧包裹有一层保温套18,用于保持一级液罐12内部油墨存储的恒温,所述二级液罐13内部设置有防沉淀组件22,防沉淀组件22用于对传输过程中的油墨进行搅拌,防止其发生沉淀,影响后续打印的质量。
[00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靠近打印喷头15一侧的油墨终输出管16上设置有主泵体29,利用主泵体29的驱动控制油墨终输出管16内部的油墨朝向打印喷头15中传输,
[0017]所述二级液罐13内部设置有U型液位管21,U型液位管21的两端套装有液位管套20,靠近油墨初输出管17一侧的液位管套20一侧与油墨初输出管17连通,且油墨初输出管17上设置有用于将一级液罐12内部油墨输送至U型液位管21内部的泵体一19,另一端液位管套20内部设置有端部延伸至U型液位管21内部的抽取管23,抽取管23顶端设置有泵体二,且向上延伸与油墨终输出管16端部连通,利用U型液位管21的结构保持其内部有油墨两端处于相同的高度,同时在靠近油墨初输出管17一侧的液位管套20内顶部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U型液位管21内部油墨液位高度的液位检测仪24,随着抽取管23对其内部油墨的抽取,在
液位检测仪24、泵体一19的作用,将其内部液位保持稳定,实现即使一级液罐12内部油墨突然不足,利用U型液位管21内部的油墨,仍可为油墨终输出管16提供短暂的持续供料,防止影响打印喷头15的正常打印;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参阅图3,防沉淀组件2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U型液位管21外侧壁上的伺服电机25,伺服电机25输出端连通有置于U型液位管21内部的搅拌轴26,搅拌轴26周向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搅拌叶片27,启动伺服电机25驱动搅拌轴26控制搅拌叶片27旋转,然后对置于U型液位管21内部的油墨进行搅动,保持均匀;
[0019]位于U型液位管21外侧壁的伺服电机25输出端套装有密封套28,密封套28的设置可防止U型液位管21内部的油墨沿着伺服电机25输出端泄漏。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包括:打印基台、打印托盘、打印喷头;打印基台底部通过支撑杆水平放置,打印基台顶中部设置有水平结构的打印托盘,打印托盘正上方设置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顶部连通有U型结构的油墨终输出管,油墨终输出管中部连通设置有于对输入到打印喷头内部的油墨进行过滤除杂处理的三级液罐,所述油墨终输出管远离打印喷头的一端连通有用于保持为油墨终输出管提供稳定的油墨输送的二级液罐,所述二级液罐底端通过油墨初输出管连通有一级液罐,一级液罐设置为主油墨罐,且其外侧包裹有一层保温套,用于保持一级液罐内部油墨存储的恒温,所述二级液罐内部设置有防沉淀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打印喷头一侧的油墨终输出管上设置有主泵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喷增材制造设备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液罐内部设置有U型液位管,U型液位管的两端套装有液位管套,靠近油墨初输出管一侧的液位管套一侧与油墨初输出管连通,所述油墨初输出管上设置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耀王宇鑫毕超李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普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