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37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0
一种自锁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组件,包括主体与弓状的锁钩,在主体上设置有链牙通道及连通链牙通道的锁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动按钮,拨动按钮包括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包括转轴及从转轴上向上延伸出的支臂,连接臂搭接转轴进而转轴转动时能够让连接臂摆动也让钩臂端移动;拨动按钮还包括按钮盖板,按钮盖板横向插接在支臂上,连接臂位于按钮盖板的下方;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主体上的围盖,围盖包括围盖侧壁,围盖侧壁位于按钮盖板的侧边但不妨碍拨动按钮转动,用于防止按钮盖板退出;转动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主体上或围盖侧壁上;把拨动按钮拆分为转动的转动支架与插接于转动支架上的按钮盖板,减少了组合安装时的失误,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链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拉链作为服饰包箱的主要配件已被广泛应用,而常见的拉链根据能否锁定分类可分为非自锁拉链与自锁拉链,非自锁拉链的拉头在链带啮合时可能在非人为操作下沿链带滑动,而自锁拉链则通过自锁机构则可以防止非人为操作条件下的拉头的自我滑动。而目前上市面上最常见的自锁拉链的结构一般包括主体、弹片、马勾以及拉片,锁定状态下,马勾的自由端在弹片的弹片作用力下插入到拉链的链牙缝隙中从而实现拉头锁定;在需要拉动拉头时,提拉连接于拉头上的拉片,拉片上提时能够把马勾的自由端从链牙的缝隙中抽出从而实现解除拉头的锁定;拉头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松开拉片,马勾在弹片的作用力下实现复位。但这种自锁拉链结构很不稳定,特别在提拉所述拉片时不能保证拉力与方向,这会让马勾发生错定位或假定位,十分影响拉链的使用。
[0003]为此人们在现有自锁拉链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公开号为CN10900809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拉链的拉头,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具有锁针卡位孔;帆板,帆板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槽内,帆板的一端具有能够穿过锁针卡位孔卡住链牙使链牙自锁的锁针;按钮,所述本体在所述安装槽处具有高于所述本体表面的凸起,所述按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凸起的侧壁上;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按钮中的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帆板相抵,这样按钮与帆板相抵,并驱动帆板转动。这种自锁结构通过按动按钮而实现拉头的自锁与解锁,替代了拉片的提拉解锁结构,保证了拉头拉动时的稳定性。但这种拉头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所述平衡支架与按钮滑动连接,在所述按钮安装到所述侧壁的过程中很容易掉落,安装效率底;二是,所述按钮更换时需要带着转轴一起拆卸,而且安装与拆卸所述按钮时很容易损坏凸起的侧壁;三是,所述按钮安装到所述侧壁上时,转轴与安装孔外露,美观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锁拉头,包括主体与弓状的锁钩,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链牙通道及连通所述链牙通道的锁孔,所述锁钩包括固定端、活动的钩臂端以及连接所述固定端与钩臂端的连接臂,所述固定端连接在所述主体上,当所述连接臂受到顶压驱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钩臂端移动,即让所述钩臂端穿过所述锁孔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中或让所述钩臂端从所述链牙通道退回到所述锁孔中;还包括拨动按钮,所述拨动按钮包括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包括转轴及从转轴上向上延伸出的支臂,所述连接臂搭接所述转轴进而所述转轴转动时能够让所述连接臂摆动也让所述钩臂端移动;所述拨动按钮还包括按钮盖板,所述按钮盖板横向插接在所述支臂上,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按钮盖板的下方;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围盖,所述围盖包括围盖侧壁,所述围盖侧壁位于所述按钮盖板的侧边但不妨碍所述拨动按钮转动,用于防止所述按钮盖板退出;所述转动支架
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或所述围盖侧壁上。
[0005]其中,所述主体,是指所述自锁拉头用于与链带活动连接的主要结构部件,其包括上板、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上板、下板与连接柱定义了呈左右延伸布置的链牙通道,一对链带活动布置在所述链牙通道中,所述主体通过来回移动从而让一对链带结合或分离。
[0006]其中,所述锁钩,是能够用于限定所述自锁拉头移动的构件,具体的,所述锁钩是通过连接所述自锁拉头的主体与链带实现锁定,或通过解开所述主体与链带的连接实现解除锁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钩呈弓状,所述连接臂左右横向布置,所述固定端与钩臂端从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向下延伸布置,所述主体的连接柱上设置有柱孔,所述锁钩的固定端伸入到柱孔中并卡接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钩臂端则活动穿插于所述锁孔并实现与所述链带连接。为了让所述钩臂端与链带实现连接与分离,所述锁钩能够相对所述主体摆动,这既可以是所述锁钩整体绕着所述固定端摆动,也可以是所述锁钩自身的局部变形从而让所述钩臂端与连接臂摆动。
[0007]其中,所述锁孔,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板或下板上的通孔,所述锁孔连通所述链牙通道与外部空间,所述锁孔的大小适配所述锁钩的钩臂端,所述锁钩的钩臂端能够自由地穿插通过所述锁孔并伸入到所述链牙通道中或者从所述链牙通道退回到所述锁孔中。
[0008]其中,所述拨动按钮,是用于驱动所述锁钩摆动的构件,其由相插接的支架与按钮盖板组合而成,所述拨动按钮摆动时组合的所述转动支架与按钮盖板是一起同步摆动的。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安装所述转动支架到所述主体上,再安装所述锁钩并让所述连接臂搭接到所述转动支架上,然后插接所述按钮盖板从而在上方遮挡住所述转动支架与锁钩,让所述锁钩实现单独安装,所述按钮盖板能够灵活装拆。
[0009]其中,所述转动支架,是所述拨动按钮的基座构件,所述转动支架下可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主体与锁钩,上可通过支臂连接所述按钮盖板,所述转动支架上的转轴上设置有凸块,在所述转动支架转动时所述凸块能够让所述连接臂摆动从而驱动所述钩臂端摆动。
[0010]其中,所述转轴转动时能够让所述连接臂摆动也让所述钩臂端移动,由于所述转轴转动包括正向转动与反向转动,这样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应用,第一种,所述锁钩自身受到一定的作用力从而压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正向转动时主动驱动所述连接臂摆动以实现锁定或解锁,而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时,所述锁钩在自身或其它外力作用下进行复位;第二种,所述锁钩搭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在正转与反转过程中都带着所述连接臂摆动。
[0011]其中,所述围盖,是盖合在所述主体上的遮挡构件,通过所述围盖的侧壁能够限定所述按钮盖板滑移脱出,相反的,通过拆卸所述这围盖就能方便地更换所述按钮盖板。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把所述拨动按钮拆分为转动的所述转动支架与插接于所述转动支架上的按钮盖板,在安装时自上而下逐步安装,先安装放置所述转动支架,再安装所述锁钩,然后插入按钮盖板,让所述锁钩的摆臂端既搭接在所述转轴上又穿插在所述转轴与按钮盖板之间,减少了组合安装时的失误,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第二,插接安装的所述按钮盖板不但能遮挡住下方的所述转动支架与锁钩,还便于拆卸更换,不同的颜色与材质可以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增加所述自锁拉头的适配性;第三,通过设置所述围盖,不但很好的遮挡住所述转动支架、锁钩以及部分
按钮盖板,还能限定了所述按钮盖板的滑移松脱,大大提高了所述自锁拉头的整体美观性;第四,所述锁钩隐藏安装于所述按钮盖板与围盖下,减少了杂物或布料插入到所述锁钩的连接臂下以影响所述连接臂摆动的问题,大大提高所述自锁拉头的移动稳定性;第五,通过所述拨动按钮驱动所述锁钩实现准确切换锁定与解锁状态,有效减少所述锁钩假锁或锁定位置不准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自锁拉头的使用稳定性。
[0013]为了让所述按钮盖板能插入到所述转动支架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滑轨与滑槽,所述滑轨与滑槽分别布置在所述支臂与按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拉头,包括主体与弓状的锁钩,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链牙通道及连通所述链牙通道的锁孔,所述锁钩包括固定端、活动的钩臂端以及连接所述固定端与钩臂端的连接臂,所述固定端连接在所述主体上,当所述连接臂受到顶压驱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钩臂端移动,即让所述钩臂端穿过所述锁孔插入到所述链牙通道中或让所述钩臂端从所述链牙通道退回到所述锁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动按钮,所述拨动按钮包括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包括转轴及从转轴上向上延伸出的支臂,所述连接臂搭接所述转轴进而所述转轴转动时能够让所述连接臂摆动也让所述钩臂端移动;所述拨动按钮还包括按钮盖板,所述按钮盖板横向插接在所述支臂上,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按钮盖板的下方;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围盖,所述围盖包括围盖侧壁,所述围盖侧壁位于所述按钮盖板的侧边但不妨碍所述拨动按钮转动,用于防止所述按钮盖板退出;所述转动支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或所述围盖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与滑槽,所述滑轨与滑槽分别布置在所述支臂与按钮盖板上,所述按钮盖板通过所述滑轨与滑槽插接在所述转动支架上并能够与所述转动支架一起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插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华
申请(专利权)人: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