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731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用黄麻纤维、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制成,其重量份分别为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麻布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还涉及一种生产该黄麻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提购物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用品。
[0003]因为一次性塑料袋成本低,使用方便,所以,一般都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作为手提购物袋。但是,由于一般这种塑料袋难降解,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0004]随着环保的需要,现在提倡弃用塑料袋而改用布料袋。但是,如果手提购物袋用纯棉的或者纯黄麻织造布料的,价格过于昂贵,很难推广使用。
[0005]为了找到一下能够替代一次性塑料袋的手提购物袋的布料,价格要比现有纯棉的或者纯黄麻织造布料低,容易推广,又要兼顾环保要求,人们注意到了一种可降解的非织造的材料,如具有代表性的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

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但是,这种材料的价格还是很高,原料价格均在3

5万元/吨。现在市面上的全降解无纺布购物袋均是这类产品,这类无纺布克重70

80克/

,售价在1元/个以上,价位还是远远高于现有的吹塑袋,也难以推广。
[0006]而黄麻纤维资源丰富,世界年产量500万吨以上,黄麻纤维产品使用历史悠久,兼具环保和成本优势,价格仅为5000元/吨左右。因此,在黄麻纤维产品表面喷涂PLA和PBAT或者贴熔PLA和PBAT膜,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兼顾黄麻纤维与PLA和PBAT的优点。但是,黄麻纤维特有的质感又被掩盖了,不能用于制作高档的手提购物袋。
[0007]如果能够将黄麻纤维与可降解类聚乳酸纤维PLA和PBAT纤维结合,通过现代非织造技术加工成非织造布,就能将黄麻纤维特有的质感体现出来,可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原料成本,售价可在1元/个以下,为推广使用创造条件。
[0008]但是,现有技术中,黄麻纤维与可降解类聚乳酸纤维PLA和PBAT纤维结合加工成非织造布,接缝强度低,有的根本无法接缝和接提带,无法用一体成袋机加工成袋,而采用手工缝制成袋,成本又会成倍增加,因而不适合用于制作手提购物袋。
[0009]为了能够利用黄麻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结合加工成可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非织造布,申请人投入了很大的研发力量,在原料的组分及其用量、生产过程的步骤和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试验和深入分析,终于获得成功,生产出了一种可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该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接缝强度良好,提带粘结牢靠,制成的购物袋可承重8公斤以上,具有黄麻纤维特有的质感,而且兼具环保和成本优势,售价约0.7元/个。为了保护技术创新,现将该用于制作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及其生产方法申请本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还提供一种生产该黄麻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用黄麻纤维、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制成,其重量份分别为40

60、30

33、36

40;把黄麻纤维与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合均匀后梳理成单层克重为10

20克/平方米的纤维网,然后经4

6层上下叠加成多层复网,再经4道针刺工艺使多层复网纤维上下缠结,最后经155—158℃双热轧辊以速度3

5米/分钟的速度在线滚压,在双组分聚乳酸纤维皮层熔化状态下滚压成膜,并在出棍后即时冷却固结形成网状结构的膜组织材料;所述黄麻纤维平均支数达到900公支以上,纤维平均长度3

3.5公分;所述聚乳酸纤维为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纤维细度2.5

5d,纤维长度4

5公分,皮层PBAT,聚对苯二甲酸

己二酸丁二醇酯,熔点130℃左右,芯层PLA,聚乳酸,熔点165

170℃。
[0012]所述聚乳酸纤维为泉州斯马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
[0013]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克重为40

120克/平方米。
[0014]本专利技术的生产上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黄麻纤维:采用黄麻纺织生产线梳理以后各工序的落麻短纤,除去灰分杂质;或将通过黄麻梳理机C111和C121正常梳理的黄麻纤维通过切断成3

3.5公分长,再经棉型梳理机梳理二次以提升纤维支数,使梳理后工艺纤维平均支数达900公支以上;b.开包称重:混配原料组分及重量份为,黄麻纤维40

60,聚乳酸纤维30

33,棉纤维36

40;所述棉纤维纤维细度2.5

5d,纤维长度4

5公分;c.开松、混棉、凝棉与振动给棉:将原料依次经开松、混合、再开松、再混合、凝集、振动给料处理;d.梳理:将经振动给棉输出的纤维网进行梳理处理,梳理工艺采用单锡林、双道夫、双杂乱辊梳理机处理,锡林速度700米/分,工作罗拉40米/分,道夫速度20米/分,前杂乱辊速度为13米/分,后杂乱辊速度为10米/分,喂入速度0.4米/分,输出速度16米/分,上下纤维网每层克重为5

10g/

,锡林和工作罗拉均采用自锁针布;e.铺网:将从上道梳理机上下道夫输出来的两层纤维网通过输送帘导入到铺网机往复匀速摆动铺设在垂直流向的底帘上,铺网时叠网4

6层,铺网速度18.5米/分,底帘与夹持进料机过度帘接口落差小于5公分;f.针刺:铺网输出到底帘上的纤维网经过度帘导入到第一道针刺,依次经过四道针刺,第一道和三道是下刺、二道和四道是上刺,其中针密依次为:17.61n/c

、36.14 n/c

、56.01 n/c

、60.02 n/c

,一、二和二、三道针刺输出与喂入之间设纤维网引导输送帘,以免纤维网重力拉伸和振动造成波纹不匀,四道针刺出网速度依次分别为4.0米/分、4.3米/分、4.7米/分、5.2米/分,四道针刺步进量依次分别为14.3mm/t、14.8mm/t、15.5mm/t、16.5mm/t;g.控温控压轧烫:将末道针刺后的纤维网布通过半包覆油热式上下辊滚压形成网状结构的膜组织材料即得黄麻纤维非织造布,轧烫的压力3

4 MPa,速度3

5米/分钟。
[0015]还有成卷步骤,将网膜从轧烫辊输出后导入到收卷机收卷,收卷工序包括光控齐边,两端纵刀切边,数控计长、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高档手提购物袋的可降解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用黄麻纤维、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制成,其重量份分别为40

60、30

33、36

40;把黄麻纤维与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合均匀后梳理成单层克重为10

20克/平方米的纤维网,然后经4

6层上下叠加成多层复网,再经4道针刺工艺使多层复网纤维上下缠结,最后经155

158℃双热轧辊以速度3

5米/分钟的速度在线滚压,在双组分聚乳酸纤维皮层熔化状态下滚压成膜,并在出棍后即时冷却固结形成网状结构的膜组织材料;所述黄麻纤维平均支数达到900公支以上,纤维平均长度3

3.5公分;所述聚乳酸纤维为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纤维细度2.5

5d,纤维长度4

5公分,皮层PBAT,聚对苯二甲酸

己二酸丁二醇酯,熔点130℃左右,芯层PLA,聚乳酸,熔点165

1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纤维为泉州斯马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组分皮芯结构的聚乳酸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克重为40

120克/平方米。4.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黄麻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黄麻纤维:采用黄麻纺织生产线梳理以后各工序的落麻短纤,除去灰分杂质;或将通过黄麻梳理机C111和C121正常梳理的黄麻纤维通过切断成3

3.5公分长,再经棉型梳理机梳理二次以提升纤维支数,使梳理后工艺纤维平均支数达900公支以上;b.开包称重:混配原料组分及重量份为,黄麻纤维40

60,聚乳酸纤维30

33,棉纤维36

40;所述棉纤维纤维细度2.5

5d,纤维长度4

5公分;c.开松、混棉、凝棉与振动给棉:将原料依次经开松、混合、再开松、再混合、凝集、振动给料处理;d.梳理:将经振动给棉输出的纤维网进行梳理处理,梳理工艺采用单锡林、双道夫、双杂乱辊梳理机处理,锡林速度700米/分,工作罗拉40米/分,道夫速度20米/分,前杂乱辊速度为13米/分,后杂乱辊速度为10米/分,喂入速度0.4米/分,输出速度16米/分,上下纤维网每层克重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清周迎春朱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南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