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712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光纤剥模器冷却的技术领域。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包括光纤剥模器、第一冷却室、第二冷却室及至少两个导通室,第一冷却室具有密封腔体,密封腔体上开设两个第一连通孔,光纤剥模器的一端从一个第一连通孔穿入并从另一个第一连通孔穿出,第一密封腔体内设有冷却介质,密封腔体还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通孔;第二冷却室具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连通孔;每个导通室连通一个第二连通孔和一个第三连通孔,以使冷却介质在密封腔体和冷却通道之间流通。本申请提供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冷却效率高且密封性好,尤其适用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尤其适用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尤其适用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纤剥模器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纤剥模器是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中用于去除包层残留泵浦光,从纤芯泄漏到内包层中传输的ASE光以及高阶模式信号光的理想器件。
[0003]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中,泵浦光与信号光在掺杂光纤中经过能量交换,泵浦减弱,信号增强,泵浦能量无法全部被吸收,总会有所残留,并在双包层光纤的外包层中传输(如793nm,808nm,915nm,940nm,976nm等),这部分能量往往是不需要的,而且可能对后续器件造成伤害,用光纤剥模器可以有效“剥除”包层内的残余泵浦甚至是内包层返回的反射信号光,而在纤芯中传输的信号光能够被很好的保持,包括信号光功率和光束质量因子(M2)。
[0004]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传导冷却方式来应对光纤激光器特别是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热效应问题。在此冷却传导方式中,光纤剥模器被固定于金属密封腔内,并通过介于光纤剥模器与金属密封腔之间的传导材料(比如冷却液)来疏散聚集于光纤剥模器内的热量。
[0005]然而,现有的金属密封腔结构复杂且封装可靠性差,容易出现金属密封腔漏水的问题。同时,由于密封性差,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金属密封腔内,污染腔体内的传导材料,杂质附着于光纤剥模器表面减低了光纤剥模器的散热效果,进而制约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提升。另外,现有的金属密封腔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不利于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冷却光纤剥模器的金属密封腔密封结构复杂且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7]本申请提供了:
[0008]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包括:
[0009]光纤剥模器;
[0010]第一冷却室,具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上开设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一端从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入并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出,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壁分别与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两端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腔体内设有冷却介质,所述密封腔体还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通孔;
[0011]第二冷却室,具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连通孔;
[0012]至少两个导通室,每个所述导通室连通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三连通孔,以使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密封腔体和所述冷却通道之间流通。
[0013]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却室还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孔处;
[0015]所述夹持组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壁连接,所述光纤剥模器由所述第一通孔穿入或穿出所述密封腔体。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光纤剥模器上并与所述夹持组件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光纤剥模器之间的间隙。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持部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夹持部嵌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
[0018]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抵接。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冷却室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密封腔体可拆卸连接;
[0020]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导通室对应穿设一个所述定位孔。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还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定位孔设置;
[0022]所述密封腔体上还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或卡接。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冷却室还包括冷源和压泵,所述压泵驱动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密封腔体和所述冷却通道之间流动,所述冷源与所述冷却通道连接以转移所述冷却介质的热量。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通室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三密封件,所述壳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和所述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连通孔之间的间隙。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三密封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三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密封腔体和所述连接板之间。
[0026]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前述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包括:
[0027]制备光纤剥模器;
[0028]获取两个第一夹持部、两个第二夹持部、两个导通室、第二冷却室、密封腔体和六个密封件;
[0029]将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一端从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入,并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出;
[0030]将两个所述密封件分别从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两端套入,再将两所述第一夹持部分别从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两端套入,并保持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抵接;
[0031]另取两个所述密封件分别从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两端套入,再将两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从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两端套入,使所述密封件被夹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
[0032]将两所述第一夹持部组装于密封腔体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处;
[0033]将两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夹持部进行组装;
[0034]将各所述导通室的一端于所述第二连通孔处与所述密封腔体连接,将各所述导通室的另一端于第三连通孔处与所述第二冷却室连接;
[0035]将最后两个所述密封件分别套设于所述导通室的外侧,并使上述最后两个密封件被夹设在所述密封腔体和所述第二冷却室之间。
[003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第一冷却室具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上开设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一端从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入并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出,两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壁分别与所述光纤剥模器两端的光纤密封连接,连接结构简单且整体体积小,提高了第一冷却室的密封性,防止冷却介质被污染。同时,通过设置每个所述导通室连通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三连通孔,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密封腔体和所述冷却通道之间流通,这样的连接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
[0037]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该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效率高,通过该方法制成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密封性好且冷却效果佳,尤其可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剥模器;第一冷却室,具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上开设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一端从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入并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穿出,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壁分别与所述光纤剥模器的两端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腔体内设有冷却介质,所述密封腔体还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通孔;第二冷却室,具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连通孔;至少两个导通室,每个所述导通室连通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三连通孔,以使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密封腔体和所述冷却通道之间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室还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孔处;所述夹持组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壁连接,所述光纤剥模器由所述第一通孔穿入或穿出所述密封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光纤剥模器上并与所述夹持组件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光纤剥模器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持部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夹持部嵌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剥模器冷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室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密封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导通室对应穿设一个所述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剥模器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徐小川杨禄文张楠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