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异丙醇介导制备2-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711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六氟异丙醇介导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氟异丙醇介导制备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芳香胺类衍生物的应用催化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六氟异丙醇介导芳基4

位含取代基的苯胺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高效反应制备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此外,它们在生物制剂、农药、医药中间体、光电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以及催化剂配体的制备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0003]由于芳香伯胺、芳香仲胺等化合物中N

H键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极易参与不饱和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或与C

X键(X= Cl, Br, I, B(OH)2, OTf, OTs等)发生交叉偶联反应。通常情况下,在有机合成上为了对芳香伯胺类化合物中的芳香环进行官能团化反应,往往需要用酸酐对NH2官能团进行预保护;进而在导向基团及过渡金属的催化下实现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在反应结束后再脱除保护官能团。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反应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有机溶剂及反应试剂,且产物损失较大,不符合当代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
[0004]目前文献已报道的合成2

二芳基甲基取代芳香伯胺类衍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1)硝基还原反应:利用2

二芳基甲基取代硝基苯类衍生物与还原剂(锌粉、铁粉、甲酸、硅烷、四氢铝锂、硼氢化钠等)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发生还原反应;(2)交叉偶联反应:采用二芳基甲基取代硼酸酯或二芳基甲基取代溴化镁格式试剂在过渡金属(铁、铜、镍、钯等)与碱等试剂的存在下催化其与2

卤代芳香伯胺的交叉偶联反应。但是,上述方法一般都采用对空气敏感的试剂(格式试剂、还原剂等)、特殊配体(二茂铁配体、卡宾配体等),而且还存在着实验步骤繁琐、催化剂昂贵且难以回收利用、反应条件苛刻、底物适用性交叉、产率较低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等缺陷。
[0005]迄今为止,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存在着原料质量、生产的安全性(格式试剂及还原剂等化合物具有空气、水敏感性)以及产品的稳定性及纯度等几个方面的难题,合成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只有美、日、德等国的几家公司在生产,而我国部分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产品目前的情况主要是依靠于进口。
[0006]针对现有的2

二芳基甲基取代叔芳胺类化合物合成工艺的不足,业界正着力于采用温和反应条件高效催化研制由稳定、廉价易得的叔芳胺类化合物作为砌块合成对应的2

二芳基甲基取代叔芳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廉价易得的芳基4

位含取代基的苯胺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作为原料的高选择性合成对应的2

二芳基甲基取代叔芳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8]本专利技术包含下述步骤:取反应量的芳基4

位含取代基的苯胺类化合物、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在搅拌下于25~100℃下反应3~12小时,即制得相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具体反应式如下:(I)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Ar是选自苯基、2

甲基苯基、4

甲基苯基、4

乙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4

异丙氧基苯基、4

苄氧基苯基、2

羟基苯基、4

三氟甲基苯基、4

氟苯基、3

氟苯基、2

氟苯基、4

溴苯基、3

溴苯基、2

溴苯基、3

硝基苯基、3

腈基苯基、4

腈基苯基、2,5

二甲氧基苯基、3

甲氧基
‑4‑
羟基苯基、5

甲基
‑2‑
呋喃基、2

噻吩基、3

噻吩基、9

蒽基;R1是选自甲基、异丙基、叔丁基;R2是选自甲基、甲氧基、苯氧基、氨基、羟基、硝基、氟;R3是选自氢、甲基、碘。
[0009]上述由六氟异丙醇介导芳基4

位含取代基的苯胺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合成2

二芳基甲基取代叔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述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芳)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是选自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乙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叔丁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六氟异丙醇介导芳基4

位含取代基的苯胺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具有结构式(I)中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I)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取反应量的芳基4

位含取代基的苯胺类化合物、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在搅拌下于25~100℃下反应3~12小时,即制得相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2

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Ar是选自苯基、2

甲基苯基、4

甲基苯基、4

乙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4

异丙氧基苯基、4

苄氧基苯基、2

羟基苯基、4

三氟甲基苯基、4

氟苯基、3

氟苯基、2

氟苯基、4

溴苯基、3

溴苯基、2

溴苯基、3

硝基苯基、3

腈基苯基、4

腈基苯基、2,5

二甲氧基苯基、3

甲氧基
‑4‑
羟基苯基、5

甲基
‑2‑
呋喃基、2

噻吩基、3

噻吩基、9

蒽基;R1是选自甲基、异丙基、叔丁基;R2是选自甲基、甲氧基、苯氧基、氨基、羟基、硝基、氟;R3是选自氢、甲基、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芳)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是选自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乙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叔丁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甲氧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异丙氧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苄氧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羟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三氟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氟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氟苯基)亚甲基

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碧权刘贤平史崇浩朱龙志许卫凤唐课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