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64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混合待测样定性检测,判断混合待测样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化合物,针对第一类化合物,从化合物分子结构出发,选择多个与第一类化合物分子结构相似的第二类化合物,结合多个所述第二类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和半数致死浓度建立定量预测模型。将第一类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输入至所述定量预测模型,通过定量预测模型预测出第一类化合物预测半数致死浓度,以便完整评估混合待测样中抑菌活性的组成,进而高效降解混合物的抑菌活性。而高效降解混合物的抑菌活性。而高效降解混合物的抑菌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化合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然界中大部分化合物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均影响着混合物的抑菌活性。当前有标准品的化合物达到百万种,而已知的化合物超过1000万种,并每年以数千种的速度增加。对于环境中的化合物,其抑菌活性是其重要评价指标。半数致死浓度(LC
50
)常被作为化合物对微生物抑菌活性的重要指标
[0003]环境中大量混合物经过净水技术处理后,尽管其中的化学物质浓度下降了,但是其抑菌活性仍处于较高水平。为了能高效降解混合物的抑菌活性,检测混合物中各组分对混合物抑菌活性的贡献至关重要。然而,通过实验方法对混合物中每种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评价是不现实的,在达到浓度检测线的基础上,对于没有标准品的化合物(即无标化合物,特指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难以获得用于检测的标准物质,无法通过实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没有标准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混合待测样,并对所述混合待测样进行定性检测,获得混合待测样中的化合物组成;根据混合待测样中的化合物组成判断所述混合待测样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化合物;若所述混合待测样中存在第一类化合物,选择一种第一类化合物作为待测物质;根据待测物质的分子结构选择多个与所述待测物质分子结构相似的第二类化合物;所述第二类化合物为有标准品的化合物;分别获得所选择的多个所述第二类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和半数致死浓度;结合多个第二类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和相应的半数致死浓度建立定量预测模型;将待测物质的分子描述符输入至所述定量预测模型,定量预测模型对待测物质的分子描述符进行分析并输出待测物质的预测半数致死浓度;返回执行所述选择一种第一类化合物作为待测物质,直至混合待测样中所有的第一类化学物均被选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混合待测样,并对所述混合待测样进行定性检测,获得混合待测样中的化合物组成包括:将混合待测样过滤后作浓缩定容处理,获得浓缩样;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获得色谱图;对于色谱图的结果,通过NIST数据库鉴定,获得所述混合待测样中的化合物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描述符包括最低未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油水分配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得所选择的多个所述第二类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和半数致死浓度包括:通过高斯计算获得第二类化合物的低未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有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作为受体配制含菌溶液以检测第二类化合物的半数致死浓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混合样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有抗性微生物作为受体,配制含菌溶液以检测第二类化合物的半数致死浓度包括:选择一种第二类化合物作为待分析物质;配制待分析物质溶液,并按浓度梯度进行稀释获得样品溶液,将第一定量的样品溶液与第二定量的含菌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记含菌溶液的初始吸光度为OD
initial
,将混合液在设定温度下震荡培养预设时间;测量各浓度梯度下混合液的吸光度O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鹏城尤爱菊胡国建张鸿清胡可可王自明滑磊余根听余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