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棉田全程栽培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57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渍化棉田全程栽培管理方法,该方法为高密度栽培即高密度种植(理论株数1.6-2.4万株/亩);五早管理技术即采用早熟品种(生育期115~125天)适时早播、早中耕多中耕、早放苗定苗,早防蓟马;三促技术即前期促苗早发稳长、中期促蕾保铃、后期促早熟吐絮;三防技术即苗期防立枯病、蕾期防蚜虫、花铃期防棉铃虫;化控技术即根据棉花品种、苗情和农艺措施轻重不一多次化控;施肥技术即有机-无机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盐分为害;通过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能提高盐渍化低产棉田棉花产量高,克服棉花前期生长缓慢,易发生苗期病害,棉株发育的相对矮小,后期往往贪青晚熟甚至棉桃不能正常开裂吐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盐渍化 低产棉田棉花创建高产全程栽培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盐渍化低产农田地下水埋深较浅,除土壤盐分对作物生长影口向外,土壤冷湿地温上升较慢,影响适时播种,较中高产棉田晚播种15 一25天。 一般多在4月25日以后才能播种(中高产棉田4月5日开始播 种)生长期短;棉花前期生长缓慢,易发生苗期病害,棉株发育的相 对矮小,后期往往贪青晚熟甚至棉桃不能正常开裂吐絮,产量较低。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中提到"一种中度盐碱地棉花栽培法"是采 用生育期115天左右的短季棉品种,于5月中旬地温回升后播种;采 用开深沟播种,地膜覆盖,出苗后推迟放苗时间;密度6000株/亩左 右,不整枝;盐碱地植棉的关键技术措施是保全苗,促早发;盐碱地 棉花高产配套技术采用滴溉解决出苗问题;整地造墒是提高棉花播种 质量、 一播全苗的关键环节的盐碱地棉花一播全苗的管理技术;康地 宝脱盐剂是以生物化学物质为主的盐碱土壤改良剂,提高强盐渍化棉 田土壤改良效果,通过春灌施用康地宝。本专利技术依据盐渍化低产棉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密、五早、 三防、三促迟打顶、多控、科学水肥管理"的盐渍化棉田高产全程栽 培管理方法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方 法为高密度栽培即高密度种植(理论株数1.6 — 2.4万株/亩);五早管理技术即采用早熟品种(生育期115 125天)适时早播、早中耕多 中耕、早放苗定苗,早防蓟马;三促技术即前期促苗早发稳长、中期 促蕾保铃、后期促早熟吐絮;三防技术即苗期防立枯病、蕾期防蚜虫、 花铃期防棉铃虫;化控技术即根据棉花品种、根据苗情和农艺措施轻 重不一多次化控;施肥技术即有机-无机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盐 分为害;通过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能提高盐渍化低产棉田棉花产量 高,克服棉花前期生长缓慢,易发生苗期病害,棉株发育的相对矮小, 后期往往贪青晚熟甚至棉桃不能正常开裂吐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按下列步骤进行a、 高密度栽培收获株数13500-15000株,单株成铃数5-6个, 棉株果枝数保持在7—9台,株高控制在55 — 70厘米;b、 五早管理技术选用早熟品种、适时早播、早中耕多中耕、 早放苗定苗,早防蓟马;C、三促技术前期促苗早发稳长、中期促蕾保铃、后期促早熟吐絮;d、 三防技术苗期防立枯病、蕾期防蚜虫、花铃期防棉铃虫;e、 化控技术少量多次,6叶期喷施縮节胺0.8g/亩,灌第一水 前喷施縮节胺l. Og/亩,灌水后3—4天喷施縮节胺5 — 6g/亩;f、 施肥技术耕地前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或油渣80— IOO公斤,每亩施氮15公斤、磷P205 lO公斤、钾1(20 6公斤,其比例为 N:P205:K20=1:0.6:0. 35。步骤e灌水3—4天后每10 — 15天喷施縮节胺2 — 3g/亩,8月15日一 8月20日喷施縮节胺2 — 3g/亩,8月20日以后停止喷施縮节胺;步骤f磷肥、钾肥作基肥,氮肥的30 — 40%基肥,另60 —70%作 追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该方法的特点为 高密度种植技术皮棉单产达到120公斤/亩即达到高产,要实现此产量目标,亩总铃数应达6—8万个,平均铃重保证在5—6克, 衣分率保证在35%—38%,收获株数13500 — 15000株,单株成铃数5 —6个。根据密度,棉株果枝数应保持在7—9台。株高应控制在55 一70厘米。采用地膜覆盖植棉增温保水性好,提高种植密度。可采 用多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如(60+30+40+30) X9.5厘米,理论株数 17000株/亩;(60+30+50+30) X12. 5厘米,留双株理论株数24000 株/亩;(60+30+50+30) X12. 5厘米,留单双株即"121", 理论 株数18700株/亩;(50+25+25+25+25+25) X12. 5厘米,每穴留单 株,理论株数18700株/亩16300株/亩等。实现收获株数13500 15000株。五早管理技术,实现前期促苗早发稳长选择优质高产早熟抗病 强的品种,是实现高产的首要关键。如秦远93089,生育期125天早 熟性好,色泽洁白,结铃性强、抗病,株型紧凑,对縮节胺较为敏感, 易于塑造,不早衰是具有150公斤/亩以上产量潜力的高产品种之一。 中棉35,生育期125天,株型较紧凑,中后期长势较强结铃性强且 集中,抗病性好,色泽洁白,品质优良,是120 — 150公斤/亩皮棉产 量较为理想的品种之一。新陆早26号,生育期127天早熟性好,植 株筒型,株型紧凑,前期生长较快,生长势好结铃性强,抗病性好, 色泽洁白,品质优良,是120 — 150公斤/亩皮棉产量较为理想的品种 之一。4月25,日后土壤墒情适宜播种立即播种。种子经过药剂和其他生 长调节剂拌种处理,亩播量4公斤;播种后每5—7天中耕一次,提 高地温促苗早发快长;早"解放"棉苗,防止薄膜烫死棉苗。 一片真 叶开始定苗,二片真叶定苗结束,促稳长;早防蓟马,蓟马是新疆棉 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为害棉苗的生长点,形成多头棉,使后期棉花不 能结铃。在棉苗显行即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喷棉苗,防治多头棉的产 生,实现前期促苗早发稳长。三防技术,实现中期保蕾保铃盐渍化低产棉田,多为潮土区, 土壤潮湿,土壤温度较低,易发生苗期病害即烂根病和立枯病,防止技术是播前种子用0. 3%的敌克松拌种防止苗期根病,用1%的40%乙酰甲胺磷拌种防止立枯病,此外结合五早管理的早中耕勤中耕也是 防止的耕作措施。新疆棉区棉花的主要虫害是棉蚜和棉铃虫。棉蚜的防治以生物防 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根据其发生规律,采用点片挑治,万不得意 时进行化学防治,用药为洗尿合剂(洗衣粉+尿素)或洗盐合剂(洗 衣粉+食盐)点片喷施。对棉铃虫的防治加强监测,种植诱集作物、 运用性诱剂、赤眼蜂、病毒农药和人工抓虫。防止治棉铃虫而引发秋 岈大发生,形成棉蚜、棉铃虫协调防治,实现中期保蕾保铃的目的。三促技术,实现前期促苗早发稳长、中期促蕾保铃、后期促早熟吐絮盐渍化下潮低产地,播种晚,土壤比较凉,棉花前期生长慢, 苗弱,多中耕促早发,叶面追肥促苗壮,前期促苗早发稳长。打顶彻底,实现果枝与生长季节协调,控制株高、促蕾保铃。根 据盐渍化低产棉田的土壤特性及当地棉花生长期的气候特点及种植密度,棉株生长7—9台果枝为佳。打顶最佳时间在7月25日前,较 高产棉田推迟5 — 10天,分次彻底打顶,8月15日后摘除无效花蕾。促早熟吐絮。盐渍化低产棉田由于播种晚,前期生长相对较慢, 后期成熟晚促早熟吐絮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喷施乙烯俐是促早熟 吐絮重要的手段,乙烯俐使用不当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经试 验研究一次使用100 — 150g/亩易造成棉桃开裂后多僵瓣花,降低棉 纤维品质影响产量和质量;乙烯俐喷施量不足又起不到促早熟吐絮的 作用。适量分次喷施效果较好,在9月15日前后第一次喷施乙烯俐 50g/亩,6天后即9月21日再喷施80g/亩,使盐渍化棉田能正常吐 絮,而且可以保证产量和质量。多次化控技术,塑造理想株高株型縮节胺是控制株高塑造理想株型的化调剂。根据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用量,应少量多次。如中 棉35的化控方法该品种为杂交种,生长力强,对縮节胺反映迟钝。6叶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盐渍化棉田全程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高密度栽培:收获株数13500-15000株,单株成铃数5-6个,棉株果枝数保持在7-9台,株高控制在55-70厘米; b、五早管理技术:选用早熟品种、适时早播、早中耕多中耕、早放苗定苗,早防蓟马; c、三促技术:前期促苗早发稳长、中期促蕾保铃、后期促早熟吐絮; d、三防技术:苗期防立枯病、蕾期防蚜虫、花铃期防棉铃虫; e、化控技术:少量多次,6叶期喷施缩节胺0.8g/亩,灌第一水前喷施缩节胺1.0g/亩,灌水后3-4天喷施缩节胺5-6g/亩; f、施肥技术:耕地前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或油渣80-100公斤,每亩施氮15公斤、磷P2O510公斤、钾K2O 6公斤,其比例为N∶P2O5∶K2O=1∶0.6∶0.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长彦赵振勇胡明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