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合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合物支架技术

技术编号:387639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合物支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熔融静电直写工艺制备结构有序的聚己内酯前体支架;(2)将步骤(1)制得的聚己内酯前体支架置于诱导溶液中进行表面诱导结晶得到表面粗糙的聚己内酯中间体支架;(3)将步骤(2)中的经过表面诱导结晶的聚己内酯中间体支架置于涂层先驱溶液中进行聚多巴胺涂覆,得到聚合物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所使用试剂绿色环保,制得的聚合物支架纤维走向有序,具有粗糙的表面,并且亲水性也得到了改善,对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明显。对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明显。对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合物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工程以及生物医学再生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合物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中,静电直写打印支架的应用愈发广泛。静电直写技术与传统的生物3D打印技术不同,它是静电动力学与3D打印的优势结合。传统的静电动力学技术如静电纺丝,能够制备仿生ECM(细胞外基质)结构的薄膜支架,但同时所制备的薄膜支架的孔洞结构具有随机性,部分区域孔径过小,会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对细胞产生不利影响,且进行电纺时,通常会使用对细胞有害的有机溶剂,影响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而传统的3D打印技术如挤出式生物3D打印,能够实现孔径均一支架的打印,但所制备的支架丝径通常在几百微米不等,且孔径大小受限于丝径,比较难以实现接近纳米级的孔径。熔融静电直写技术则能够摒弃有机溶剂的使用,在保证均一孔径的基础上,能够制备结构有序的50μm甚至更小孔径的支架,在提高生物相容性的同时,能够为支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思路。
[0003]聚己内酯则是静电直写最常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聚己内酯前体支架的制备:利用熔融静电直写工艺,将聚己内酯颗粒加入3D打印机料筒中进行预热,利用3D打印技术按设定的孔径与参数进行结构有序聚己内酯支架的打印,打印完成后使用无水乙醇对支架进行降温处理,得到聚己内酯前体支架;(2)聚己内酯中间体支架的制备:配置聚己内酯和溶剂的混合溶液为诱导溶液,将所述聚己内酯前体支架浸泡于所述诱导溶液中进行表面诱导结晶,进行表面诱导结晶后再使用所述溶剂进行清洗,清洗后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聚己内酯中间体支架;(3)聚合物支架的制备:以多巴胺盐酸盐和Tris

HCl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为涂层先驱溶液,将所述聚己内酯中间体支架在避光条件下置于涂层先驱溶液中进行恒温静置,取出清洗并进行干燥,得到聚合物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己内酯颗粒的分子量范围为30000~80000g/mol;预热温度范围为100~140℃;预热时间范围为1~2h;设定的孔径范围为200~600μm;打印压力范围0.04~0.1MPa;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奎曾佳琪雷敏艾凡荣李文超曹传亮李玉龙关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