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37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平台下表面的四个端角处均设置有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且轴向设置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若干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的支撑管,平台下端安装有与支撑管连接且减少平台侧翻可能性的加强件,该装配式顶升平台,通过若干支撑件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平台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撑件,便于平台的组装,缩短施工工期,同时通过加强件的作用减少了平台侧翻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平台安装的稳定性。提高了平台安装的稳定性。提高了平台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平台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它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构筑物,地下铁道,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沟和过街地下通道等。
[0003]在此情况下,地基的加固成为了保证工程安全和迅速施工必不可少的措施,目前主要的地基加固方法有:高压旋喷注浆法、深层搅拌法、注浆法、SMW工法等。
[0004]这些土体加固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产生较大的挤土效应,会产生地面隆起、地表开裂等,影响周围建、构筑物、市政管线的正常使用,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尤其是目前大城市的地下构筑物已相当密集,随着城市的发展,仍然需要不断建设新的地下构筑物。
[0005]故在密集的建筑丛中进行地基加固,急需一种微扰动、可控性强的地基加固方法。MJS工法的问世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工艺是一种微扰动注浆施工技术,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小,可控性强,能有效的确保周边建筑物及市政设施的安全。
[0006]MJS工法是一种在喷射口附近配置有地内压力感应器和数控的液压排泥阀,从而能实现对邻近地下设施和地层微扰动、地表微变形进行全方位施工的旋喷加固工法。相较于传统的水泥桩施工方法,MJS工法能够及时将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废泥通过排泥阀吸出,从而减少对周围土层的挤压和扰动,常常应用于城市建设等需要减少对邻近设施造成扰动的工作场景。
[0007]在水平MJS工法桩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MJS需要从下排桩施工,下排桩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上排桩位,这就造成了平台高度需要根据施工的桩位多次调整,传统的平台用型钢搭设支腿,在支腿上安放横、纵向支撑梁,上铺钢板的方式,如采用传统的平台,每次施工下一高度桩位时都需要将平台的横纵向支撑梁及上铺钢板拆除,接高支腿后再重新安装横、纵向支撑梁及钢板,传统的平台搭设存在不仅搭建施工耗时长,也增加了安全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解决了传统的平台搭设存在不仅搭建施工耗时长,也增加了安全风险的问题。
[0010](二)技术方案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所述平台下表面的四个端角处均设置有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且轴向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的支撑管,所述平台下端安装有与支撑管连接
且减少平台侧翻可能性的加强件。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四个轴向设置的支撑件,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平台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撑管,便于平台的组装,缩短施工工期,同时通过加强件的作用减少了平台侧翻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平台安装的稳定性,减少了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呈内腔中空,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管的四个端角处均一体化成型有立柱,所述立柱的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形,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均一体化成型有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各个所述安装板背离立柱的一端与支撑管端部齐平,各个所述相邻的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与相邻的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立柱、安装板为一体化结构,通过支撑管的作用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四个立柱设置在支撑管外提高了支撑管的支撑强度,通过安装板的作用以便于多个支撑件固定,也便于最顶端的安装板和平台固定,由于支撑管内腔中空,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成本。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外壁的四个侧面均一体化成型有耳座,每两个相邻的支撑件之间通过剪刀撑连接,所述剪刀撑的四个端部均与相邻的耳座通过螺栓固定。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剪刀撑对平台起着纵向稳定,加强纵向刚性的作用,减少装置变形的可能性。
[0017]优选的,所述加强件包括与支撑管外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的条形板,所述条形板背离支撑管一侧的上侧边一体化成型有与平台下表面完全贴合的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条形板的一端设有与平台侧壁抵触的顶板,所述横杆下方设有减少横杆折断可能性的连杆,所述顶板、连杆、横杆和条形板为一体化结构。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条形板与支撑管通过连接件固定,横杆与平台下表面抵触,进一步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顶板与平台侧壁抵触,对平台侧壁起到支撑防侧翻作用,通过连杆减少横杆折断的可能性。
[001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在支撑管外侧壁的若干A螺孔,所述条形板上开设有若干与A螺孔配合的A连接孔,所述条形板与支撑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螺钉穿设A连接孔且进入相邻的A螺孔内。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穿设A连接孔穿出条形板,螺钉穿出条形板的部分通过螺纹进入相邻的A螺孔内,以便于条形板和支撑管固定连接。
[0021]优选的,每两个相邻的条形板上设有减少条形板脱出支撑管可能性的组装件。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组装件的作用,以便于相邻的两个条形板固定连接的可能性,减少条形板从支撑管上脱落的可能性,提高了条形板和支撑管连接的稳定性。
[0023]优选的,所述组装件包括截面呈C型的夹块,所述夹块套设在两个横杆外且与平台抵触,所述夹块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B螺孔,所述平台上开设有位于B螺孔正上方的B连接孔,所述平台与夹块通过螺钉固定。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强件与平台和支撑管装配后,将夹块套设在两个相邻的横杆外,夹块内壁与横杆下表面完全贴合,夹块的上表面与平台下表面抵触,通过螺钉穿设B连接孔以穿出平台且通过螺纹进入B螺孔内,以便于螺钉、平台和夹块的固定连接,进一步
提高了横杆与平台连接的稳定性。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装配式顶升平台,通过四个轴向设置的支撑件,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平台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撑管,便于平台的组装,缩短施工工期,同时通过加强件的作用减少了平台侧翻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平台安装的稳定性,减少了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0028](2)、该装配式顶升平台,当加强件与平台和支撑管装配后,将夹块套设在两个相邻的横杆外,夹块内壁与横杆下表面完全贴合,夹块的上表面与平台下表面抵触,通过螺钉穿设B连接孔以穿出平台且通过螺纹进入B螺孔内,以便于螺钉、平台和夹块的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横杆与平台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体现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体现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平台本体;2、支撑件;3、支撑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1)下表面的四个端角处均设置有对平台本体(1)起到支撑作用且轴向设置的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包括若干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的支撑管(3),所述平台本体(1)下端安装有与支撑管(3)连接且减少平台本体(1)侧翻可能性的加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呈内腔中空,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管(3)的四个端角处均一体化成型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形,所述立柱(4)的上下两端均一体化成型有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形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6),各个所述安装板(5)背离立柱(4)的一端与支撑管(3)端部齐平,各个相邻的所述安装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本体(1)与相邻的安装板(5)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外壁的四个侧面均一体化成型有耳座(7),每两个相邻的支撑件(2)之间通过剪刀撑(8)连接,所述剪刀撑(8)的四个端部均与相邻的耳座(7)通过螺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顶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与支撑管(3)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松泰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