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32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及施工方法,所属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坑、至少一个桩基、承台、桥墩和填充结构;至少一个桩基设置在基坑内;承台的底面与桩基的顶面相连接;桥墩与承台的顶面相连;该装置通过嵌挤分层交叉重叠的方法填筑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并结合现浇泡沫混凝土填缝的方法填筑基坑,从而加强了承台群及桥墩群之间的基坑填料强度及一体性,并利用泡沫混凝土的特性降低了基坑回填土的压力,减少了桥墩沉降及桥墩群间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墩沉降及桥墩群间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墩沉降及桥墩群间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基础交通的总里程迅速增长,道路等级和交通便捷性也快速提升,线路交叉以及渡河跨线的需要增加,使得桥梁在道路交通建设中占比越来越高。而桥梁道路相比于路面交通受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更大,若桥梁仅通过桥墩与地面基础连接,桥梁的受力通过桥墩传递给地面基础,桥梁结构状态也相应受到桥墩沉降的影响。桥墩整体沉降过大和桥墩之间出现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桥梁结构受力出现不利变化,从而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性,同时也容易造成桥面横向纵向出现不平,影响行车安全性以及舒适度。
[0003]在现有的技术中,桥梁施工中针对桥墩沉降问题主要有设置桥墩间横梁加强一体性、加长桩基或增大承台减少沉降等措施,但采用以上措施,会出现增大桥墩自重导致加剧沉降以及多个桥墩之间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及施工方法,该装置通过嵌挤分层交叉重叠的方法填筑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并结合现浇泡沫混凝土填缝的方法填筑基坑,从而加强了承台群及桥墩群之间的基坑填料强度及一体性,并利用泡沫混凝土的特性降低了基坑回填土的压力,减少了桥墩沉降及桥墩群间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0005]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包括:基坑、至少一个桩基、承台、桥墩和填充结构;至少一个桩基设置在基坑内;承台的底面与桩基的顶面相连接;桥墩与承台的顶面相连;填充结构包括泡沫混凝土砌块和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砌块为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相互嵌挤并交叉重叠填充于基坑内,且泡沫混凝土填充在承台的下方以及泡沫混凝土砌块的间隙内;其中,承台和桥墩的数量均与桩基数量相同,且两个以上的桩基、两个以上的承台和两个以上的桥墩分别称为桩基群、承台群和桥墩群。
[0006]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泡沫混凝土砌块的两边成直角且长度相等。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泡沫混凝土填充在基坑的底部形成泡沫混凝土层,泡沫混凝土层厚度为3

5cm,且泡沫混凝土砌块填筑在泡沫混凝土层的顶面。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坑深度小于或等于6m,基坑底部土层位于承台底部的下方,基坑底部土层距离承台底部小于或等于2m,且基坑底部土层密实平整。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基坑尺寸及承台群和桩基群的空间确定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模具尺寸,并根据尺寸规格在工厂预制好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以及按配比准备好现浇泡沫混凝土的原料;S2:将开挖的基坑深度调整至设定高度,并根据施工进度逐步撤去基坑围挡支护,再整平基坑底部土层表面且对桩基群之间的土体进行清理;S3:在基坑底部土层铺筑泡沫混凝土层,在泡沫混凝土层按照设定要求排布填筑泡沫混凝土砌块,且每铺完一层泡沫混凝土砌块后用现浇泡沫混凝土填充层间间隙及桩间空隙,直至填满基坑为止。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泡沫混凝土层按照设定要求排布填筑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方式具体为:在泡沫混凝土层的横向同层位上将泡沫混凝土砌块以桥墩和承台的边缘处为中心向外呈鳞片状嵌挤排列,纵向上采用分层交叉重叠的方法进行错位填筑。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及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1.基坑主体采用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嵌挤分层交叉重叠砌筑,从而加大了回填结构强度,并充分利用了泡沫混凝土的流动性填充空隙,在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填充空位形成现浇主体及框架,从而增加了结构的一体性,且利用现浇的施工方法与泡沫混凝土砌块相结合降低了因泡沫混凝土浇筑凝结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
[0012]2.利用泡沫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轻量化,降低了桥墩自重对基坑回填土的压力,并增强了承台群及桥墩群之间基坑填料的强度和一体性,因此,无需通过增加桥墩之间的连接结构即可实现桥墩均匀沉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桥墩沉降并缓解了多个桥墩间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0013]3.通过泡沫混凝土对基坑填筑加固,降低了经济成本,且此施工方法具有节能环保、适应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桥墩的多个桥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桥墩的单个桥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承台截面处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桥墩截面处的俯视图;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基坑,2泡沫混凝土砌块,3桥墩,4泡沫混凝土,5桩基,6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

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6]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基坑1、至少一个桩基5、承台6、桥墩3和填充结构;至少一个桩基5设置在基坑1内;承台6的底面与桩基5的顶面相连接;桥墩3与承台6的顶面相连;填充结构包括泡沫混凝土砌块2和泡沫混凝土4,泡沫混凝土砌块2为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2相互嵌挤并交叉重叠填充于基坑1内,且泡沫混凝土4填充在承台6的下方以及泡沫混凝土砌块2的间隙内;其中,承台6和桥墩3的数量均与桩基5数量相同,且两个以上的桩基5、两个以上的承台6和两个以上的桥墩3分别称为桩基群、承台群和桥墩群。
[0017]通过对基坑1主体采用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2嵌挤分层交叉重叠砌筑,从而加大了回填结构强度,并充分利用了泡沫混凝土4的流动性填充空隙,在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2填充空位形成现浇主体及框架,从而增加了结构的一体性,且利用现浇的施工方法与泡沫混凝土砌块2相结合降低了因泡沫混凝土4浇筑凝结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利用泡沫混凝土4的流动性和轻量化,降低了桥墩3自重对基坑1回填土的压力,并增强了承台群及桥墩群之间基坑1填料的强度和一体性,因此,无需通过增加桥墩3之间的连接结构即可实现桥墩3均匀沉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桥墩3沉降并缓解了多个桥墩3间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保障了桥梁结构安全及行车的舒适性。且相较于其他基坑1填筑加固材料,使用泡沫混凝土4对基坑1填筑加固,降低了经济成本,且此施工方法具有节能环保、适应性强的特点。
[0018]具体地,当桥墩3为多个时,如图1所示;当桥墩3为单个时,如图2所示。
[0019]具体地,采用预制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2结合现浇的施工方法,缩短了施工时间,且降低了经济成本。
[0020]具体地,本申请利用嵌挤分层交叉重叠的方法填筑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2并结合现浇泡沫混凝土4填缝的方法填筑基坑1,从而加强了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至少一个桩基,至少一个所述桩基设置在所述基坑内;承台,所述承台的底面与所述桩基的顶面相连接;桥墩,所述桥墩与所述承台的顶面相连;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包括泡沫混凝土砌块和泡沫混凝土,所述泡沫混凝土砌块为L型,所述泡沫混凝土砌块相互嵌挤并交叉重叠填充于所述基坑内,且所述泡沫混凝土填充在所述承台的下方以及所述泡沫混凝土砌块的间隙内;其中,所述承台和所述桥墩的数量均与所述桩基数量相同,且两个以上的桩基、两个以上的承台和两个以上的桥墩分别称为桩基群、承台群和桥墩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凝土砌块的两边成直角且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凝土填充在所述基坑的底部形成泡沫混凝土层,所述泡沫混凝土层厚度为3

5cm,且所述泡沫混凝土砌块填筑在所述泡沫混凝土层的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桥墩基坑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深度小于或等于6m,所述基坑底部土层位于所述承台底部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勇王锴王小利王春旭亢剑茹虹桥刘大威张永王晋波王兴璇冯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吉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