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热封膜通过三层共挤制得,依次包括热封层、芯层、抗菌层,热封层由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剂组成,同时具有防冷雾和热雾的性能,使水容易湿润塑料表面,凝结的小水滴能够迅速扩散形成水膜,有效避免了水雾在膜的表面雾化,芯层由聚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组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菌层由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抗菌剂组成,抗菌层中加入的改性抗菌剂,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同时引入长碳链的改性抗菌剂具有较大的分子结构,与树脂缠绕较多,能够有效减缓防雾成分的迁移速率,延长薄膜防雾有效期,具有优良的冷热防雾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膜
,具体为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菜是指经过预加工处理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种类繁多、价格低廉,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随着预制菜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食品生产、流通、贮存和消费等方式的巨大变化,其中包装材料是保证预制菜流通环节中的一道重要防线,会直接影响着预制菜的储存运输、成本控制、销量以及食品安全。由于预制菜中含水量较大,在贮运及销售过程中温度又有很大的变化,会在包装袋内层产生一层不透明的水雾,导致用户看不清袋内的商品情况,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吸引力,同时水雾的存在又会引起细茵的繁衍,影响薄膜的抗菌效果。为了让使用者或消费者能清晰看到食物是否新鲜,且抑制细菌的滋生,具有抗菌功效的防雾膜的使用尤为重要。
[0003]防雾膜是一种防止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结雾而影响透明度的食品包装薄膜,不会因为温度变化水蒸气凝结在薄膜表面形成雾气,一般分为冷防雾膜和热防雾膜。冷防雾指的是在低温下薄膜内外层不起雾,热防雾指的是在加热或高温下薄膜内外层不起雾。常用的防雾膜是聚烯烃防雾膜,其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厚度均匀性、成本低等优点。中国专利CN103707603B公开了一种双面热封双面防雾型BOPP膜及其制备方法,由内表层、芯层和外表层通过共挤出后经过双向拉伸而成,内表层和外表层的材料均由聚丙烯和防粘剂组成,芯层由聚丙烯、防雾剂和爽滑剂组成,该BOPP防雾膜具有优良的防雾性能,但该防雾膜的抗菌性能较差,且层中原料间分散性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防雾膜的综合性能。
[0004]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好且具有抗菌功效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聚丙烯热封膜冷热防雾效果差和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通过三层共挤制得,依次包括热封层、芯层、抗菌层;所述热封层原料包括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剂,其中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剂的质量比为100:(18
‑
35):(0.5
‑
1);所述芯层原料包括聚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其中聚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00:(5
‑
10);所述抗菌层原料包括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抗菌剂,其中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改性抗菌剂的质量比为100:(8
‑
14):(2
‑
5)。
[0007]优选地,所述热封层、芯层、抗菌层在单位面积内的质量比为100:(78
‑
90):(35
‑
64)。
[0008]优选地,所述相容剂包括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醚中的一种。
[0009]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乙烯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步骤一、将质量比为100:(3
‑
8)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马来酸酐加入到混炼机中进行熔融共混,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40
‑
150℃,熔融共混的时间为4min,共混过程中搅拌的速度为15
‑
35r/min,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步骤二、将质量比为(6000
‑
7500):100:(7
‑
15):(75
‑
120)的丙酮、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山梨醇和对甲苯磺酸混合均匀,发生反应,反应后,过滤,使用丙酮洗涤,在60℃干燥12h,得到改性聚乙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反应的温度为60
‑
70℃,反应的时间为5
‑
7h。
[0011]优选地,所述改性抗菌剂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S1、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分散均匀后,加入γ
‑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和γ
‑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00:(1500
‑
1800):(75
‑
125),在氮气氛围中,发生反应,反应后,过滤,使用去离子水洗涤,在6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环氧改性二氧化钛;S2、将环氧改性二氧化钛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后,加入12
‑
氨基十二酸和碳酸钠,搅拌混合,发生反应,反应后,过滤,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在6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十二酸改性二氧化钛;S3、在氮气氛围中,将月桂酸、三乙醇胺、十二酸改性二氧化钛和对甲苯磺酸混合,发生反应,反应产物中的水由通入的氮气带出,反应后,过滤,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在6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改性抗菌剂。
[0012]进一步地,所述S1中反应的温度为65
‑
75℃,反应的时间为18
‑
24h。
[0013]进一步地,所述S2中环氧改性二氧化钛、去离子水、12
‑
氨基十二酸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0:(900
‑
1200):(50
‑
80):(3
‑
7)。
[0014]进一步地,所述S2中反应的温度为55
‑
60℃,反应的时间为18
‑
24h。
[0015]进一步地,所述S3中月桂酸、三乙醇胺、十二酸改性二氧化钛和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40
‑
70):100:(55
‑
75):(1
‑
2)。
[0016]进一步地,所述S3中反应的温度为150
‑
160℃,反应的时间为1
‑
2h。
[001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热封层原料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剂熔融共混,得到热封层熔体;将芯层原料聚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熔融共混,得到芯层熔体;将抗菌层原料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改性抗菌剂熔融共混,得到抗菌层熔体,将热封层熔体、芯层熔体、抗菌层熔体在三层共挤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
[0018]优选地,所述热封层原料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70
‑
180℃。
[0019]优选地,所述芯层原料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75
‑
185℃。
[0020]优选地,所述抗菌层原料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55
‑
165℃。
[0021]优选地,所述三层共挤挤出机的模头温度为185
‑
195℃。
[0022]本专利技术中,热封层原料中的改性聚乙烯,是通过马来酸酐对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其特征在于,通过三层共挤制得,依次包括热封层、芯层、抗菌层;所述热封层原料包括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剂,其中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剂的质量比为100:(18
‑
35):(0.5
‑
1);所述芯层原料包括聚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其中聚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00:(5
‑
10);所述抗菌层原料包括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抗菌剂,其中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改性抗菌剂的质量比为100:(8
‑
14):(2
‑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芯层、抗菌层在单位面积内的质量比为100:(78
‑
90):(35
‑
6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包括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醚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步骤一、将质量比为100:(3
‑
8)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马来酸酐加入到混炼机中进行熔融共混,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40
‑
150℃,熔融共混的时间为4min,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步骤二、将质量比为(6000
‑
7500):100:(7
‑
15):(75
‑
120)的丙酮、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山梨醇和对甲苯磺酸混合均匀,发生反应,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聚乙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热防雾效果的食品包装用聚丙烯热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抗菌剂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S1、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分散均匀后,加入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林毅,陈少彬,钟祥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兴塑料纸类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