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18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炼苗棚;取含有组培苗的第一容器,置于所述炼苗棚中,自然光炼苗;将所述组培苗从所述第一容器中取出、清洗后移栽入第二容器中,所述第二容器中设有炼苗基质和底肥,所述炼苗基质包括泥炭土,所述底肥包括磷酸二氢铵;移栽入第二容器后进行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炼苗驯化的方法,种植地生长的芦竹组培苗茎秆粗壮、根系健壮、生长势强,已完全适应种植地的环境,驯化苗移栽成活率接近100%。驯化苗移栽成活率接近100%。驯化苗移栽成活率接近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组培苗
,尤其是涉及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芦竹是禾本科芦竹属的多年生植物,具发达根状茎,茎秆粗大直立,坚韧,具多数节,常生分枝。芦竹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是优质的固碳植物,同时也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质能源植物,相对于农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秸秆及其他农林废弃物,芦竹具有生物产量高、分布适应广、纤维素含量高、燃烧值高等优势。近年来,芦竹规模化种植发展迅速,对芦竹种苗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0003]一般情况下,芦竹组培苗在栽培至大田前需进行2个月左右的育苗驯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条件较好的温室中炼苗,然后再运输到大田中进行栽培。然而,中间过程的运输等环节或多或少会对芦竹造成损伤,导致大田栽植的成活率下降。因此,有必要尝试将芦竹组培苗就地炼苗驯化。但芦竹种植地多为条件恶劣的荒地或滩涂地,土壤条件恶劣,就地炼苗驯化的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直接在条件恶劣的种植地完成芦竹的炼苗驯化过程,同时避免了异地炼苗驯化导致的成活率下降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搭建炼苗棚;
[0007]取含有组培苗的第一容器,置于所述炼苗棚中,自然光炼苗;
[0008]将所述组培苗从所述第一容器中取出、清洗后移栽入第二容器中,所述第二容器中设有炼苗基质和底肥,所述炼苗基质包括泥炭土,所述底肥包括磷酸二氢铵;
[0009]移栽入第二容器后进行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中的至少一种。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通过上述炼苗驯化的方法,种植地生长的芦竹组培苗茎秆粗壮、根系健壮、生长势强,对种植地的环境适应性大大提高,驯化苗移栽成活率接近100%。
[0012]具体而言,芦竹组培苗对水分的敏感程度较高,在炼苗过程缺水容易造成生根缓慢甚至干枯,影响成活率。为此,采用透气、保水、保肥的泥炭土作为炼苗基质,同时可以为芦竹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有助于芦竹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利于芦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同时,考虑到芦竹种植地多为土壤条件恶劣的荒地或滩涂地,土地贫瘠且肥力分布不均匀,前期在芦竹幼苗根系不发达时,对土壤中养分获取能力较差,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到
充足的养分。为保障芦竹幼苗前期生长的需要,在泥炭土这一透气、保水、保肥的炼苗基质中搭配磷酸二氢铵复合肥,作为含氮、磷两种营养元素的长效复合肥,能够有效满足芦竹苗从第二容器中带土移栽到大田后,前期生长的肥料需求,促进根系生长,利于缓苗,以使芦竹在生长前期尽可能苗匀、苗齐、苗壮。
[0013]此外,芦竹组培苗在移栽时,由于苗体较小,环境适应性较差,且第一容器内外的温湿度均发生改变,如果直接移栽,幼苗会难以适应环境导致死亡,因此移栽前需要经过炼苗处理。同时,由于组培苗是在实验室人工光照条件下生长的,因此,通过自然光炼苗的方式使其适应太阳光照。并在移栽后结合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管理等其中至少一种方式加快对环境的适应。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炼苗棚的长度根据场地和炼苗数量而定,宽度为3~6米,高度为1~3米。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炼苗棚设有多个苗床,苗床的宽度为1~3米,高度为0.5米以下,相邻苗床间距为0.2~0.5米。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炼苗棚包括塑料层和位于塑料层外侧的遮阳层。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塑料层包括聚乙烯薄膜。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遮阳层包括遮阳网。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容器为实验室组培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例如可以是组培袋、组培瓶或本领域所知的其他能够用于组培的容器。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自然光炼苗6~8天。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自然光炼苗包括:封闭炼苗2~4天,开放炼苗4~6天。
[0022]其中,封闭炼苗是指第一容器在封闭的状态下(包含其中的组培苗)置于炼苗棚中炼苗,开放炼苗是指第一容器在非封闭的状态下(包含其中的组培苗)置于炼苗棚中炼苗。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组培袋而言,开放炼苗包括将组培袋打开1~2cm长度或半径的小口后继续炼苗。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开放炼苗包括:逐渐开放第一容器炼苗3~5天,完全开放后继续炼苗1~2天。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逐渐开放是指控制第一容器不断扩大其开放程度炼苗。例如对于组培袋而言,将组培袋打开1~2cm长度或半径的小口炼苗一段时间后,扩大小口的长度或半径继续炼苗一段时间,最后完全打开组培袋继续炼苗一段时间。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自然光封闭炼苗2~4天后,将组培袋轻轻打开1~2cm的小口炼苗3~5天,随后完全打开组培袋封口继续炼苗1~2天,让组培袋内外的空气连通,使芦竹组培苗慢慢适应外界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002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开放炼苗过程中,在第一容器内设有适量的自来水,以防止第一容器内的培养基失水过多造成组培苗萎蔫,影响组培苗后续的成活率。
[002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炼苗基质所使用的泥炭土经杀菌处理。
[002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杀菌处理通过多菌灵进行杀菌处理。
[002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容器中,每升炼苗基质设有0.05~0.5g底肥,例如可以每升炼苗基质设有0.05g、0.08g、0.1g、0.2g、0.3g、0.4g、0.5g底肥。
[003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容器为杯、盆、钵、罐类用于移栽组培苗的容器,
例如可以是至少一面开口的柱状(如圆柱状、棱柱状)、台状(如圆台状、棱台状)的容器。
[003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容器的容积为200~2000cm3,例如可以是200cm3、300cm3、400cm3、500cm3、600cm3、800cm3、1000cm3、1200cm3、1400cm3、1600cm3、1800cm3、2000cm3。
[003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移栽组培苗前,首先将炼苗基质分装于直径为6~15cm、高度为6~15cm的第二容器中,每个第二容器中加入2~10粒磷酸二氢铵复合肥颗粒作为底肥。
[003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移栽组培苗前,将炼苗基质的含水量调整为60~80%,例如可以通过向第二容器中的炼苗基质中适当浇水至含水量在60~80%。
[003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容器中移栽1株芦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竹组培苗种植地炼苗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搭建炼苗棚;取含有组培苗的第一容器,置于所述炼苗棚中,自然光炼苗;将所述组培苗从所述第一容器中取出、清洗后移栽入第二容器中,所述第二容器中设有炼苗基质和底肥,所述炼苗基质包括泥炭土,所述底肥包括磷酸二氢铵;移栽入第二容器后进行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光炼苗包括:封闭炼苗2~4天,开放炼苗4~6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炼苗包括:逐渐开放所述第一容器炼苗3~5天,完全开放后继续炼苗1~2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中,每升所述炼苗基质设有0.05~0.5g所述底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栽所述组培苗前,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杰沈序辉李华盛蒋文伟鹿金颖蒋华生陈瑜张金德曹茜梁金美颜春凤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