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607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与方法,包括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设有运载容器的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以及卸载平台;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固定在矿坑的斜坡上用于运输运载容器,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放置为提升运载容器提供驱动力,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用于向运载容器装载物料,卸载平台用于卸载与运输运载容器内的物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钢丝绳牵引运载容器移动,有着摩擦小,损耗小,寿命长的优点。采用双轨架空,可以有效增加运载效率,同时保证安全。系统的总体高度差越大,运力和速度也越大,可以有效降低运载的能耗。采用新型轨架和车辆支承方式,占地面积小,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输密度。高运输密度。高运输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露天矿山开采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露天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和开采深度的加深,矿卡环行爬坡的效率越来越低,大部分能耗被消耗在克服自重上。现有的提升技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对于斜坡链条提升存在着链条易磨损,运载效率较低,安全性差的缺点。针对于斜坡皮带提升,存在着皮带易磨损问题,除此之外对于料摩擦系数要求也很高,也存在着安全性不高的问题。铁道提升存在建设成本高,转向半径大,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单(双)筒斜井提升存在的问题有:吊运距离短,单轨道架空,运量小。
[0003]公开号为CN101020554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露天矿矿用汽车自驱动整车提升装置,利用汽车发动机驱动力将重载汽车从矿场提升至地表。但该装置需要改装专用汽车轮毂,仅依靠发动机驱动使得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
[0004]公开号为CN104843572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露天矿矿用汽车整车竖直提升运输系统实现了矿用汽车整车竖直提升,但效率有待提高;在断绳情况只有液压夹轨器制动停车平台,控制难度大,安全性需提高;竖直提升系统需要开挖大量山体,基建工程量大。
[0005]公开号为CN103334755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深凹露天矿斜坡提升破碎系统,实现了斜坡提升和破碎,但是斜坡系统的导轨没有办法延伸,而且对于深井部分采掘和运输相较比较复杂,没办法满足露天矿开采的实际需求。
[0006]斜坡提升系统承担煤炭、人员和物料的提升任务,但所处的提升负载和工作条件会发生变化。在露天矿中,固定的斜坡提升系统无法满足露天矿开采的实际需要。随着露天矿开采的进行,将物料输送到固定的斜坡系统需要采用其他运输方式,这不仅违背了方便开采的初衷,还使物料运输变得更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与方法,其采用钢丝绳牵引运载容器移动,有着摩擦小,损耗小,寿命长的优点。采用双轨架空,可以有效增加运载效率,同时保证安全。系统的总体高度差越大,运力和速度也越大,可以有效降低运载的能耗。采用新型轨架和车辆支承方式,占地面积小,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输密度。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与方法,包括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设有运载容器的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以及卸载平台;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固定在矿坑的斜坡上用于运输运载容器,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放置设在地面上为提升运载容器提供驱动力,所述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
设在矿坑底部用于向运载容器装载物料,所述卸载平台位于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的顶端,用于卸载与运输运载容器内的物料。
[0010]优选地,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包括若干拼接固定在一起的可拼接支撑台面,所述可拼接支撑台面的台面上设有用于运输运载容器的导轨;所述可拼接支撑台面的底面通过垂直支撑衍架固定在矿坑的环形台阶上。
[0011]优选地,所述可拼接支撑台面的前后侧面设有薄板且开有螺纹孔以便于实现拼接,可拼接支撑台面上设置的导轨在其两端最外侧开有螺纹孔,以便对导轨进行位置矫正。
[0012]优选地,还包括与最底部的一节可拼接支撑台面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自延伸支撑机构,所述自延伸支撑机构包括若干布置在可拼接支撑台面底面并对其起到支撑作用的的液压支架。
[0013]优选地,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包括固定在地面或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顶部的自适应缠绕式提升机,所述自适应缠绕式提升机包括电动机,电动机的主轴上设有卷筒,卷筒通过离合机构连接有游动卷筒,卷筒和游动卷筒各缠绕一根缠绕方向相反的牵引绳,用于连接运载容器;打开离合机构使卷筒和游动卷筒做相对转动,牵引绳则自适应延伸。
[0014]优选地,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内自适应缠绕式提升机的牵引方式包括单绳双滚筒牵引、单个滚筒独立牵引、双绳布莱尔提升缠绕以及导向轮配合缠绕滚筒。
[0015]优选地,所述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包括设在矿坑内的运输装备和存储装备,所述运输装备包括为运载容器送料的皮带输送机、矿用电铲、矿用自卸车、破碎机,皮带输送机位于运载容器上方送料;所述存储装备包括多组与导轨适配的运载容器。
[0016]优选地,所述卸载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上的卸载平台、大料箱、带式输送机、小料箱和矿卡,卸载平台位于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的终点并设有卸料口;大料箱位于卸载平台的下方,用于接收从卸料口所卸出的物料并储存;带式输送机连接所述大料箱和小料箱,用于将物料从大料箱输送分拣至小料箱;小料箱接收从带式输送机输送来的物料;矿卡将小料箱中的物料最终运输出去;矿卡的另一种装载方法是直接装载大料箱中的物料;所述卸载系统的卸载方式包括下方卸载和侧方卸载两种方式;
[0017]优选地,所述运载容器内部设有装料口和卸闸门机构,装料口位于运载容器上方,卸闸门机构位于运载容器侧方及下方,运载容器底部安装有滚轮,运载容器通过锚板组件、螺栓组件连接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内的牵引绳。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的物料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首先安装好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自延伸支撑机构的两组液压支架分别调节高度保证整体的运输斜面平整;
[0020]运输物料时,矿用电铲将采掘的煤矿铲入矿用自卸车,然后矿用自卸车将煤矿卸入破碎机将其破碎成较小颗粒煤矿,随后破碎后的煤矿由皮带输送机传输至运载容器内;
[0021]物料装填完毕后,自适应缠绕式提升机带动牵引绳,将装载煤矿的运载容器从地下沿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提升至地面的水平支撑平台;
[0022]运载容器到达卸载平台后,打开运载容器下方的卸闸门,通过卸载平台的卸料口将物料从运载容器卸入下方的大料箱;大料箱内的物料通过带式输送机输送分拣至小料
箱;小料箱中的物料最后由矿卡运走。矿卡的另一种装载方法是直接装载大料箱中的物料;
[0023]矿坑斜向下挖掘时,系统开始自适应延伸,将安装在最底面的自延伸支撑机构的两组液压支架依据挖掘深度进行高度调节,矿坑斜向下挖掘时,系统开始自适应延伸,在挖掘后的最低位置再重新补充安装一个带有自延伸支撑机构的可拼接支撑台面,将原先的自延伸支撑机构的两组液压支架替换为垂直衍架,将新加的可拼接支撑台面与上一节相邻的可拼接支撑台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同时将两个相邻的导轨进行螺栓连接并矫正导轨位置;
[0024]运载容器固定在自适应导向机构的底部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起到运输移动自适应的作用,启动离合机构,卷筒和游动卷筒做相对转动,牵引绳自适应延伸至合适位置。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对于斜坡链条提升存在的运载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1)、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2)、设有运载容器(2

3)的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3)以及卸载平台(4);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1)固定在矿坑的斜坡上用于运输运载容器(2

3),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2)放置设在地面上为提升运载容器提供驱动力,所述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3)设在矿坑底部用于向运载容器(2

3)装载物料,所述卸载平台(4)位于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1)的顶端,用于卸载与运输运载容器(2

3)内的物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1)包括若干拼接固定在一起的可拼接支撑台面(1

3),所述可拼接支撑台面(1

3)的台面上设有用于运输运载容器(2

3)的导轨(1

1);所述可拼接支撑台面(1

3)的底面通过垂直支撑衍架(1

2)固定在矿坑的环形台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拼接支撑台面(1

3)的前后侧面设有薄板且开有螺纹孔以便于实现拼接,可拼接支撑台面(1

3)上设置的导轨(1

1)在其两端最外侧开有螺纹孔,以便对导轨(1

1)进行位置矫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最底部的一节可拼接支撑台面(1

3)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自延伸支撑机构(5),所述自延伸支撑机构(5)包括若干布置在可拼接支撑台面(1

3)底面并对其起到支撑作用的的液压支架(5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2)包括固定在地面或自适应下延伸斜坡导向平台(1)顶部的自适应缠绕式提升机(2

1),所述自适应缠绕式提升机(2

1)包括电动机(2
‑1‑
1),电动机(2
‑1‑
1)的主轴(2
‑1‑
2)上设有卷筒(2
‑1‑
3),卷筒(2
‑1‑
3)通过离合机构(2
‑1‑
4)连接有游动卷筒(2
‑1‑
5),卷筒(2
‑1‑
3)和游动卷筒(2
‑1‑
5)各缠绕一根缠绕方向相反的牵引绳(2

2),用于连接运载容器(2

3);打开离合机构(2
‑1‑
4)使卷筒(2
‑1‑
3)和游动卷筒(2
‑1‑
5)做相对转动,牵引绳(2

2)则自适应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延伸提升系统(2)内自适应缠绕式提升机(2

1)的牵引方式包括单绳双滚筒牵引、单个滚筒独立牵引、双绳布莱尔提升缠绕以及导向轮配合缠绕滚筒。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延伸装载平台(3)包括设在矿坑内的运输装备和存储装备,所述运输装备包括为运载容器(2

3)送料的皮带输送机(3

1)、矿用电铲(3

2)、矿用自卸车(3

3)、破碎机(3

4),皮带输送机(3

1)位于运载容器(2

3)上方送料;所述存储装备包括多组与导轨(1

1)适配的运载容器(2

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斜坡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系统(4)包括设在地面上的卸载平台(4

1)、大料箱(4

2)、带式输送机(4

3)、小料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真才曹国华杨雪健周公博彭玉兴卢昊江帆汤裕李翔王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