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涉及摄像模组及其内部防杂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摄像模组已经普遍安装在诸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中。
[0003]为了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市场上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光学镜头。由于每种光学镜头的结构设计和光学设计不同,每种光学镜头所应用的拍摄场景也存在差异。例如,短焦镜头常常用于近景拍摄,长焦镜头常常用于远景拍摄。为了便于将摄像模组组装于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光学镜头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即,在不影响光学镜头的光学性能的前提下缩小光学镜头的尺寸。但是,对于诸如长焦镜头之类具有复杂光学结构的镜头,缩小镜头尺寸往往会引入新的问题。例如,对于结构复杂的镜头,在缩减镜头尺寸后,对镜头内部光路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的。再如,镜头的复杂度越高,镜头内部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就越高,若镜头的加工精度不满足要求,容易在拍摄图像上产生光晕、鬼影等不良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被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透镜组;位于所述透镜组的光线传播路径上的感光组件;以及被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感光组件之间的遮光结构,其中,所述遮光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光线传播路径依次排列的至少二遮光单元,靠近所述透镜组的所述遮光单元的高度尺寸大于靠近所述感光组件的所述遮光单元的高度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遮光结构包括第一遮光组件,所述第一遮光组件包括沿着所述光线传播路径依次排列的第一遮光单元和第二遮光单元,所述第一遮光单元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遮光单元的高度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第二遮光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底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具有朝向所述透镜组的第一遮光面、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具有朝向所述透镜组的第二遮光面,所述第一遮光面与所述内底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遮光面与所述内底表面之间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和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之间的第三遮光单元,所述第三遮光单元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遮光单元的高度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单元与所述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遮光单元与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单元与所述第三遮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在拍摄时不同的等效焦距决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遮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遮光载体,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和所述第二遮光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载体。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具有第一遮光上端面,所述第二遮光单元具有第二遮光上端面,所述第三遮光单元具有第三遮光上端面,其中,所述第一遮光上端面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遮光上端面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二遮光上端面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遮光上端面的长度尺寸。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上端面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二遮光上端面的长度尺寸和所述第三遮光上端面的长度尺寸皆小于等于0.8mm。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一遮光上端面相对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修,陈飞帆,杜姚狄,宋青松,杨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