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平转换电路、硅基有机发光微型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硅基有机发光微型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成本并兼顾较高的驱动能力,通常需要对低电压进行电平转换以实现高电压输出,或者,不同电压芯片之间进行通信时存在电平不匹配的问题,如果两个芯片的之间压差过大会导致芯片损坏,此时也通常设置电平转换电路以使得两个芯片的电压一致。然而,目前的电平转换电路普遍存在功耗过高以及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硅基有机发光微型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降低电平转换电路的功耗以及提高其可靠性。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信号输入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
[0005]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交叉耦合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0006]所述交叉耦合单元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交叉耦合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节点,以及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交叉耦合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交叉耦合单元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交叉耦合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节点,以及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为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偏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于第三节点,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偏压信号端的偏压信号和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端的控制下导通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时间不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偏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衬底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衬底端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类型均为N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信号具有固定电压值,所述偏压信号的固定电压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的1.5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工作时序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控制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由低电压向高电压翻转;在所述第二时段,控制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由高电压向低电压翻转。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段包括第一子时段、第二子时段和第三子时段;在所述第一子时段,所述偏压信号和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断开;在所述第二子时段,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和第二电源端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在所述第三子时段结束时,所述第一节点输出高电平信号,和/或者所述第二节点输出低电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段包括第一子时段、第二子时段和第三子时段;在所述第一子时段,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和第二电源端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断开;在所述第二子时段,所述偏压信号和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在所述第三子时段结束时,所述第一节点输出低电平信号,和/或者所述第二节点输出高电平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工作时序还包括所述第一时段之后的第三时段,在所述第三时段,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一时段结束时的工作状态一致;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工作时序还包括所述第二时段之后的第四时段,在所述第四时段,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时段结束时的工作状态一致。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耦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第一电压向所述第二节点传输的传输路径,以及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一电压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的传输路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耦合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皓东,刘炳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